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表弟的創業故事。表弟1988年出生,今年32歲,七年前開始創業,從事彩鋼瓦及配件的銷售加工。一、扶貧技校畢業后,進入機械廠打工。表弟上學時,成績不好,初中畢業后,就近上了縣城的扶貧技校。這所技校主要是面向縣城周圍農村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表弟的創業故事。
表弟1988年出生,今年32歲,七年前開始創業,從事彩鋼瓦及配件的銷售加工。
一、扶貧技校畢業后,進入機械廠打工。
表弟上學時,成績不好,初中畢業后,就近上了縣城的扶貧技校。這所技校主要是面向縣城周圍農村學生招生的,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到村上開個貧困證明,就可以減免學費,只需要交一點住宿費和生活費就行了。表弟家里當時條件一般,父母親都是老實人,靠著養豬和種菜養活一家老小,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表弟學的是車床加工,因為對這個比較感興趣點。學制是兩年,可是學了一年半后,學校就把這批二十多名學生介紹到東莞一家加工廠實習了。每天都要干活,還經常加班,吃住都不習慣,年輕人沒受過苦,沒堅持幾個月,好多人都跑回了家。好不容易實習完,回到家,通過熟人介紹,表弟在一家私人加工廠做了一名學徒工,每月三百元工資。干了不到半年,面對枯燥乏味的工作,不甘安于現狀的表弟選擇了去外地闖蕩。
通過老鄉的介紹,表弟進入了廣東一家機械加工廠,做了一名車床加工工人,每天負責加工機械的零部件。干了幾個月后,表弟發現工廠里,干數控車床的工人 比他們干普通車床的工人要高好多,數控車床在學校老師也教過,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不行,學了個一知半解,真操作起來還是不行,現在才覺得知識的重要性了,后悔當初在學校沒有好好學習了。又過了半年吧,聽說他又跳槽了,說是學不到什么新東西了,去了另外一家加工廠。就這樣,幾年時間先后換了多個工作,干過普工,車工,還做過銷售,賣過酒水,在KTV當過服務員。幾年后,一起畢業學機床加工的同學里,幾乎很少有人從事車床加工的工作了。由于頻繁換工作,幾年間也沒有賺到什么錢,常常是入不敷出。
2010年,在外面闖蕩了三四年后,通過熟人介紹,表弟進入山東濟南市一家鋼構加工廠。由于懂車床,會電氣焊、氬弧焊,在這里他干的很順手,再加上能說會道,善于與人打交道,半年后就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一年以后就成為了廠里的優秀員工。在工作之余,他也沒有閑著,經常與當地的陜西老鄉進行聯絡,后來干脆成立了個老鄉會,一幫人經常組織聚會,互通消息,互相幫忙。也許是逐漸長大成熟了,表弟很珍惜這份工作,在這里他干了將近三年,期間工資也是不斷上漲,養活自己是不成問題了。可是有一天表弟突然提出了辭職,理由是感覺干著沒意思,要回家鄉找工作。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你在這干得好好的,每月有五六千元工資,還有獎金拿,而且馬上就能升職了,怎么突然就放棄了?但是表弟這次是態度堅決,去意已決。最后,表弟在眾人的一片惋惜聲中離開了山東那家加工廠。
二、回鄉創業,終身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回到家后,表弟首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原來他是想回家自己創業,開一個彩鋼瓦加工銷售門面。一開始家人還不太支持,畢竟做這個要投資不少錢,還有一定的風險。后來聽表弟詳細分析說明,家人才給予支持。原來,表弟早有謀劃。首先自己這些年在外闖蕩,見識了世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給別人干不自由不說,總不是長久之計,要賺大錢還得自己干。其次,幾年來,我對這個行業已經很了解了,彩鋼瓦加工行業目前有很大的市場,相關的進貨渠道我已經了解,加工技術也不難,咱們縣城的市場我也做過了解,競爭不太激烈,而且利潤不錯。另外從咱們家的情況來看,去年剛蓋了三間兩層樓房,挨著省道,一樓可以作為門面房,另外還有三間大院子可以存貨。現在家里沒有地方養豬了,我爸可以作為我的幫手。最后我現在年齡也不算大,萬一失敗了,也不要緊,大不了再出去打工。于是沒有多長時間,表弟的彩鋼瓦加工廠就正式營業了。說是加工廠,其實就是一間門面房,(另外兩間門面家里出租給修理汽車的人了,后來才收回來自己用了)從外地買了一臺二手設備,花了兩萬多元,又從山東廠家發過來三卷彩鋼和一些管材、配件。花了二千多元錢購買了一輛二手三輪車。隨后就是購買了電焊機切割機等必備工具。要說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資金不足了,他自己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的,朋友也多,基本沒有什么積蓄了,家里才蓋好房子不久,外債都沒有還清,當然沒錢了。只好找親戚朋友幫忙想辦法了,幸好,朋友給力,親戚也是真心幫襯,先后湊了十多萬元。門面是開好了,可是萬事開頭難,前期單純靠賣彩鋼瓦和配件肯定不行,所以要靠干活來提高用量。具體就是承接私人蓋彩鋼瓦房的活。先是靠著縣城從事這個行業的熟人介紹了幾個活先干著,隨后又干了周邊村子幾戶人家的零活。由于干活麻利,收費合理,慢慢地前來找他干活的人多了起來,當時主要是給農戶蓋房前屋后的用來放雜物的彩鋼瓦房,后來也承接小廠房的搭建、廣告牌的制作等活,接著活后,一般用自己的壓瓦機壓瓦,用方鋼搭架子,遇到人手不夠時找幾個人幫忙,遇到大活時,找朋友合作,有錢大家賺。經過一年多的辛苦努力,生意慢慢地走上了正軌,第二年又擴大了門面,變為了三間,專門找了一位親戚幫忙在家壓瓦,還找了一位幫手專門送貨。店里除了自己加工單瓦售賣外,還銷售巖棉夾芯板、透明瓦、門窗、配件等,由于是直接從廠家進貨,在加上表弟堅持薄利多銷的經營理念,銷貨量逐步加大,周圍幾個同行都紛紛到他的店里拿貨,甚至對門新開的大型五金建材店也到他這拿貨。
隨著,售貨量的加大,表弟遇到了問題,那就是資金短缺。這行進貨費錢,而且廠家都是先付款后發貨,一次進貨都在十幾萬元左右。期間他除了找親戚朋友幫忙外還找私人貸了月月錢。聽說縣里就業局針對小微企業和農村創業青年有無息貸款,最多可以貸8萬元。滿心歡喜的他就找人問了,又是培訓又是填寫各類表格,折騰了好長時間,最后因為找不著公務員擔保而落空,但是他聽說有門路的人拿著貸來的錢去干買房裝修房等事情。此事此處不在展開探討。慢慢地他把店里的工作重點轉移到銷售方面,承接的蓋彩鋼瓦房的活也找人去干了。
到了第三年底,表弟又擴大了門面,在六間房的院子里投資了二十多萬蓋了200多平方米的鋼構廠房,安裝了5噸的航吊。又購置了剪板機、折彎機、沖壓床等設備,還蓋了三間三層框架房,用來存放貨物。原來他是要自己加工配件了。通過幾年的了解,他發現這個需求量大,生產也不復雜,而且周圍生產廠也很少。于是決定生產水槽等配件。生產出產品容易,找兩三個工人就行了,可是銷售是主要問題,縣城的需求畢竟有限,于是他開著自己的創業神器五菱宏光到周邊的幾個縣市跑銷售去了,還好,銷售網絡漸漸形成,可是人手現在不夠了,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這里要說一下 ,表弟結婚了,媳婦是附近村里的,以前在外打工做售貨員,也是能說會道,待人大方熱情,很快就成為表弟的賢內助,有她負責家里表弟才能出門跑銷售送貨。可是人手還是不夠用,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弟弟小他兩歲,上了一所三本院校后目前在外地一家單位工作,每月五六千元工資。經過做工作,弟弟最終同意回家幫忙,當然哥哥給的待遇肯定不會比打工差。有了弟弟的幫忙后,他可以開小車去拓展業務,弟弟開輕卡去送貨,幾個月后,周邊三四個縣城的好多彩鋼瓦加工門面成立合作伙伴,而且一般是他們打電話訂貨,加工好后在給送過去,后來一個貨車顯得不夠用了,去年又購買了一輛,兄弟倆一人開一輛。家里面母親負責做飯帶娃,媳婦負責門面的銷售和加工的管理,當然還負責管賬,另外有父親和兩個親戚每天負責加工,每天幾乎都要送貨,利潤也是不錯的。去年表弟在西安貸款,首付60多萬賣了一套商品房。
三、生意慢慢做大,心里想著還要繼續折騰。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幾個月沒有收入,不過終于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一下了。沒想到,疫情剛剛穩定,隨著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他的生意迅速迎來轉機,訂單不斷,每天都滿負荷生產,每日的利潤也是可觀。前幾日我見到表弟,他說生意是不錯,可是也有不少煩心事,從三月多開工到現在,外面已經欠了30多萬元貨款了。而且這幾年為要賬沒少發給愁,壞賬要不回來的賬少說也有六七萬元了。而且一大家子要靠廠子養活,萬一以后生意不好做了,壓力真是很大。問起他以后的打算,他馬上顯得興奮,說是準備再擴大規模,建一個鋼結構廠,目前正在找地方,大概需要投入二百多萬元吧!
表弟的創業生涯還在繼續,相信他會憑著自己的努力,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好,讓全家過上更好的日子。縱觀表弟的創業經歷,成功不是偶然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是早期的打工積累的社會經驗和對所從事的行業的熟悉了解。二是自身的優秀品質,吃苦耐勞懂技術,動手能力強是一方面,喜歡結交朋友,對人真誠不拘小節,做生意不狠利重關系。三是親戚朋友家人的鼎力支持幫助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最后是選對了行業,趕上了好時機。就簡單說這幾點,希望表弟的故事能給想創業和正在創業的年青人有所啟發和幫助。
高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