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87年,青島海邊一個小販的商攤上擺著一塊完全與眾不同的白色石頭,這塊石頭上面還長著白色的頭發,相貌非常的詭異,不過也只是作為一個工藝品進行售賣。很多人都曾在這個小販兒的攤子上駐足停留觀察這塊石頭,也有不少的人詢問價格,但沒有人出錢買下這
1987年,青島海邊一個小販的商攤上擺著一塊完全與眾不同的白色石頭,這塊石頭上面還長著白色的頭發,相貌非常的詭異,不過也只是作為一個工藝品進行售賣。
很多人都曾在這個小販兒的攤子上駐足停留觀察這塊石頭,也有不少的人詢問價格,但沒有人出錢買下這塊工藝品樣式的石頭,因為這塊石頭的價格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的。
這名小販并沒有因此而氣餒,畢竟這塊石頭十分獨特,一旦賣出去就能夠讓他掙得盆滿缽滿,而很快也就有人看上了這塊石頭。
這個人就是一個從遼寧出差到青島的男子,這名男子名叫田恩宏,這次他出差到青島辦完公事之后,便準備到青島的海邊買點紀念品回家,恰好就看到了這名小販攤上的白色石頭。
田恩宏在見到這塊長著白發的白色石頭時,下意識地便認為這塊石頭肯定就是人為制成的,不過這塊石頭實在是過于奇怪甚至有些詭異,田恩宏自然也忍不住內心的好奇。
田恩宏看著這塊石頭越看越著迷,小販其實早已經見怪不怪了,每天來看他這塊石頭的人不在少數,但很少有人會詢問價格,即便是詢問價格也不會真正的出價。
不過小販兒還是本著有棗沒棗打兩桿子的想法開始跟田恩宏介紹自己這塊兒奇特的石頭,田恩宏一開始并不相信小商販所說的這塊石頭是天然的。
然而直到田恩宏拿起小商販手里的放大鏡仔細觀察這塊石頭時,才相信了小販兒的說法,因為這塊石頭上面的白色頭發的根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完全就是從石頭里面長出來的樣子。
這樣的石頭在當時是人為無法制造出來的,特別是這些白色的頭發非常的細致,緊緊地長在了石頭上面,沒有任何膠粘或是手工制作的痕跡。
田恩宏知道自己對這塊白色的石頭深深地吸引住無法自拔了,便主動詢問了這塊石頭的價格,然而小販卻心生起了狠宰田恩宏一筆的想法,張口便要價4萬元人民幣。
上世紀80年代末,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萬元戶都是很少的存在,即便是田恩宏有著較高的工資,也沒有4萬人民幣,即便是有也不會用這些錢來購買這塊石頭。
田恩宏又對這塊石頭喜歡得很,實在是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收藏癖好,于是便開始跟小販講價,小販知道田恩宏肯定是想要這塊石頭的,而田恩宏也知道這塊石頭肯定是小販很久都沒賣出去的。
于是在兩人進行了一番心理博弈和互相試探之后,最后把價格定在了一萬八千元,隨后田紅便帶著小販到了附近的銀行,取出了自己全部的家當,從而結束了這筆交易。
可不承想半年后這塊石頭上的毛發竟然奇跡般地長長了2厘米,田恩宏一時也有些激動,難道這塊石頭是有生命的?為了證實這塊石頭的身份,田恩宏四處打聽,后來經過專家的鑒定證實:這塊石頭確實是活的。
那么,這塊“白發魔石”究竟長什么樣呢?難道世界上真的存在活著的石頭嗎?它究竟是什么物種?又有何神奇之處呢?
01 一頭詭異“白發”
在得到這塊長著白色頭發的石頭之后,田恩宏便對這塊石頭愛不釋手,這塊白色石頭呈橢圓狀,長約20厘米寬約15厘米,除去長有白色頭發的部分外,其他的地方與普通的石頭無異。
而長了白色頭發的部分就是這塊石頭最為奇特的地方,也是田紅會花一萬八千元的價格購買它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白色頭發就像是人的頭發一樣,可和人的頭發一模一樣的白毛長在石頭上,這一幕讓人看來實在是過于驚悚。
然而越是這樣越是讓田恩宏深陷于這塊石頭之中難以自拔,更是想要讓田恩宏徹底地揭開這塊石頭的真實面貌,畢竟一塊石頭為什么會長頭發呢?
田恩宏隨即便給這塊兒長著白色頭發的石頭取名為“白發魔石”,而這塊魔石也的確給田恩宏帶來了困擾,他的妻子差點因為這塊石頭選擇和他離婚。
當時田恩宏的工資雖然不低,但是攢出一萬八千元來也是費盡了心血,可即便是如此田恩宏還是拿這些錢買了一塊非常詭異的石頭,甚至都沒有與自己的家人商量過,這讓田恩宏的妻子非常的生氣。
因此田恩宏在帶著這塊長著白頭發的石頭,回到家里之后他的妻子就和他大吵了一架,這也引發了夫妻二人的家庭矛盾,甚至田恩宏的妻子都提出了要與田恩宏離婚。
還是田恩宏的孩子聽到爸爸媽媽要離婚,跑出來抱著田恩宏的妻子哭了一通之后,田恩宏的妻子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在離婚之后會失去自己或是田恩宏的照顧這才消了氣,但仍然是冷戰了好長一段時間。
不過田恩宏的妻子后來也是深深地被這塊長著白色頭發的石頭吸引了,畢竟這樣的一塊石頭誰會不好奇呢?如此一來田恩宏一家人都像是著了魔一般,沒事的時候就會開始研究這塊長著白色頭發的石頭。
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石頭后,田恩宏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整天沒事就盯著這塊長滿“白發”的石頭看,仿佛能從這塊石頭中觀察出什么不得了的驚天秘密,并為這塊石頭取名為“白發魔石”。
田恩宏和妻子以及孩子,經常會圍在一起仔細地觀察這顆石頭,更是購買了大量的相關書籍查證在此之前有沒有這樣神奇的石頭,然而有關石頭的知識了解了不少,可這石頭上會長白發的原因卻始終都沒有找到。
而田恩宏更是曾用石頭上面的白發做過一些實驗,就比如有一次田恩宏在剪下一根白發之后,嘗試著點燃這根白發,然而令田恩宏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白發是中空的。
中空的部分肉眼基本上是很難察覺的,直到田恩宏點燃一端之后,另一端開始飄出細微的煙來,田恩宏才發覺了這一奇怪的現象,也就是因此田恩宏明白了石頭上的白發和人的頭發并不一樣。
人的頭發在點燃之后會發出比較臭的味道,也就是蛋白質燃燒的味道,但是石頭上長的白發并沒有發出這種味道,也就是說石頭上的白發并不是由蛋白質組成的。
經過這次燃燒,田恩宏發現石頭的“白發”竟然是中空的,然而這還不是最奇怪的,大概是過了半年之久,田恩宏驚奇地發現石頭的“白發”好像是長長了一些,石頭上的白發相較于剛買的時候明顯變硬了很多。
然而在此之后田恩宏并沒有發現其他的特點,但是他的關注點卻放在了白發的長度和硬度上,在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之后,田恩宏驚奇地發現這石頭上面的白發變得長了一些也硬了一些。
因為田恩宏經常會測量這塊石頭上白發的長度大約是多少,并且進行相應的記錄,而在半年之后,田洪再次測量這塊石頭上白發的長度時,卻發現石頭上的白發長了有兩厘米之長。
原本田恩宏測量這個石頭上的白發只有四五厘米左右,但到半年后再進行測量時,卻足有六七厘米之長,也就是說在半年的時間里,這個石頭上的白發就長長了兩厘米。
這讓田恩宏也非常的好奇,在他將買回的這塊石頭帶回家之后,便一直放在一個單獨的木盒中保存,并沒有往石頭上澆水,這個石頭也接觸不到土壤,石頭上的白發卻還是長長了一些,這讓田恩宏對這塊石頭也更加地感興趣了。
逐漸的田恩宏對石頭身上所發生的現象越來越興奮,因為一開始他買回這個石頭時,心里也是有些后悔的,可隨著自己后來在石頭上的發現,也證明這塊石頭的確不是凡品。
這讓田恩宏更加的相信,假以時日這塊石頭必定會成為價值不菲的收藏品,因為在之后十數年的時間里,田恩宏都沒有發現過和這塊石頭一樣的石頭,也就是說這塊石頭在天底下是唯一一塊。
可越是如此田恩宏對這塊石頭為什么會長頭發這個問題越是好奇,在此后近20年的時間里,田恩宏帶著自己的這塊石頭走訪了許多有名的奇石收藏家,甚至還找到了不少的科研單位進行詢問。
可每次田恩宏都是抱著希望去帶著失望歸來,因為無論是這些有名的奇石收藏家還是科研單位的專家,都沒有人知道這塊石頭會長頭發的秘密。
而這件事情直到2005年才出現了轉機,田恩宏帶著自己的奇石走訪近20年的事跡,被一家報社的記者得知,這家報社的記者也幫助田恩宏聯系了中科院。
中科院的研究人員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后也非常感興趣,隨后在報社的幫助下,將這塊石頭轉送到了中科院的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們在見到這塊石頭的時候,也是滿臉的震驚。
可即便是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也沒能給田恩宏一個準確的答案。
這塊石頭驚動了中科院的許多研究人員,就連73歲高齡的中科院院士魏春江都被這塊石頭深深地吸引了,而魏院士也提供了一條非常寶貴的線索。
魏院士提出的線索就是這塊石頭或者石頭上有沒有可能有海洋生物,隨后也提議田恩宏將這塊石頭送到中科院的海洋所進行檢驗。
在近20年的時間里,魏院士提出的這條線索可以說是田恩宏得到的最有用的線索了,于是在魏院士的提議下田恩宏也立即將這塊石頭送到了中國科學院的海洋所。
海洋所的研究人員先是排除了這塊石頭是人為制作的可能性,也發現這塊石頭與白發之間有一層非常薄的不明物質,在征得田恩宏的同意之后,研究人員在石頭上滴了一滴稀鹽酸。
令田恩宏和研究人員都比較驚喜的是,稀鹽酸很快就發生了反應,并且根據反映結果確定這塊石頭上面存在碳酸鹽,而白發正是在這層碳酸鹽的基礎上生長出來的。
這個發現對于解開白發魔石會長白發的原因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當時的科學資料以及學術界中并沒有任何礦物會長出毛發的相關記錄。
因此研究人員只能又將目光重新放到了石頭的成分上,在經過檢測之后,研究人員發現石頭的成分與海洋中的白珊瑚成分非常相似,也確定了魏院士提出的疑問,這塊石頭很可能就是一種海洋生物。
02 解開身世之謎
然而這并沒能完全解開這塊石頭會長白色頭發的秘密,這塊石頭很可能是海洋生物,但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亦或是微生物,都沒有人敢肯定。
研究人員們先是假定這塊石頭上的白發或是這塊石頭是一種海洋藻類,那這塊石頭原本就不應該是白色的,而是有綠色的成分,如果是這樣,那么這塊石頭應該是經過淡水的洗滌,并且在陽光的照射下才會變成白色。
然而檢查結果卻顯示這塊石頭上的色素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破壞,毛發也不是本身的顏色,同時石頭上所生長出來的白發中,存在一條中通的管子,而海洋植物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這也就意味著這塊石頭上的白發并不是一種海洋植物,那么這塊石頭和上面的白發會不會是一種海洋動物或是微生物?
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之后,研究人員們再一次進行了假定,這塊石頭原本很可能并不是一塊石頭是某一種海洋生物附著在石塊之上,再經過長年累月的生長,逐漸與石塊結為一體之后才生長出了這樣的毛發。
而根據這個推斷,長期從事海洋無脊椎動物研究的劉錫興教授和徐鳳山教授推斷,這塊石頭上所生長的毛發應該是屬于海洋無脊椎動物中比較少見且比較高級的頭盤蟲一類。
頭盤蟲是一種半索動物,也就是介于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之間的一種動物,最基本的生長方式就是將自己依附在石頭或是殼類生物身上,分泌物則是逐漸形成一根非常纖細的管子,而在人眼中看來就像是頭發一樣。
而由于蟲體的頭部像是一個圓盤,也因此才會被取名為頭盤蟲,這一點與白發魔石上的毛發特征非常吻合,于是研究人員們立即查閱了大量資料和相關文獻,與目前已經發現的頭盤蟲種類進行了一一的比對和切片實驗。
最終研究人員們一致認定白發魔石上的毛發就是頭盤蟲的排泄物所形成的纖細的管子,而毛發根部的小黑點就是一種頭盤蟲,而且是之前沒有人發現過的頭盤蟲種類。
如此一來白發魔石的形成原因和長頭發的秘密,也就徹底地被揭開了。
原本這塊石頭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但是隨著海浪的沖刷逐漸地變成了卵石,然后被海浪帶入了深海之中,這種頭盤蟲慢慢地便聚集到了表面較為光滑的卵石上。
然后靠著吃海洋中極為微小生物的頭盤蟲們,日益長大,排泄物也慢慢地從又短又細的管子逐漸變得又長又粗,而又因為這些排泄物一直在海水中浸泡和漂白,所以才變成了白色。
當時田恩宏在買到這塊石頭時,上面的頭盤蟲還活著并且自己儲存了一部分水,所以在半年之后這塊白色石頭上的毛發仍然在增長,也因此研究人員們發現了這種頭盤蟲可以儲水的特性。
03 新的物種
截止到現在,“白發魔石”的身世之謎基本完全破解,所謂的“白發魔石”其實就是海洋動物頭盤蟲。
但是目前世界上共計發現了18種頭盤蟲,這18種頭盤蟲大都分布在南極周邊的海域、日本以及澳大利亞海域附近,中國從來沒有發現過頭盤蟲這種生物的蹤跡,那么田恩宏手中的頭盤蟲究竟是從哪里來的?是否屬于這18種之一呢?
安建梅在顯微鏡下對“白發魔石”進行觀察,并將它和已經發現的頭盤蟲進行對比,令安建梅感到震驚的是“白發魔石”與之前18種頭盤蟲都不一樣,難道這是一種新的頭盤蟲物種?
然而在研究人員們對頭盤蟲切片觀察,并且與這18種頭盤蟲進行逐一對比之后,發現這種頭盤蟲是一種從未發現過的物種,這也讓研究人員們既震驚又興奮。
隨后研究人員們對頭盤蟲的特點進行了更系統的總結,這種頭盤蟲頂端的結構是很多直板片共同組成的圓盤式的傘狀,與之前發現的頭盤蟲的特點完全不同。
而且這種頭盤蟲的細管是完全直的,沒有任何的分叉與人的頭發幾乎無異,而已發現的18種頭盤蟲吸管基本上都是有分叉的,這也讓研究人員們更加的高興和激動。
在研究人員們經過兩個多月的對比檢測后,才最終確定了這種頭盤蟲所屬的種類,這種頭盤蟲屬半索動物門羽鰓綱頭盤蟲屬的新品種,研究人員們更是將他命名為多板直管頭盤蟲。
半索動物門是生物在進化中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一種生物,脊椎動物的主要神經基本都是在背部的脊椎上,而無脊椎動物的神經則基本都在腹部。
而半索動物的神經分布則是完全不同甚至難以發現,因此從無脊椎動物進化為脊椎動物的過程也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大謎團,其究竟是如何進行轉變,轉變過程中有發生過什么,一直困擾著整個科學界。
半索動物的發現,讓科學界對此有了一定的研究方向,但至今為止,在世界上也只發現了19種頭盤蟲,最新的發現就是田恩宏買來的石頭上的頭盤蟲。
石頭為什么長白色頭發的原因找到了,可從無脊椎動物進化為脊椎動物是如何進行的,仍然是一個謎團。
田恩宏為了解開自己這塊石頭上的秘密,不但花費了一萬八千元的巨款,還耗費了整整20年的時間和精力,最終終于得知了這塊石頭上的秘密。
這讓激動的田恩宏莫名地流下了淚水,田恩宏并非是專業的專家和學者,卻也深知這塊石頭的價值,在得知了這塊石頭身上的秘密之后,更是毅然決然的決定將這塊石頭捐贈給中國科學院的海洋研究所。
自己當初之所以會花費自己的全部身家買下這塊石頭,為的就是想要一探究竟,如今秘密被解開了,他再留著這塊石頭也就沒什么用了,干脆就將這塊石頭捐贈給專業的研究機構,繼續發掘這塊石頭的秘密,也算是為人類對本源的探究作出了貢獻。
田恩宏原本可以將這塊石頭進行拍賣,這樣一塊世間獨有的石頭自然是會賣出一個天價,但是田恩宏并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自己承擔石頭的成本,幫助國家和世界對其進行研究。
這塊兒長著白頭發的白發魔石,在全國文化奇石展上多年蟬聯了金獎,而在這塊白發魔石背后的故事,也是感動了許多的收藏家和學者。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