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戶外垂釣在一般人看來只是一項休閑運動,但有的人已經將其做成了一種職業。尤其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職業釣魚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他們大都走網紅路線,通過發布相關作品來提升自己的引流能力,然后開始帶貨、內容變現。這些網紅釣手有時候甚至收入不菲,月入
戶外垂釣在一般人看來只是一項休閑運動,但有的人已經將其做成了一種職業。
尤其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職業釣魚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他們大都走網紅路線,通過發布相關作品來提升自己的引流能力,然后開始帶貨、內容變現。這些網紅釣手有時候甚至收入不菲,月入上萬也是正常現象。
職業網紅釣魚人
釣魚能月入過萬?這對于一些職業釣魚人來說,似乎并不是什么難事。
不過和那些釣魚網紅相比,有一些人走的是不同的路線,他們將出海垂釣作為自己的職業,通過售賣漁獲來養家糊口。
在廣東湛江,就有一名90后小伙,辭去了工廠的工作,做起了職業釣手。
90后小伙辭職做職業釣手,出海垂釣月入過萬?
90后小伙阿智的皮膚看上去有些黝黑,這完全是釣魚養成的職業病,整天在海上漂泊,風吹日曬就成了這個樣子。
為何要走上職業釣魚這條路,源于阿智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喜歡垂釣,加上為了照顧家人,所以就毅然放棄了在工廠的工作,辭職去做一名職業垂釣人。
在工廠上班,雖說收入不高,但沒有什么風險。辭職之后斷了收入來源,但阿智感覺并不后悔,他希望憑借自己的雙手,靠海吃海,釣出一片天地。
廣東湛江瀕臨大海,漁業資源得天獨厚,憑借著自己的興趣以及一些老漁民的指導,加上前任領導補貼購置的一條小船,阿智逐漸熟悉了海上垂釣的生活。什么地點藏什么魚,什么時候出海,什么樣的魚能賣上好價錢,經歷幾個月的摸索,這些常識都已經爛熟于心。
走上正軌之后,阿智的收獲也開始有了起色。好的時候,一個月能釣獲上千斤海魚。黃鯛魚能賣70一斤,黑鯛魚價格便宜一些。如果運氣好能遇到魚群,一天釣到上百斤海魚,收獲幾千元也不在話下。
“上個月天氣原因不能出釣,就下網去抓螃蟹,五天時間一共抓了三十來斤蘭花蟹,青蟹也有十多只,一共賣了5000多!”
阿智說:“雖然收獲還可以,能月入上萬,但如果拋去魚餌、油費、漁網的損耗以及修船的費用,也不算賺……”
出海垂釣很辛苦,一場風暴收入全打水漂?
出海垂釣,是一項十分艱辛的工作。
如果將釣魚看成是一項愛好,所有的經歷都是樂趣。但如果將它當成養家糊口的工作,就充滿了不堪。
“有時候天不亮就要出海收網,有時候為了尋找魚群,找到好的釣點,就要在大海上漂泊十多個小時,一口飽飯也吃不上。”90后釣魚人阿智說:“收入很不穩定,完全是靠天吃飯的。”
雖然時常能月入過萬,但阿智卻完全笑不出來!這究竟是什么原因?
比起之前在工廠的工作,出海垂釣不但辛苦還要操不少心。海釣的季節性很強,天氣更是影響收獲的重要因素。有時候辛辛苦苦好幾天,結果一場風暴下來,收入全打水漂。
“前幾天在一處灣子下了4張漁網捕撈螃蟹,結果凌晨出海的時候遇到風暴,漁網也被海潮給推破,上面掛滿了垃圾,直接報廢,一共損失2000多,如果再加上油錢以及耽擱的時間,幾天的活都算白干了!”阿智沮喪地說:“裝新的漁網還需要好幾天時間,十分耽擱時間。”
對靠海為生的釣魚人來說,出海釣魚只是賺個辛苦錢!雖說有時候收入也不錯,但這份艱辛卻不是一般人都能承受的,何況是90后的小伙。
不過對于阿智來說,能夠下決心辭職,將垂釣作為自己的一份職業,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對于很多習慣了躺平的人來說,這個決定本身就很了不起。
不甘心做單純的釣魚人,未來的路要好好籌劃?
出海釣魚雖然有時候收入也很可觀,但靠天吃飯的日子很不穩定,依靠海釣來養家,終究不是一個好的歸宿。
對此,阿智當然也很清楚!
“要做就做新時代的漁民,既然選擇了出海垂釣這條路,就要堅持下去。”阿智和編者講述:“自己出海釣獲的魚比較新鮮,一上岸就被搶光了,但這樣做下去永遠只能維持日常生活開銷,想獲得更好的收入基本是不可能的。”
想要有所突破,就得作出改變。對于未來的路,阿智也進行了規劃。他準備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的東風,好好籌劃一下,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自己,順便可以了解、體驗海釣的生活。
“下一步打算弄一個自己的小店,專門給粉絲提供新鮮的海魚!”阿智說:“未來的路還很長,想要成功,還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做起。釣魚雖然辛苦,但未來可期……”
對于信心滿滿的阿智,編者也相信,只要堅持走正確的路,未來一定是屬于像他這樣有目標的人!期待阿智的垂釣事業能夠越做越好。
更多精彩,請多多了解@漁村阿智
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