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智能鋰電標桿品牌小牛正式正式發布漲價通知,明確對全系鋰電產品進行價格,漲幅最高達到1000元/輛,這也掀開了鋰電車全面漲價的大幕。4月1日,在小牛的帶領下,行業內必將掀起又一波漲價風,因此,無論是經銷商訂貨還是消費者購買3月底前購買仍
近日,智能鋰電標桿品牌小牛正式正式發布漲價通知,明確對全系鋰電產品進行價格,漲幅最高達到1000元/輛,這也掀開了鋰電車全面漲價的大幕。
4月1日,在小牛的帶領下,行業內必將掀起又一波漲價風,因此,無論是經銷商訂貨還是消費者購買3月底前購買仍是最好時機。這股漲價風背后的主要推手是疫情的加重,需求升溫,上游配件漲價。
生產基地政策加重,停工停產縮減供貨量
今年開年以來,全球疫情持續在發酵,作為電動車主要生產基地無錫、和常州更是一度被列入中高風險區,受到全市封閉政策的影響,導致開工率明顯不足,勢必導致產能銳減,庫存消化加速。
更有消息稱:因為受到315消息面事件的曝光,無錫工廠面臨停產整頓,如果這該消息屬實,為了盡量降低種種政策帶來的損失,抱團漲價也是必然。
上游配件的集體漲價
“今年新年過后,受國際形勢、經濟環境影響,鋁錠、鉛、鋼鐵、銅、化工、橡膠及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價,加上國內外疫情影響、物流和人力成本增加等多種因素,造成電機、輪胎、減震、車架、塑件、電池等核心部件價格大幅攀升。”
一位江蘇兩輪電動車廠商內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我們現在光是一臺電機的成本就漲了30元—100元。”
目前,上游鋰電池價格也持續猛漲,那么勢必會導致鋰電池成本的漲價。其實除了鋰電池漲價,鉛酸電池以及輪胎配件工廠也發布了漲價通知,而這些都是電動車的主要元件,配件廠漲價勢必造成整車廠成本升高,那么漲價成本分攤給經銷商也是意料之中的。
供不應求 促使漲價氣氛高漲
3月以來,油價創造了歷史新高,更有利于電動車的銷售。加之疫情的發酵,出于對公共交通系統發車頻次和安全性的考慮,中短途出行需求的消費者會轉變選擇電動車出行,再加上現在正值超標車換購高峰期,龐大的增量和存量存在。
然而因為源頭廠家開工率的不足,當需求旺盛遇上供應緊張的問題,那么漲價邏輯不但不會改變反而會增強。
總結
此外,除了上述因素,疫情導致的物流運輸不及時的原因,物流漲價也在刺激了新一輪漲價。
眼下正值電動車銷售旺季,經銷商可以根據當地市場的銷售情況合理囤貨,尤其是加大對新品的囤貨。
因為3月是廠家發布新品的集中期,為了給全年奠定熱銷基調,基本上新品的發售價都會給予極致讓利力度,一是為了沖量,二是為了以新品為牽引引爆品牌勢能,而且新品在前期的推廣下,廠家會給予充分的傳播資源去引流和推廣,因此經銷商可以加大新品備貨的比重。
當然,在4月1日工廠漲價前,門店調價還會給予一定緩沖期,有剛需的消費者在本月底前購買產品也是最省錢的時期。
劉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