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朋友在軟化頭發的時候,遇到一些之前做過讓人的發質,就容易出現發梢已經軟化好了,發根還沒有軟化到位。或者發梢已經軟化的綿了,發根才更有點感覺。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經常有粉絲提到類似的問題,希望我能解答一下。本期燙發經驗分享,就針對這個問
很多朋友在軟化頭發的時候,遇到一些之前做過讓人的發質,就容易出現發梢已經軟化好了,發根還沒有軟化到位。或者發梢已經軟化的綿了,發根才更有點感覺。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經常有粉絲提到類似的問題,希望我能解答一下。本期燙發經驗分享,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聊一聊我的做法。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多段發軟化的問題,有點經驗的發型上,都會選擇先軟化健康部位,接近軟化目標的時候,再軟化受損部位,這樣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情況了。但有時會因為判斷的失誤,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就可以按照我下面分享的經驗操作即可。
導致發尾綿軟發根沒有軟化好的原因
出現上面沒有軟化到位,下面已經軟化過度的情況,主要是以下這4個原因所致。
1,發質判斷有誤
有些人的頭發發梢已經很受損,但表面看起來有光澤。這是因為這位顧客做過染發,顏色掩蓋了發質本身的真實情況,或者用電卷棒或者電夾板做過一次性造型,軟化前你又沒有充分溝通交流,沒有了解她的燙染史,就有可能造成誤判。
一旦判斷有誤,軟化的時候就無法做出最準確的涂抹以及判斷軟化的程度,很容易造成發尾軟化過快,發根健康部位軟化不達標的現象。
2,不了解軟化的原理
如果你對軟化的原理了解得不夠透徹,加上對發質的判斷有誤,就容易造成軟化分翻車。同樣的軟化用量,作用在健康和受損發質上,軟化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發質采用不同的軟化方法,來控制每一段頭發的軟化速度。
不同發質軟化速度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之前做過燙染的部位,或者受損嚴重的頭發,如果又沒有做出正確的涂抹或者測試,就有可能初選軟化翻車!
3,多段發軟化控制能力較低
遇到多段發,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先軟化健康的部位,再軟化受損的部位,這樣做是正確的。如果你對軟化的控制能力較低,即便采用了分段軟化的方法,也有可能出現發根不到位,發梢軟化過度的情況。
有些人感覺上面的頭發已經軟化得差不多了。可藥水剛涂在受損的部位,頭發就已經免掉了,這樣的軟化結果肯定會翻車的。
4,藥水選擇錯誤
原則上不同發質,需要選擇對應的軟化藥水,但大部分人都是選擇一種藥水進行軟化,如果你對軟化的原理了解得比較透徹,一種藥水是可以軟化所有的發質。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把握,對于藥水的特性了解不足,又缺乏相對的應變能力,無法控制軟化的速度,就會導致出現軟化不均,或者上面沒有軟化好,下面已經軟化過度的情況發生。
解決方案:
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慌,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要去洗頭發,頭發一洗就無法修復綿軟的發梢,發根又沒有軟化到位,又要重新軟化一次,反而更傷發,下面分享我的經驗:
第一步:在軟化的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上面沒有軟化到位,下面已經軟化過度,或者頭發已經出現綿軟現象的時候,先給發梢的位置噴大量的涼水,進行終止軟化處理。
第二步:把頭發上的藥水刮干凈,涂抹水溶性蛋白,輕輕搓揉一會兒,刮掉頭發上的蛋白。再次涂抹水溶性蛋白,反復三次。這樣才能借助水溶性蛋白中的酸性把頭發中的堿性中和掉,同時把蛋白等養分帶入到頭發中。
第三步:頭發恢復硬度后,就不用管下面的頭發了。等上面的頭發軟化到位后,再噴涼水。然后把上面的藥水帶到發梢的部位過一下,就可以洗頭發了。
洗頭發的時候,一定要用洗發水把頭發上的藥水徹底洗干凈。頭發洗干凈后再次涂抹水溶性蛋白,搓揉均勻,讓頭發充分吸收。不要沖水,把頭發在40度的溫水中浸泡五分鐘,最后用溫水把頭發沖洗干凈。頭發吹干后,你就會發現發尾已經有彈性和光澤了。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燙發前一定要和顧客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她上一次燙發染發距今有多長時間,要做到心中有數。一定要提升自己軟化的能力和水平,學會多段發的軟化技巧,或者熟悉不同發質對應的軟化藥水,就能最大化減少類似情況的發生。
出現這種問題除了上面提到的4點外,個人的經驗也非常重要。如果你對軟化還比較迷茫,又沒有系統地學過熱燙的軟化技術,建議學習一下我的玩轉軟化課程,里面針對熱燙的原理,軟化的原理,以及各種發質的軟化技巧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以及示范,學會這些實用的軟化技術,就再也不會出現這樣不該出現的問題了。
文字為本人原創,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的觀點。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希望我專業的解讀和獨特的見解能幫到大家,更多話題可在下面評論區繼續交流或吐槽。
李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