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想直觀了解中關村創業史?數百件看得見摸得著,見證了幾十年科技發展歷程的老物件們來“訴說”它們的故事。近日,在中國創業地標——海淀蘇州街附近的創業大街上,中關村首家創業博物館開業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時空”的logo掛在博物館入門
想直觀了解中關村創業史?數百件看得見摸得著,見證了幾十年科技發展歷程的老物件們來“訴說”它們的故事。近日,在中國創業地標——海淀蘇州街附近的創業大街上,中關村首家創業博物館開業了。
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時空”的logo掛在博物館入門門廳的空中,地面印著藍色的四通logo。正門有兩扇,代表著中關村早期“軟硬件雙雄”——一扇是金山軟件1988年創業之初的黃色小門,另一扇則復刻再現了聯想創業之初位于中科院計算所小傳達室的紅色小門。從這里推門而入,你便一腳踏進了中關村的歷史。
博物館入口
老物件訴說創業故事
電腦區、手機區、游戲出版物區……博物館分出了不同的陳列區域。這里有中國造的“四通打字機”,它結束了機械打字的歷史,開辟了中國辦公自動化新紀元。在博物館展出的聯想漢卡,不過手掌大小,30年前市場價格在1300元左右,利潤在700元左右。而同期一臺電冰箱的價格也不過千余元,利潤遠低于聯想漢卡。
“四通,8848,瀛海威……一些‘90后’年輕人估計早不知道這些企業、產品和故事了,創業博物館紀念這些,就是想激勵后來的創業者。”創業博物館創始人蘇菂說。蘇菂是中國第一家創業咖啡館車庫咖啡的創始人,而創業博物館也開在了車庫咖啡的對面
“沒有一件科技產品會永生,包括我們現在正在做的產品最終也會‘死’。但是,中關村人一直在努力創造、不停學習,我想這是中關村創業者最可貴的精神。”“老中關村人”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在博物館現場如是說。
“最高市值”義工隊
這個為創業者設立的博物館,設計、建設過程都充滿了創業激情。
幾個月前的春天,博物館的裝修進入趕工期,由于時間緊急,需要在一晚之內將原場地的裝修拆除并搬運出去。“這還不簡單,我們組團去給博物館搬磚吧!”得知這一情況,一位創業者提出建議,立刻得到了一群創業好友們的響應。
當天晚上9點,40多位創業者自發來到場地“搬磚”、幫助清運渣土。其中不乏年銷售額過億的創業團隊創始人、上市公司高管、投資人,還有50多歲的連續創業者。3個小時后,工人們原本要花上一天一夜才能清理干凈的渣土,被這支“創業義工隊”清理完畢。
“我們開玩笑說,咱這是不是史上市值最高的搬磚隊?”回憶起那個瘋狂而令人熱血沸騰的夜晚,蘇菂很是感動。
打造創業者的“精神家園”
剝著毛豆嗑著花生,再來上一口燕京啤酒——作為創業博物館正式開業前的亮相,博物館里開起了一場極接地氣的“酒會”。牽頭建立中國第一批網吧的中國聯通原副總裁余曉芒來了;年過古稀,如今仍然在創業的華訊集團董事長戴煥忠來了;在中關村科技圈摸爬滾打20年的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也來了。
在博物館的入口處,貼著一張寫著“門票隨喜”的二維碼。掃碼付款買門票,三五塊不嫌少,如果想為博物館出一份力,捐個幾百元錢買門票也行。
“希望這里成為創業者共同的記憶家園,也希望隨著時間的流逝留下現在年輕創客的樣子,守護創業者的精神。”蘇菂說。目前,博物館正進行一項創業者視頻紀錄項目,至今已拍攝了50多個普通創業者的故事,未來要做一個草根人物的精神博物館。
來源:北京日報
圖片來源:創新創業中關村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首家創業博物館開業,
數百老物件講述中關村歷史”
編輯:Mark仔#皮卡丘
丁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