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民幣發行于1948年12月1日,但僅有紙幣,沒有硬幣,直到1957年才發行硬幣,年份為1955年(因為是這一年制版鑄造,延遲了兩年發行),但也僅有分幣,并沒角幣和元幣,如今我們日常使用的硬幣源自1980年。正是在這一年,中國人民幣體系更加
人民幣發行于1948年12月1日,但僅有紙幣,沒有硬幣,直到1957年才發行硬幣,年份為1955年(因為是這一年制版鑄造,延遲了兩年發行),但也僅有分幣,并沒角幣和元幣,如今我們日常使用的硬幣源自1980年。正是在這一年,中國人民幣體系更加完善,擁有元角分紙幣,以及元角分硬幣,相輔相成,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中國第一套元角硬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長城幣是民間對第二套人民幣硬幣的一個簡稱,主要是因為壹圓硬幣圖案為長城,因此得名。它包含壹圓,五角,貳角和壹角四種面值,公開發行的年份僅有1980年,1981年,1983年和1985年,但貳角硬幣在1985年沒有公開發行過。因此市場上的價格主要以這些年份為主。
市場價格(原卷/原盒/枚)
1980年1元:1200元/1400元
1980年5角:400元/550元
1980年2角:510元/630元
1980年1角:170元/190元
1981年1元:55元/62元
1981年5角:35元/40元
1981年2角:260元/300元
1981年1角:12元/14元
1983年1元:440元/550元
1983年5角:330元/450元
1983年 2角:800元/1000元
1983年1角:520元/630元
1985年1元:115元/120元
1985年5角:42元/48元
1985年1角:16元/18元
1980年價值最高
在1980年以前,中國沒有元角硬幣的概念,所以作為首枚硬幣,它的意義重大。之所以市場價格比較高,并不是因為它是龍頭幣,更重要的是它的發行量比較少,在收藏市場里,任何品種都是物以稀為貴,因此數量越少的錢幣,價格自然越高。
發行數量
壹圓
1980年 1981年 1983年 1985年
177萬 7545萬 240萬 1680萬
五角
1980年 1981年 1983年 1985年
405萬 1967萬 290萬 1273萬
貳角
1980年 1981年 1983年 1985年
248萬 524萬 55萬 未公開發行
壹角
1980年 1981年 1983年 1985年
240萬 4260萬 53萬 3727萬
1983年收藏價值也很高
通過了三年的探索發行,在1983年的時候,央行對于所有面值的硬幣都進行了縮量,因此這一年的硬幣比1981年和1985年的價格都高很多,直逼1980年。仔細觀察數據就會發現,1983年除了壹圓硬幣外,其余面值發行數量都是最少的,因此這一年的角幣市場價格極高。
長城幣整體價值被低估
同樣是硬幣,紀念幣板塊因為種類多,延續性好,所以市場熱度一直居高不下,每次發行新幣,都會帶動整個板塊的價格上漲,所以關注紀念幣的人數遠大于關注長城幣的人數。長城幣已經退市三十多年,市場熱度早已不再,如今僅僅是一部分硬幣愛好者在交易,所以很難有大的改變。
紀念幣發行數量大于長城幣,但價格確是高于長城幣的現象很多,最典型的就是1988年發行的慶祝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紀念幣,也就是紀念幣的幣王,發行數量有206.8萬枚,比1980年的壹圓多31萬枚,價格卻是長城幣的三四倍,所以很多原因導致長城幣被市場邊緣化。
結語
作為新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套硬幣,長城幣的價值不可估量,只不過因為各種原因,暫時被冷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在不久的將來,長城幣必然會慢慢變成價格與價值相對應的錢幣,也會被更多人錢幣收藏者喜愛。
張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