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關于欄目很多讀者都會好奇少數派的編輯們到底平時都「買了啥」。我們希望通過「編輯部的新玩意」介紹編輯部成員們最近在用的新奇產品,讓他們自己來談談這些新玩意的使用體驗究竟如何。內容聲明:《新玩意》欄目如含有商務內容,將會在對應條目標注「廣告」;
關于欄目
很多讀者都會好奇少數派的編輯們到底平時都「買了啥」。我們希望通過「編輯部的新玩意」介紹編輯部成員們最近在用的新奇產品,讓他們自己來談談這些新玩意的使用體驗究竟如何。
內容聲明:《新玩意》欄目如含有商務內容,將會在對應條目標注「廣告」;來源為「廠商送測」的產品并無內容干涉。
@老麥:倍思磁吸伸縮數據線
這兩天配件廠商倍思發布了一堆新品,我就去他們京東店里逛逛,無意中發現這個磁吸伸縮數據線,突然想起前同事 Yves 給我提過的一個需求,就是給大部分桌面設備都配上磁吸頭,這樣就不用拿起鍵盤和鼠標拔插,一碰就充,多爽啊。但當時此類產品還是很貴,每個設備加一個磁吸過于奢侈了。
而因為我設備比較多,接口都不一樣,所以我的桌面至少會放三條數據線,C 口用來充個鍵盤或移動電源,L 口充觸控板和老耳機,還有個 Micro-USB 口充一些老設備。三根線擺桌面,簡直難看至極。藏在桌下也不好,找起來不方便。
而倍思這個小盒子,自帶了以上三種磁吸頭,平時可以插在設備上,外出也可以收納進去,還有一根伸縮線,可以拉一米,能覆蓋整個桌面的的充電需求,想充啥拉出來,充完縮回去,我把它固定在電源盒邊上,桌面簡直清爽又整潔啊。
磁吸頭這類產品,很早就有創業公司嘗試過,但那時候的供應鏈不太成熟,體驗也不穩定,從倍思的出貨量來看,應該比較穩定了,因為他家也單獨賣單根的磁吸數據線,我隨后買了兩條,磁吸頭與伸縮線也是通用的。但作為獨立數據線使用時,根據接口松緊不同,可能會存在接頭松脫的問題,所以留在固定設備上,還是更加實用一些。
這其實就是最早的蘋果 MagSafe 形態,只是后來無線充電技術迭代了,磁吸技術就逐漸被放棄了。不過,現在有了這樣的配件,只需要不到一百塊,就可以讓一些老設備的充電體驗高級起來,也還不錯哈。特別是強迫癥用戶可以關注一下。
@Tp:2 款樂高 Dots 套裝
30557 照片夾
我發現這款照片夾的拼砌包純屬意外,當時為了湊淘寶的跨店滿減,搜「樂高 拼砌包」的時候發現了這款 21 年出的照片夾,價格正好可以湊足滿減金額就買了。或許是因為本身期望值不高,拿到手之后,它反而給我很大的驚喜。
這款拼砌包中除了用于夾照片的零件是特制以外,其他都是基礎零件的拼搭。我一開始以為它會像 41930 大熊貓掛墜一樣提供一個有側面顆粒的整體零件,但實際上是用側面拼搭的方式把四塊 4x4 的 plate 固定上去。也就是說,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把套組內的紫色零件替換成自己喜歡的其他顏色,可玩性很高。
套裝內附贈了很多 1x1 的平面零件,你可以按照官方圖示拼成一個小兔子,或者像我一樣發揮自己的腦洞,用這些零件拼出不同的圖案。(然而我的圖中完全沒有用到套裝自帶的 1x1 零件)
作為一款照片夾來說,它的穩固性還是很好的,夾穩之后并不會輕易松脫。但如果長時間夾著照片的話,依然很容易在照片上留下夾痕。我個人的習慣是夾住拍立得的一角,然后在頂部放上人仔來平衡視覺,這樣既不會在照片明顯部位留下夾痕,也可以保證整體的美觀程度。把它放在工作桌上作為裝飾,也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體驗。
41949 字母掛飾
前段時間,在樂高店里試圖激情購物時,偶然看到這款字母掛飾,感覺很有意思就買了。這款套裝里有大量 1x1 圓形字母印刷零件,可以拼出你的名字或者喜歡的句子,這也是我買它的理由之一。
除此之外,套裝內還有 1 紅 2 藍三塊 3x8 的掛飾和 2 塊黃色 3x6 的掛飾,以及 10 個隨機的圓形印刷零件。這些零件都非常稀有,如果你喜歡樂高 Dots 系列的套裝,或者你是熱衷于 DIY 的 moc 玩家,這些稀有零件或許也能成為你入手的理由。
套裝附帶了 3 個掛環,你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制作屬于自己的掛牌,這個過程也饒有趣味。
這個套裝最吸引我的,在于它自帶了一個簡易的零件收納盒。平時可以用來存放一些散件,拼砌的時候也能對零件進行分類收納,非常方便。
玩慣了樂高的傳統套裝后,偶然嘗試 Dots 系列反而給我非常新鮮的感覺。用一些小零件拼搭出專屬的掛墜、照片夾的體驗真的非常有趣。相比于靜態展示的建筑、可以上手把玩的車和機甲,Dots 反而更貼近生活,除了拼搭的樂趣外,它也可以成為樂高愛好者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樂高元素。
@Lotta:小熊煎煮一體鍋
前段時間,我在淘寶刷到了這個二合一的煎煮一體鍋,價格便宜可以用來湊單,感覺也很適合用來做早餐就沖動消費了。下單之后幻想著使用它的美好早晨:一邊煎著吐司、培根,一邊煮著湯;或者一邊煎著雞蛋,一邊煮著粥。總之,就是可以花一份時間做兩件事。
是的,至少在我真正用上它之前確實是這么想的。
一體鍋的尺寸比較小巧輕便,比較適合一人食。同時,小巧的體積也不用太過擔心收納問題。因為有不粘涂層,用濕巾 / 濕抹布擦一擦就可以干凈如初;即使是用油較多的時候,用帶洗潔精的廚房濕巾也很容易擦干凈。雖然體積小巧,但煮鍋配有鍋蓋、防燙的把手等,溫度也可以通過旋鈕來調節,而不是插電即熱的「一檔式」加熱,也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然而,當我真正用它做了一次早餐之后,我就開始后悔自己的決定了。我試過用黃油煎吐司雞蛋,雖然沒有油煙,也不會糊底,但即便用大火來煎,也要十來分鐘,比起燃氣灶幾分鐘就能出鍋,它并沒有給我省下太多時間。另外,因為電源線、烤盤和煮鍋都無法拆卸,不能直接用水來沖洗。因為擔心不好清潔煮鍋,我也沒敢用它來煮東西,它反而成了暫時存放食材的地方,也算是物盡其用了。單盤一次可以煎一片吐司 + 一個雞蛋,或是兩個雞蛋,一個人的早餐剛好夠用。
總的來說,如果你是在宿舍的學生黨,或者在臨時居所,沒必要大費周章買廚具的話,用來過渡還是可以的(當然還是更建議大家買烤盤可以拆卸的)。因為火力不大,對于掌握不好煤氣灶火候的新手也十分友好,拿給小朋友過家家玩也是不錯的。但如果真的想用它來節省時間,一次做好兩種早餐的話,我覺得還是用煤氣灶效率更高。
@北鸮:聲闊 Liberty 3 Pro 真無線降噪耳機
這是一份轉手了兩道的禮物。有一天我媽突然說有人送了她個耳機,但是她和我爸倆人都不用耳機,看我能不能用得上。秉持著「有新耳機那就用用看」的心態,和「反正也不會是什么好東西」的預期,我得到了一副全新的聲闊 Liberty 3 Pro。順手查了一下價格,我人傻了,撿了個大便宜。
在 新玩意 082 中,@挨石 就體驗過這款耳機。幾個月后,市價便宜了幾百塊,我再去回看他當時的體驗,也理解了他對這款耳機的喜愛——不管是不是送測,這耳機都值這價。降價之后更超值了。
重復的夸贊就不多說了,在我使用它的這段時間里,這耳機給我帶來了不少驚喜。我之前的主力耳機是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同樣是一副真無線降噪耳機。相比之下,聲闊的這款確實如挨石所說,它的音質和個性化降噪調整非常優秀,而且連接與降噪切換自然流暢。Bose 一直讓我頭疼的就是那個機械感十足的語音提示,聲闊算解決了這一大問題。
其次,Liberty 真的好輕。Bose 的這款耳塞有一個中文名叫「大鯊」,從耳機到耳機盒,個頂個的碩大。出門的時候,兜里揣著它的充電盒跟揣了倆雞蛋似的,耳機的重心也比較靠外。Liberty 就輕巧許多,鵝卵石形狀的小盒子很薄,耳機本體入耳部分比較深入,重量能比較好地分攤一部分在耳道。所以同樣是帶有耳翼的耳塞(Bose 有鯊魚鰭,Liberty 也有一個小翅膀卡在對耳輪下),Liberty 給我的感覺就會安全很多,雖然它倆固定好了都不會掉。
第三,Liberty 有一個對我這種雙機黨很友好的功能:它可以直接連接兩部手機,不需要手動切換。用 Bose 的時候,想用哪個手機聽歌/接電話時,我都要檢查一遍自己的耳機是不是連上了它。之前就出現過幾次帶上耳機聽外放、摘了耳機接電話的麻煩場景。這幾天戴 Liberty 我就沒再擔心過這個問題了。
要說缺點的話,Liberty 在充電盒內的位置有點奇怪,導致每次佩戴都要費點事兒。按照說明,如果我想戴上耳機,需要取出之后至少翻兩個 180 度才可以入耳、旋轉、調位置;同樣地,想放回充電盒時,我還要看看充電觸點的位置才能放穩。Bose 則是開蓋拿起就是進耳朵的位置,方便得多。聲闊要是下代能把自己的耳機放置好好整整,Liberty Pro 將絕殺,可惜換不得。
不過如果讓我選,就我現在生活環境的噪聲等級來看,我覺得戴起來更舒服、聽起來更好聽的 Liberty 才是更適合我的耳機。Liberty 3 Pro 的表現也絕對對得起它的售價。
@Microhoo:摩飛絞餡機
之前我一直在用的是一款手動式的絞餡機,雖然能滿足需求但也有一些遺憾,費勁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如果同時攪打不同硬度的食材(例如蒜、蔥、辣椒和洋蔥混絞),最終成品是不均勻的,軟性食材幾乎成泥,但還有可見的大粒蒜。另外因為對拉繩的顧慮,像姜塊這種硬度更高的食材也不敢輕易絞打。
所以也一直就有打算再買一個電動絞餡機的計劃,但也很糾結是否有必要買一個功能重復的東西,最近偶然在一個美食博主的視頻里看到了摩飛這款絞餡機,震驚之余視頻還沒看完我就下單了。
這款絞餡機有三個不同尺寸的疊疊樂不銹鋼碗,電動頭可拆卸直接安裝在碗上即可使用,操作極其簡單只有電動頭頂部的一個按鍵點按使用,通過透明上蓋隨時觀察碗內絞打程度決定是否繼續啟動。當然這只是對于機器的介紹,真正吸引我的是它居然可以剝蒜。
沒有人不討厭剝蒜,不僅麻煩而且臟手,平日里如果是做蘸水我有一把不用剝皮的壓泥器可以勉強使用,但如果是做菜燉湯簡直災難。這臺絞餡機附贈了一個剝蒜配件,其實就是一個軟性的橡膠狼牙棒,通過摩擦力將蒜皮剝離,為了測試我還用的是那種焉巴皺皮的蒜瓣,但如上圖一般都能非常輕松的剝得干干凈凈。
同時我還測試了一下絞打食材的能力,一盆子蔥、辣椒、蒜、洋蔥被處理得均勻整齊尺寸合適,別無他求。因為機頭是拆卸設計并且中間隔了一個碗蓋,所以并不會沾染到一分,而其余所有會被沾到食材的配件都可以直接水洗甚至丟進洗碗機。至于它主打的絞肉能力我倒是沒有測試,因為我已經有一臺非常厲害的絞肉機(就是你在市場肉攤上看到的那種絞肉機 mini 版),但就目前使用下來想必也不會太差。非常值得購買。
最后非常一個我用絞餡機做的第一個料理「麻藥雞蛋」吧,把蔥、蒜、洋蔥、青椒和小米辣椒碎,倒入 1:1 的醬油和水液體,再加兩大勺熟芝麻拌勻,室溫雞蛋沸水六分鐘后馬上撈起放入冰水停止加熱,冷卻后剝殼放入醬汁里冷藏至少隔夜,就是最佳面條伴侶了。
@PlatyHsu:IE 800 S
在我剛聽說耳機發燒這回事的中學階段,森海塞爾產品線中的數字 8 還是一個頗具分量的數字。雖然財力負擔不起時任熱塞 IE 8,關于這如何是一副「古典神塞」的論述普遍到讓人熟讀成誦、至今還能默寫出一些「厚重」「廳堂感」之類的固定搭配。然而,當時還沒有圈鐵這回事,我被同學一副 UE TF10 的聲音吸引去了動鐵陣營,從此也就一直沒機會仔細感受純動圈耳塞。直到最近朋友賜了一副 IE 800 S 作為禮物,才終于得以補上這一課。恰好手上一條有些年頭的圈鐵 AKG N5005 跟它推出時間相仿、上市定價也類似,就做了番不嚴謹的對比。
外觀設計上,IE 800 S 可以說是喜憂參半。腔體非常小巧,啞光黑色的陶瓷外殼雖然低調,但做工質感經得起近看;「雙腔體吸音」設計帶來了獨特的尾部造型,讓人想起跑車身后的排氣管(當然不喜歡的也可以說像「豬鼻」);重量只有 8 克,放在耳朵里幾乎沒什么感覺。然而,線材的設計則莫名其妙:沒有采取在腔體上可插拔的通行做法,所謂的「可換線」僅僅是指把線材從分頻器位置分成兩截,可以更換具有不同插頭的下半截;僵硬的線材不僅會隨時耳朵送去一段「噪音交響曲」,也容易在摩擦中把耳機往下拽。相比之下,N5005 的亮面陶瓷、繞耳佩戴和編織線材似乎更對得起定位,但相應地就有不易清潔和偏重的問題。
聲音方面,既然是 IE 系列,不能免俗要試試古典樂的表現。我對古典并不在行,但也有幾段私藏的旋律,其中之一就是貝多芬《A 大調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誠不我欺,IE 800 S 能非常沉穩地應對這種多樂器、大場面的樂曲,在我最喜歡的 2 分 50 秒開始大約一分鐘的片段——電影《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高潮情節的配樂——充分傳遞了那種莊嚴、雄壯、哀而不傷的感受。N5005 表現也很好,聲場還略勝一籌,但以我的偏好來說稍微濃厚了一點,聽久會覺得有點不太「透氣」。
附庸風雅完畢,作為一個俗人,我平時常聽的其實還是些粵語、日語流行,以及 OST。簡短測試下來,OST 仍然是 IE 800 S 擅長的領域。以最近瘋狂循環的《八方旅人》(Octopath Traveler)游戲配樂變奏版專輯為例:主角 Primrose 的主題音樂在最后的高潮前,小提琴部有一段長達十幾秒由弱漸強的片段。IE 800 S 很敏銳地在最初極弱時就捕獲到了這個蹤跡,在爾后的合奏環節也處理得條分縷析。
另一首我循環列表里的歌,JUJU 的《この夜を止めてよ》從編曲和歌詞角度是一首非常典型日式流行樂,但特別出彩的是配樂部分。這里,IE 800 S 就沒有 N5005 演繹得好:人聲清唱的「開口跪」風格開場略顯拘謹,作為編曲巧思、在背景中反復回響的鈴聲也有點暗淡和不夠利落。
在口碑上,IE 800 S 和 N5005 可謂一對難兄難弟,放衛星的上市定價和后續的跳水對風評造成了很大影響。實際用下來,我覺得 IE 800 S 是有些冤枉的。評論中多見的「悶」和「糊」,更合適的說法可能是在素質上符合定位,但缺少了一些個性,因此在各領風騷的競品襯托下,就顯得有點缺少沖擊力以至「無聊」。從一個已經不屬于燒友群體的視角看,我其實還挺接受這種中立甚至有點超脫的態度。特別是隨著 IE 800 S 的價格目前基本撇清了品牌溢價,如果想試試那種傳統意義上的高端耳塞,這類上代旗艦其實是個相對低風險的思路;萬一就退燒了呢。
高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