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約4500萬人,50%以上老人有康復輔助設備的需求。人口老齡化推動了康復輔助設備市場的發展。但對許多老年人來說,使用康復輔助設備就像戴眼鏡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適用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約4500萬人,50%以上老人有康復輔助設備的需求。
人口老齡化推動了康復輔助設備市場的發展。但對許多老年人來說,使用康復輔助設備就像戴眼鏡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適用的輔助設備也有所不同。花數千到數萬元買一套短期使用的康復輔助設備并不劃算。
因此,輔具租賃成為養老行業的一項新服務。
國內輔具租賃現狀
“共享輪椅”首先則作為輔具租賃的一種形式亮相醫院。
自2017年底共享輪椅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以來,由于其高頻、剛性需求,滿足了特定場景下腿腳不便的人的需求。用戶只需掃描代碼支付,解鎖,即可推動輪椅,并可享受一定的免費試用期。
共享輪椅樁集中放置,整潔有序,自助代碼掃描租賃,快捷方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診體驗。同時,無人值守模式、在線后臺管理、總部24小時在線客戶服務,無需醫院投入更多人力資源,節省運營成本,減輕醫務人員負擔,提高醫院運營效率。
除了醫院,在上海的多處為老服務中心內,也有不少老人在此租借康復輔具。
作為康復輔助設備社區租賃的試點單位,服務中心一般配備產品目錄中的45種標準產品。其中,更常見的主要是護理床、智能床墊、個人移動輔助設備,包括助行器、輪椅。同時還包括個人醫療輔助器具,主要包括家用氧氣機和家庭上下肢康復培訓設備,適合術后老年人進行康復培訓。
康復醫院、養老機構作為服務端,患者數量眾多,臨床診療康復治療周期一般較長,輔助設備需求量大,頻率高。通過提供多樣化的輔助設備租賃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更符合醫院和機構的經營特點。
但與此同時,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
費用高,何以解憂?
養老康復輔具社區租賃試點的推出,其實也是為陷入發展瓶頸的養老康復輔具產業尋求一條破題之路。上萬元的護理床,作為需求端的老人們難以承受,而作為供給端的企業則因銷售欠佳,也會遭遇發展瓶頸。
雖然租賃輔助設備的成本相對單次購買的零售價格較低,但仍有許多長期患病、病癥較重的老年人無法承擔這筆費用。
以上海為例,康復輔助產品的單次租賃價格大多集中在1000-3000元之間,默認租賃期為6個月,同時需要暫時支付與租賃價格相同的押金。而2021年養老金正常調整后,全國平均養老金約為3200元至3300元。這對大多數老年人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重要的仍是養老補貼政策的支持。
面對嚴重的老齡化進程,日本逐漸發展出比較成熟的養老模式。日本輔助設備租賃市場已經走過了近半個世紀,在保險覆蓋的輔助設備租賃行業中,有13類產品超過1000種,人們早已習慣于通過租賃代替購買。
2000年4月,日本實施了《介護保險法》,規定國民從40歲起支付“介護保險金”。癌癥、癡呆等重癥患者不滿65歲亦可提前享用保險金,其他老年人65歲以后可享用,用來支付家庭護理、家庭康復治療、輔助設備租賃等介護服務費用。該保險法根據老年人的情況,將介護認定分為七個級別,每個級別對應不同的保險金額,超支部分由個人全額承擔。額度內支出,參照上一年度收入,個人需負擔總費用的10%、20%或30%。
日本輔助設備租賃市場經歷了近半個世紀,被越來越多的日本老年人接受。這些輔助設備受到越來越多日本老年人的青睞,成為老年人不可分割的好幫手。
而針對這一現實問題,目前國內試點地區也制定了《租賃服務補貼辦法》,幫助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以更低的價格進行租賃。
......
總結
用租賃代替購買無疑是一種更經濟、更高效的解決方案,以滿足他們多樣化的康復需求,不僅可以降低老年人使用輔助設備的價格門檻,而且可以使輔助設備產品回收利用,發揮更大的價值。
輔具租賃的方式可以更好盤活供給、需求兩端,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使用到這些產品。
王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