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上個月,一條熱搜讓大家深感震驚:#上海的香椿賣到了150元一斤#,在驚嘆這個價格的同時,我們開始意識到,春天真的來了,而一年一度的春菜嘗鮮季也同樣來了。吃春菜一直是民間迎春的一種民俗,被稱為"咬春"、"嚼春"
上個月,一條熱搜讓大家深感震驚:#上海的香椿賣到了150元一斤#,在驚嘆這個價格的同時,我們開始意識到,春天真的來了,而一年一度的春菜嘗鮮季也同樣來了。
吃春菜一直是民間迎春的一種民俗,被稱為"咬春"、"嚼春"。早春時節,各類春菜也開始在多地陸續上市,現在幾乎每個攤位上都有薺菜、馬蘭頭等南方春菜售賣。
作為春菜當中的“高端”品類,香椿由于產量的關系,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一度高達150元一斤,被譽為“春菜中的愛馬仕”。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春菜這么貴還有人愿意買?
春菜有多貴,有多火?
每年開春的時候,各大商家就開始預備春菜了。春筍、蠶豆、紅菜苔、豌豆苗等鮮嫩可口的時令蔬菜也在菜場陸續“上新”,為市民餐桌平添“春天的味道”。
各大電商平臺、線下超市都開設專區賣春菜,很多離開家鄉的年輕人甚至高價在網上購買家鄉的春天味道。
1、春菜究竟有多火?看價格就知道
“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堪稱春菜界的“愛馬仕”,嫩葉中豐富的谷氨酸和多種芳香揮發物質,使其具有令人過口難忘的特殊香氣。這種奇妙的味道,讓香椿一直穩坐春菜市場的“頭把交椅”。
據盒馬生鮮的員工介紹,目前已上架的新鮮春菜中,要屬香椿人氣最高。即使最近價格有所回調,但依然超過豬肉價格。
在上海,無論是本地商超還是電商平臺,一公斤香椿的價格在200元上下,相當于一只波士頓龍蝦。當然,這個價格也是隨著旺季逐漸過去而降低,盒馬生鮮還給大家準備一張“香椿自由時間表”,供大家參考。
除了大熱的香椿,大江南北的春味其實也各具特色。
在一些電商平臺,廣受歡迎的薺菜,風靡江浙滬的草頭、馬蘭頭,臨安天目山的春筍,江蘇的菊花腦、婆婆丁,東北山珍柳蒿芽、刺嫩芽等野菜近期陸續上市。
根據報道,2月中旬以來,各大電商平臺野菜搜索量增加137%,多家店鋪銷量達數萬單。
2、預制菜也來趕時髦
除了可以自己下廚嘗鮮,一些平臺還推出了春季時令預制菜系列。
以鮮筍為例,腌篤鮮、“蔡長青”的雪菜筍絲,都是以當季鮮筍為食材入菜,只需簡單烹飪,就可以端上餐桌。
此外,春菜系列的預制菜還有馬蘭頭香干、蔥油蠶豆等,都是百姓日常餐桌的春季時令菜肴。
春菜為什么這么貴?
近年來越來越多電商平臺在春菜營銷上做文章,春菜的價格更是一路飆升。那么,為什么春菜會如此受歡迎呢?
1、吃春菜,是傳統習俗的承接
其實,市民們如此熱衷于春菜,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這是一項傳統習俗。春菜其實又叫萵筍、千金菜,是春季飲食一種典型的應季蔬菜,尤其是在春分前后最為新鮮美味。
古人認為在春分時節吃春菜可以保佑全家人整年都平安幸福,所以慢慢地這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2、消費升級后,春日限定菜更具稀缺性
隨著大家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們對于菜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大魚大肉”這么單一了,消費升級后,人們更需要獨特的味覺享受。
而春菜,作為春季限定款,恰好滿足了大家的這一心理。
盡管現在有了技術支撐,我們可以吃上不屬于某個季節的蔬菜或者是水果。但終歸意義不同,吃春菜,更像是一種迎接春天的儀式。而這種只限定于某個時期的事物,更容易讓人們感受到其珍貴之處。所以春天一到,就該吃些綠色。
再加上,春分時節生長的春菜品質極佳,吃到嘴里能夠感覺到它清新而又略戴苦澀的味道,適當的吃一些春菜可以使身體分泌出比平時更多的消化酶,從而提高人的食欲。
3、各大商家的包裝宣傳
今年春天,很多城市都出現了疫情,市民們大多都是在網上買菜。而互聯網上的商家,也正好抓住春菜這一營銷熱點,大肆進行包裝宣傳。
上面也給大家介紹了,很多預制菜也加入了春菜的陣營當中,簡單方便快捷自然能夠快速占領用戶的心智。
盒馬鮮生
美團買菜
叮咚買菜
吃春菜攻略
說了這么多,春菜要怎么做才好吃呢?這里給大家推薦幾種經典的做法:
1、有意思的春菜做法
(1)香椿
剛買回來的新鮮椿芽,清洗后切碎,打上幾個雞蛋攪勻,再放到鍋里熱油煎熟,就是最簡單而又具有春天味道的香椿煎蛋。
還有一道當地特色的椿芽做法,先將香椿用水燙熟,再將其曬干,最后用熱油來炸,已經癟下去的干香椿就會重新變成在樹枝上的蓬勃、舒展的狀態。
另外一種做法是,用剛采摘的香椿,和去年冬天制成的臘肉一起炒。不僅是食物味道的融合,更像是兩個季節、新舊一年的奇妙相遇。
(2)春筍
春筍的烹飪方法十分多樣,無論是炒肉還是煲湯,都特別美味。并且春筍在烹飪時,這部位可是有講究的。底部的筍用來煲湯最好,中間的筍適合炒菜,頭部筍適合用來炒雞蛋。
說到水靈靈、脆生生的春筍,自然會聯想到腌篤鮮這道江南名菜,此菜口味咸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鮮味濃厚,光是想想就讓人“饞吐水噠噠滴”!
準備食材:春筍、肋排、臘肉、姜片、料酒、香蔥。
(3)馬蘭頭
對很多人來說,馬蘭頭也是屬于春天的味道,也是這舌尖上的春天宴席里,不能少的一道菜。
馬蘭頭本身的味道略苦,如果炒著吃,不容易把這苦味撇去。因此馬蘭頭常見的做法是將其與其他食材混合涼拌,既能夠突出馬蘭頭的爽口口感,品到它的嫩和鮮,也能避開其原本的苦味。
在江浙滬地區,春季時節的飯桌上,總少不了一道:香干拌馬蘭頭。食材包含:馬蘭頭、香干、小蔥、生姜。
當然,馬蘭頭還可以作為青團的內餡噢,跟往常吃的甜口又是不同的味道。
2、有些春菜可不能亂吃
(1)春菜雖好,但不要貪吃哦
很多野菜是春季獨有的美味,更有甚者還成了“健康”的代名詞。確實,這些野菜富含營養不容否認,但也不乏一些微量元素,大量食用也會影響身體吸收營養,甚至具有輕微的毒性。
比如,香椿自帶硝酸鹽且易爛,腐敗后會生成大量的亞硝酸鹽。所以大家選購香椿時,盡量挑新鮮一點,不要有爛葉。
草頭含有大量草酸,食用前最好先行焯水,腎結石患者應注意少食,以免加重病情。薺菜、馬蘭頭、韭菜等春菜,含鉀量較高,腎友需要注意少食。
野菜之所以“野”,說明它們并不完美,更沒有什么神奇藥效。好這一口的人不妨順著時令嘗嘗鮮,但實在吃不慣的人也無需“為身體好”而勉強自己。
(2)路邊的野菜不要隨便采
路邊的野菜真沒你想的健康,還可能有毒!
2020 年,一項關于北京市的野菜重金屬含量調查顯示,北京公園、山林、居住區、道路兩側的野菜重金屬含量普遍超標,不僅超過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也超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相比之下,我們在超市,菜場購買的野菜就放心很多。這些野菜在種植的時候就受到了《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無公害蔬菜種植標準》等管理,灌溉用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都被嚴格地控制。在上市之前,監管部門也會對他們進行抽檢和把關,的確要安心很多。
寫在最后
春分過后,隨著春菜的大量上市,各類蔬菜的價格也都有所下降,連“春菜愛馬仕”香椿的價格也回歸到了一個合理的水平。可以說,現在是吃春菜最好的時候。
大家關于春菜有什么特別的記憶呢?你最喜歡的春菜是什么?歡迎在評論區里聊一聊~
丁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