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老漢曾想用800萬賣出傳家寶,但專家只肯用1萬買下,老漢扭頭就走,之后不久,老漢的傳家寶被國家用1980萬買下!這不是爽文劇情,而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那么,老人的傳家寶究竟是什么,為何如此貴重?專家又為何只開出這么低的價格?歡迎點贊評論
老漢曾想用800萬賣出傳家寶,但專家只肯用1萬買下,老漢扭頭就走,之后不久,老漢的傳家寶被國家用1980萬買下!這不是爽文劇情,而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那么,老人的傳家寶究竟是什么,為何如此貴重?專家又為何只開出這么低的價格?歡迎點贊評論收藏,長按點贊3秒有驚喜哦。
《十詠圖》局部
1980萬的傳家寶
1995年的秋天,北京琉璃廠,來了一個與周圍格格不入的人。這是一個農民,從他布滿泥土的鞋邊和經過風吹日曬的面龐就能夠看出。幾經猶豫,老農還是咬了咬牙,敲響了北京文物公司總經理秦公的房門。
秦公是著名的碑帖和書畫鑒定專家,見到這個老農也很錯愕。因為這個老農看起來,和任何寶物都沾不上關系。但是很快,老農就把隨身帶的粗布揭開,從其中露出一卷東西來,問秦公說,“我這里有一幅畫,您能看看這幅畫值多少錢嗎?”
秦公接過老農手中的畫,越看眉頭皺得越緊,手都跟著顫抖起來,詢問老農的心理價是多少。老農很不好意思,但還是說希望能夠賣出800萬。因為這是他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傳家寶,現在家里太貧困了,不得不變賣。
秦公雖然很喜歡這幅畫,但是800萬著實是個不小的數目,秦公連忙聯系文物局。但文物局的專家鑒定之后,卻只想給1萬元。1萬元對于農戶來說并不算少,但是老農十分失望,不顧秦公的勸阻,帶上這幅畫就回去了。
十詠圖
老農想要800萬賣出、但專家只想拿出1萬的傳家寶,究竟是什么?為什么兩者的價值差距如此懸殊?
令秦公無比激動的這幅畫,并不是一幅普通的畫,而是曠世奇作《十詠圖》。
《十詠圖》,是北宋大文豪張先82歲高齡時繪制的作品。之所以被稱為《十詠圖》,是因為張先是根據父親的十首詩畫出來的,是一幅藝術成就很高的山水人物畫,上面有不下10方名人印章,甚至還有各方名人的題詞。這樣的寶物,真是看一眼都覺得死而無憾。
如果老農收藏的這幅畫是正品,那么其真正價值比800萬要高多了,然而秦公說不動文物局的專家,只能對老農表示雖然自己不能拿出800萬買下,但是可以幫助老農進行拍賣。
在拍賣之前,秦公為了讓老人安心,還從銀行貸了200萬元做定金,最后更是親自到故宮博物院邀請著名書畫鑒定專家徐邦達、劉九庵、傅熹年等,共同對這幅畫進行鑒定,防止出現用贗品冒充正品的情況。更令人震撼的是,這幅畫真的是正品。
隨后,深受震撼的鑒定小組,將這個消息上報給了國家文物局,而國家文物局特意給故宮撥了一筆款,最終,故宮以1980萬的價格收下了這個巨寶。
名畫的流落
一幅畫,被老農賣出了1980萬!那么這樣一件傳世珍寶,究竟是怎么到了老農的手中的呢?
原來,清朝皇帝對于古人的字畫很感興趣,經常從各地搜羅珍寶,《十詠圖》就是被收藏在清朝內務府中的。后來清王朝覆滅,溥儀就開始轉移這些財寶,將這些財寶賞賜給自己的弟弟溥杰、溥佳等,其實就是讓他的兄弟幫忙把這些財寶帶出去。甚至溥儀離開紫禁城時,也帶了大量的財寶。
隨后,在溥儀不斷輾轉的過程中,這幅《十詠圖》也一直跟著溥儀到處輾轉,轉移到了長春的偽滿洲國皇宮。當日本侵略者被趕出中國之后,溥儀又怕自己被治罪,連夜逃走,但已經來不及帶走《十詠圖》,被當時皇宮的一個侍衛搶到并帶回了家中。
而這個侍衛,就是老農的祖先。在很長的時間內,這個侍衛都告訴家里的人,這幅畫是家里的傳家寶,不到必要的時候不得變賣。隨后,這個傳家寶一直傳到老人這一輩,由于家里實在困難,才拿出來變賣。
還好老人并沒有一開始1萬元就將這份寶物賣出去。不然,這幅寶物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不可能被人發現還有如此高的價值了。而這幅畫在幾百年前屬于清皇宮。幾百年后又回到故宮手中,也算是一種緣分吧。歡迎點贊評論收藏。
張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