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并不是所有的叛逆都是不好的。
叛逆的孩子有主見,有自己的思想,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更容易成為一個團隊的領導。
叛逆的孩子敢反抗,不容易被人欺負。
之所以叫做叛逆期,是因為這只是一段時期,不是所有時間都叛逆。家長也不必過于憂慮,等這段時間過去了,孩子也能慢慢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一般可以這樣:
1.在孩子心平氣和的時候溝通,在一件事情上產生分歧時,不要采取過于激烈的對決,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比較直接,容易偏激。要等孩子情緒平靜的時候再和他溝通,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勸說。
2.給孩子適當的自由,凡事不要管太多,不要管太嚴。孩子在慢慢長大,他們的思想也在慢慢豐富,他會潛意識里覺得自己長大了,希望有自己決定的權利。
3.多給孩子愛和關心,即使現在他不理解,總有一天,父母的愛能化解他所有的心結,讓他逆反的心回歸正位。
警方的通報中,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都美竹網爆吳亦凡的黑料,就是為了提升網絡知名度。名與利,有時是一個整體,很難一分為二,可以截然分開。
想成為網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借網絡名人上位。俗稱蹭熱度。成功的案例在不久前也是讓網民大呼過癮的孫一寧開撕王思聰一事。王思聰本來在網上已經具有很大的知名度,有娛樂圈紀委之稱。他顯赫的身份得益于背后有一個富豪老爸,有燒不完的錢。原來大家以為他可以用錢擺平所有讓他動心的女孩,孰料孫一寧不吃這一套,并在網上公開了王思聰與她的聊天記錄,讓一眾網友看到王思聰被一個無名網紅拒絕的慘樣。加上孫一寧有幾分姿色,于是大家齊齊為她富貴不能淫的節操熱烈鼓掌。結果是,一向給人高高在上形象的王思聰被指是舔狗,而本來無人知曉的孫一寧一夜之間知名度扶搖直上重霄九,粉絲猛增三百萬。在粉絲就是收益的流量時代,孫一寧無疑成最大的贏家。
再說都美竹。她所謂的爆料,是在分手之后。明眼人一看就是出于報復心理。警方最新通報也證實了這一點。假如不被分手,吳亦凡沒有與她斷開聯系,也就不會有現在的網絡拼殺。她聲稱受害者不只是她一人,還有六七個。但警方從未受理過相關的報案信息。雖然不報案不等于沒有事實發生,但也有可能只是為了制造輿論熱度而捏造出來的不實內容。
經過警方的調查,出現了無關當事人雙方的第三者——犯罪嫌疑人劉某迢。他利用都美竹與吳亦凡的矛盾,分別冒充受害者,吳亦凡律師與都美竹本人,先騙取都美竹的信任,套取部分都美竹與吳亦凡的聊天信息,之后以都美竹本人的身份向吳亦凡方索要高達800萬的賠償款,經過協商金額降至300萬元。但最后吳亦凡方僅給50萬,而且錢打到了都美竹的帳號上,劉某迢的計劃落空。他又心生一計,冒充吳亦凡 律師與都美竹聯系,要求簽署和解協議。但都美竹感覺協議有脅迫性而拒簽。于是劉某迢假冒吳亦凡律師要求都美竹返還那50萬。受到轉賬金額限制,都美竹陸續多日往劉某迢的支付寶賬號轉了18萬元。如此一來,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的劉某迢就坐實了詐騙的罪名。
這樣一來,作為吃瓜群眾,看到的爆料未必都是真的。除了劉某迢,這起事件中,還出現了網絡寫手徐某。當初羅志祥的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就有人慧眼獨具,發現爆他黑料的女友周揚青的文筆讓人贊不絕口。文章中關于“多人運動”的說法,極大豐富了讀者的想象力,堪稱前無古人,差點沒給她冠以當代才女的稱號。如今這個都美竹,也是文曲星下凡的嗎?看她寫的微博長文,將她與吳亦凡的那些往事,寫得繪聲繪色,可讀性很強,極具煽動性,完全是按照網文的套路來寫的。莫非敢于爆料的女生都是寫文章的高手?咳咳,讓大家失望了,原來除了前面3篇微博,后面的文章都是由都美竹提供材料,徐某潤色加工而成。顯而易見,如果文中有捏造的成分,給當事人造成實際損失,徐某想當都美竹經紀人的想法不但落空,還有可能惹上官司。
從都美竹愿意讓徐某為其書寫微博文案這一點看,都美竹想出名的欲望是毋庸置疑的。而她出名的辦法,就是向吳亦凡這樣的“頂流”明星開火。名人效應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效果更加顯著。孫一寧敢于向王思聰叫板,她火了。比王思聰名氣更大的吳亦凡,被爆黑料,大家自然會把目光轉向爆料人,于是這段時間,都美竹的名字,幾乎占據了頭條的主要篇幅,她比孫一寧更火,簡直火得一塌糊涂。可以說,她的目的達到了。只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都美竹也需要為自己的“勇敢”付出代價,特別是關于時長以及建議吳亦凡改名的事情,讓一向善于自我腦補的網友,對都美竹的態度變得復雜起來。
吳亦凡是否違法,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但他的私生活過于腐化,無疑給他的演藝生涯抹上了污點。繼鄭爽事件之后,對于失德藝人的懲戒,已經有目共睹。不夠自律的藝人,最終會走上自毀的道路。而娛樂圈的亂象也亟待整肅,國家不會再任由名利雙收的明星放浪形骸。
老登,東北人尊敬老人,見到歲數大的老大爺會尊敬地稱呼一句老登,表示老人仙風道骨,羽化登仙……東北話中的鐵子、老鐵,是指不正當的男女關系,是貶義詞,所以在東北一般不喊兄弟朋友叫鐵子。
在東北高考期間,賣得最好的產品竟然是紫色內褲,因為穿著紫色內褲進考場考試,“紫腚”能行。東北人脖子上很喜歡戴個大金鏈子,一看就很有錢。在東北千萬不要冬天舔鐵欄桿,不是甜的,你會一周舌頭不打彎,半月吃食物沒味覺,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東北人喜歡在露天溜冰場里面加牛奶,這樣結出來的冰更結實,抗裂能力更強。東北不等于東三省,還包括了內蒙古東部地區。賈玲不是東北人是湖北人,她對東北比較了解是因為她父母當年的那個廠子里面都是吉林人。東北有一個詞叫雪休,下大雪了就放假,不只是小學生放假,所有工作人員都會放假,這個假太爽了。在東北三省,人們兩三天洗一次澡,一個星期去洗浴中心,來個一條龍服務,洗浴、搓澡、汗蒸。在東北冬天晚上最好不要出門,不是晚上出門不安全,而且晚上地上都結了厚厚的冰,走路很容易滑倒。東北人熱愛搓澡是有原因的:搓澡工用大力,搓紅,效果相當于刮痧;無論男女一定要用熱水泡澡,第一,去火,第二,把身上泥土以及死皮泡開,容易搓掉,第三,泡一身汗,這出透了汗身體的淤堵才容易疏通開,最后來個全身按摩,太舒服了。東北的澡堂子和南方的洗浴中心不同,南方的洗浴中心只是進去沖個澡就出來了;而在東北的洗浴中心里,很多人會在里面洗了吃、吃了睡、醒了再洗,吃喝玩休息樣樣全。你所謂的早睡早起,是七點起床,八點睡覺,但是在東北起床時間是三點半,下午兩點半睡覺,因為東北的冬天三點半天就亮了,下午兩點半天就黑了。并不是所有的東北人都人高馬大,也不是所有的東北人都很能喝,有些東北人滴酒不沾,或者是一杯倒。東北農民種地最爽,就以哈爾濱為例,一年有一半時間不用種地,因為想種也種不了啊,一年有100多天的結冰期;就算不種地,東北人們也比南方農民富裕,因為他們一家都有10畝地,種一季收獲的糧食都吃不完;南方農民的土地面積小,就算一年收獲四季,也比不上東北種一季的收獲。在東北,各種蔬菜都可以生吃,不需要任何加工處理,但是需要一樣東西,那就是東北大醬。張亮和楊國福都來自哈爾濱賓縣,而且還是親戚。東北人都不愿意把閨女嫁到城里去,而是嫁給東北人民,因為東北農民超級有錢,一點也不窮,不農忙的時候去城里住上一段時間,小日子過得可美了。東北人經常在南方的冬天里被凍哭,因為南方的冬天冰涼刺骨,在東北一年有一半時間都有供暖,所以他們一點也不抗凍。在東北,瞅別人一眼真的沒事,東北大哥都很溫和,不會出現你瞅啥?瞅你咋地之類的劇情。在東北遇到酒蒙子,或者是情緒失控的人,不要盯著他看,一定會發生熟悉的劇情:你瞅啥?東北男人打不過東北女人,東北的女人吶,戰斗力驚人,你摸不清她的酒量,你搞不清她的想法,你不知道她的力氣多大,她們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在外面可能擰不清瓶蓋,但是在家里能掀開你的天靈蓋。東北男人在外面一個比一個有面子,在家里一個比一個溫順,但凡有一點小事沒做好,就會被媳婦劈頭蓋臉罵一頓,有時候還會動手。在東北的大冬天,如果你在室外待的時間太長,你的電子產品會被凍關機,手機被凍關機是常事,包括汽車。在東北你想和年紀大點的拉近關系,你就喊他老畢登,年輕點的你就喊他小獨子。在東北,在食物的名字前面加一個“苯”字,代表的是純天然,比如笨雞蛋、苯小雞……東北人都很老實本分,說話大大咧咧,但心很細,考慮事情比較全面,至于網絡上的“街溜子”,僅存在與網絡,在東北很難遇見。東北有一道硬菜,叫油炸冰溜子!東北人生病不舒服的時候喜歡吃罐頭,最喜歡的是黃桃罐頭。哈爾濱沒有超市,也沒有小賣鋪,只有倉買,那就是超市。東北冬天的雪糕賣得最好,開暖氣屋里太熱了,需要吃雪糕降溫。東北的餐具都很大,吃完從不用小碟子小碗,動不動就上大鍋燉,動不動就是大鐵盆,沒有三五個人 ,就別再東北下館子,點一個菜就吃不完。在東北喝啤酒,你一定要注意了,去東北的時候別搞叉了,冰箱里的叫常溫的,放在室外的才叫冰鎮的。嘚兒,這個字在東北屬于臟話,唯獨長春除外,在長春,嘚兒~是夸人的意思!在東北農村,家家戶戶都不壘院墻,最多圍個到胳肢窩那么高的柵欄。東北人不光吃面食,還喜歡吃大米,東北的大米在全國都很出名,全國每五碗米飯就有一碗來自東北,東北的糧食年產量第一。中國唯一一個用三國語言制作牌匾的就是延邊,隨處可見的中俄朝牌匾,到了這里之后仿佛出了國。在東北,下午2點夜市就出攤了,下午3點天就黑了,能喝到5點的都是牛人,能喝到7點回家看新聞聯播的都是酒神。漠河不是中國最冷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這里的冬季十分漫長,持續時間超過250天,平均氣溫的最低值是零下41.6攝氏度。就先寫到這,如果有什么問題歡迎留言討論,碼字不易,路過的小伙伴麻煩點個贊再走唄~
怎么才能讓時間停下?
能讓時間停下的話,當然也能讓時間倒退了。因為既然時間能成為零,也就能成為負數,成為負數則時間就是倒退,退到你喜歡的那個時間段兒,反復去過,反復倒退回去,是不是很美呢?這些,基于我們的時間一直是個正數,時間在一直過去的。不管你在干什么,縱使我說的話毫無意義,但是你看了,即使你想回到剛看我回答的第一句話那個時間也是永遠回不去的,所以,時間停下是個美麗的妄言。(wm197049)
我們回不去過去的美好時光,也回不去過去的痛苦時光,我們的時間就是呼嘯而來的列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總是奔馳向前的,這是個單向的無休無止。
并且,在這單向無休無止的箭頭上面,羅列著過去的一切!你的一切,我的一切,別人的一切,過去事情的所有一切。雖然過去的事情可以去參考,能夠引以為戒,但是,不管你在干什么,時間的正向軸上,我們都又滑出了一步,不論是寫字的我還是看字的你。
并且是一步,一步,又一步沒停歇的。
之所以有叫時間停止的想法,是覺得時間過去得太快了。要么是擔心下一步將要來臨的痛苦,要么是不愿離開現在享受著的幸福。感覺并非是真像你所想象的那樣,而所有的不同類型的感覺,都是以一定時間和地點還有自己的心智認識作為參考的。
所以,痛苦也好,幸福也好,只是你基于當時時間地點和自己認識的一種內在認知。好比賣火柴的小女孩,當火柴擦亮的那個瞬間,她仿佛到了溫暖的幸福環境里面,有奶奶慈祥的面容,有擺滿珍貴銀子做的餐具的餐桌,還有冒著熱氣的美食,還有火苗噗噗跳著的壁爐。她是在幸福當中呢,火柴小小的火苗給了她溫暖的幻景。
如果,拿烤鴨和面包對現在的孩子們來說,這簡直就是稀松平常的事兒呀?又為何用一簇可憐的火柴光線來幻覺呢?如果,天天以烤鴨和面包作為你的主食的話,不用說一個月,即使一周你也會提到它們就吐酸水兒了!
太司空見慣了。
我們所能夠感受的,只有時間的快與慢,充實與空洞。并沒有關于時間停下或者行進的權利。當然,這都是從感覺的層次來考量的。因為我們活著就是感覺,沒有感覺的時候,要么我們還不能稱其為我們,要么就是我們已經成了過去式,成了別人眼中的曾經的一群人。
如果,我們匆忙起來,單位時間做了好多事兒,我們的時間就會稠密起來。或者,我們悠閑起來,我們的時間也會得到稀釋。對于一個焦急等待而對方遲遲不來的人,他感覺到時間確實是件悠長的事情。對于一個忙忙碌碌、腳后跟踢打著后腦勺的人來說,時間又總是不夠用的。
這樣的人對于時間的感慨最多。不知什么時候,我突然感覺時間總是這樣子的,你不在乎它,它也會忘記了你,你越是在乎它,它會隨時提醒你,它的伶伶俐俐、它的無情無義。說白嘍,你真的對時間不能怎么地呢,你又會對時間能有什么干預?
因為你的生命就是你的時間,你又會時時警醒你的時間嗎?我從未見過一個時時刻刻看著時間的分針一圈圈走過的人。所以,別拿時間去說事兒,你講不過人家,人家不講理,更不談感情。你只有對你自己談感情,糾結你自己的那番道理。
時間卻是個忠實的朋友,它不論你在做什么,健康也好,疾病也罷,快樂也好,痛苦也罷,它在悄悄地記錄著。
只是記錄著。
原先覺得忙忙碌碌時候,時間會過得很快,后來又覺得,悠閑無事兒時間反而過得更快!其實,不論你在干什么,時間就是這么快的。上天給了你感覺,就是叫你自娛自樂的。從娛樂的角度來講,法律是不叫你去做什么,道德是叫你最好去做什么,而宗教呢?就是叫你做了什么而一輩子放不下!或者,叫你一輩子的心靈不得安寧。
所以,所有的懲罰都是用時間這個工具的。既然你生就依賴于時間,那么就通過控制你的時間來鉗制你。叫你痛苦,叫別人警醒。
時間已經叫我們夠警醒得了。每當回想往事時候,總有些東西叫你心里遺憾的,也總有使你妄圖重返當年時光的事兒。如果,誰都能叫時間停下,最起碼是他的時間停下,而另一部分誰更能夠叫時間回退的話,這個世界,將會亂套!而世間的真善美,痛苦和快樂,獎勵和懲罰也會亂套!
當然有花錢買時間的,比如打車——好像是的。但是,那只是花錢買了地點的轉移,卻買不來時間的增加,只是變相使得你的事情發生了變化而已。
時間是把尺子,看你關注度在哪里?對事情高度專注的人,完成某件事情會用很少的時間,對事情有規劃的人,時間也作用的不散漫。這也就是目前來說,我所知道的對時間的影響。別的,尚且無知。(wm197049)
我是張旭語文,很愿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巜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巜教師法》都明確要求教師對學生不能進行體罰和變相體罰。但是兩法中都未對體罰和變相體罰作出法律界定。那么該如何解釋體罰和變相體罰呢?
一,體罰。
巜現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解析解釋體罰的:用罰站、罰跪、打手心、打板子等方式來處罰兒童的錯誤教育方法。
這也就是說,體罰是用暴力的手段對學生的身體進行傷害。
通俗說,就是打學生。
二,變相體罰。
顧名思義,變相體罰就是換了一種方式體罰學生。也就是說不用打的方式,而用與打差不多的讓學生難受的方試。
這種方式最常見的形式是:罰抄課文或作業、罰錢、罰做值日、罰站或逐出教室、辱罵學生或諷刺挖苦學生等。
因為巜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巜教師法》規定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所以,教師是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
至于懲罰,是另一個概念,《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師法》中沒有提及,所以,從概念上說,我認為教師是能夠懲罰學生的。但是,什么樣的行為是懲罰呢?
我們看到,變相體罰已經把能起到處罰效果的行為都包含了。
所以,在現實教育中,教師已經沒有什么方式可以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必要的懲處了。
也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使得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左右為難。
對犯錯誤的學生給予懲處吧,家長就要找教師的麻煩,到學校里討說法,一度形成了“校鬧”的風氣。面對家長的行為,教育行正部門和學校就要處分教師。一旦有一例發生,所有的教師在面對教育學生時就襟若寒蟬。使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沒有一點權威可言。
對犯錯誤的學生聽之任之吧,全社會都要口誅筆伐,說現在的教師只知教書不知育人。
這種情形,大家有目共睹。新冠狀肺炎病毒出現之前的網絡上,隨處可見討伐教師的文章。
為此,為了解決教師育人的困境,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明確提出要給予教師懲戒權。
但是,到目前,教育部的具體政第還未出臺。
很多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說到學校教育,總是感慨地說:我們上學時在路上看到老師都是害怕的。因為那個年代的老師是有懲戒權的。不管老師,還是學生和家長,似乎是約定俗成的。但是,現在,時移世易,老師、學生、家長又約定俗成了另一個概念:老師是不允許懲戒學生的。
相信,過不了多久,教育部的懲戒學生的政策將會出臺。
一旦政策落地,教師在教育學生上就能有規可依,就能讓學校教育變成教書和育人兩條腿走路。
總之,教師的職責歷來是既教書又育人,不能因為懲罰學生的原故而變成瘸子教育。〖原創文章,引用需說明〗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