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的“抗癌”朋友圈里熱鬧不斷。除了剛剛公布的2021年醫保目錄更新等幾個熱點話題外,還有一個“網紅”抗癌藥物長期霸占了熱搜榜單:120萬元/針的“天價抗癌藥”,可以徹底“治愈”癌癥患者。又是“天價抗癌”,又是“完全治愈”,有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的“抗癌”朋友圈里熱鬧不斷。除了剛剛公布的2021年醫保目錄更新等幾個熱點話題外,還有一個“網紅”抗癌藥物長期霸占了熱搜榜單:
120萬元/針的“天價抗癌藥”,可以徹底“治愈”癌癥患者。
又是“天價抗癌”,又是“完全治愈”,有了這些極為吸引眼球的標簽,自然更加吸引大家的關注。就在這幾天,一則關于這項“天價抗癌藥”的新聞又上了熱搜:
12月7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完成了重慶首例CAR-T聯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即瑞基奧侖賽注射液治療)。在花費了高達129萬元/針的治療費用后,患者體內腫瘤達到完全緩解出院。(完全緩解即癌細胞無法通過影像學觀察到,同時相關腫瘤標志物也回歸正常的醫學狀態)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主治醫生在采訪中提到:患者只需要在結束治療后的第1、3、6個月時返回醫院進行復查,如果仍未存在復發跡象的話,就有70%的概率實現長期完全緩解,也就是腫瘤的完全治愈。
重慶首例CAR-T聯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患者康復出院_騰訊視頻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上游新聞
這樣一則新聞,再次引發千層浪。種種關于癌癥徹底攻克的文章再次開始刷屏:
患者實現癌癥病情的完全治愈,固然是可喜可賀的。但事實上這類藥物并沒有傳說的如此神奇,盲目追捧所謂的“天價抗癌藥”,往往可能給患者們帶來相反的效果。
我們首先聊聊關于這類“天價抗癌藥”的結論
01
這類文章中的藥物叫做CAR-T療法,全稱叫做“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這是2012年左右就已經出現的一種癌癥免疫治療技術,近期剛剛在中國上市;
02
CAR-T療法確實是種非常好的癌癥藥物,但距離攻克癌癥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僅僅只對部分血液腫瘤患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具有不錯的療效,但同樣談不上治愈。此外,我們熟知的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實體腫瘤,CAR-T技術目前都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03
網傳CAR-T治療120萬一針,是由于它不是流水線生產的藥物,而是需要針對患者的情況“定制”免疫細胞,一次治療后可以維持較長時間。近期CAR-T治療也納入了國家醫保談判初審目錄,有望在未來納入醫保,大幅減輕患者負擔。
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CAR-T治療到底是什么治療技術。
CAR-T療法是一項完全不同于傳統治療的新型癌癥治療手段。2012年起,CAR-T細胞免疫治療如同一匹黑馬,闖進了人們的視野。這些年來,我們不斷關注著CAR-T治療的各類臨床數據,也始終在進行著相關科普報道。
例如這位美國的小女孩Emily:
這位小姑娘應該是近些年來美國最有名的一位癌癥康復者了。每年她都會舉著抗癌成功的牌子,在社交媒體中發布自己的照片,就在前不久,她迎來了無癌生存9年的紀念日。Emily受到的關注與她曾戰勝了可怕的病魔有關,更因為她應該是第一位接受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患者,并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2017年8月,首個CAR-T免疫療法在美國上市,如今又是四年過去,從2012至2021年我們等待了整整了9年時間,終于迎來CAR-T療法在國內的上市:
CAR-T作為一款劃時代的藥物,究竟具有怎樣的療效,又是如何被標題黨們謠傳為“治愈”癌癥的藥物呢?
CAR-T戰車,橫掃部分血液腫瘤
CAR-T療法,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這是一個出現了很多年,但是近幾年才被改良應用到臨床上的新型細胞療法。和其它免疫療法類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但是不同的是,這是一種細胞療法,而不是一種藥。
CAR-T治療,簡單來說就是以下幾步:
第一步
從癌癥病人身上分離免疫細胞(T細胞);
第二步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腫瘤細胞,并且同時激活T細胞殺死腫瘤細胞的嵌合抗體,這個普通的T細胞就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特種部隊”,隨身攜帶著GPS導航,隨時準備找到癌細胞,并發動攻擊的強力戰士;
第三步
制造出這些“特種部隊”以后,藥廠們需要把它們進行體外培養,大量擴增CAR-T細胞,一般一個病人需要幾十億,乃至上百億個CAR-T細胞;
第四步
把擴增好的CAR-T細胞輸回病人體內。
當然,對于復雜的CAR-T治療來說,這只是非常簡單的說法,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非常復雜的臨床操作要進行。所有的這些步驟,都顯示出它的一個顯著特點:需要進行個性化定制。即使是同一靶點,因基因設計和工藝不同有可能造成質控檢項和標準的不同,不能照搬。不能流水線式制作生產,就代表著CAR-T治療天生就帶著昂貴的標簽屬性。
CAR-T治療誕生于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由癌癥免疫治療的傳奇人物Carl June帶領團隊創造了這項革命性的癌癥治療技術。Carl老爺子本來是做艾滋病臨床研究的,但因為妻子被診斷出卵巢癌并于2001年去世,老爺子就把研究的重點轉到了癌癥。
2010年,5歲的Emily被確診為白血病,治療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2012年小姑娘被醫生宣布進入疾病末期,已經時日無多了。
不放棄的Emily家人們輾轉來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找到了CAR-T技術的領導者Carl老爺子。有感于小姑娘的堅強,Carl同意了Emily參加CAR-T治療的臨床實驗。如今,Emily擺脫了病魔的困擾,健康成長到了現在。
當然,CAR-T技術同樣有著局限,Emily的例子并不是患者們面臨的常態。就以首個上市的CAR-T療法阿基侖賽注射液為例:它獲批的適應癥為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包括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原發性縱隔B細胞淋巴瘤(PMBCL)、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和濾泡淋巴瘤轉化的DLBCL。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上文提到過的血液癌癥(淋巴瘤)。這類癌癥在CAR-T上市以前就有著不錯的療效,CAR-T的上市,只是幫助這類癌癥患者有了更好的治療方式。
而在療效上,2020年12月公布的阿基侖賽注射液最新臨床結果顯示:在101例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中,中位隨訪時間為51.1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25.8個月,4年OS率(生存率)為44%。
也就是說,并非所有使用CAR-T療法的患者都能徹底實現癌癥治愈的目標,以阿基侖賽為例,用藥四年后,生存率為44%。當然,對于一款癌癥藥物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驚艷的數據了,只是對比朋友圈中盛傳的“完全治愈癌癥”,CAR-T治療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
“天價抗癌藥”未納入2021年醫保目錄,距離“神藥平價”還有很多努力要進行
在網上盛傳的謠言中,另一項吸引人注意力的就是CAR-T治療的昂貴價格:120萬元/針。
120萬元/袋的“天價抗癌藥”,到底貴不貴,又到底值不值?事實上,關于CAR-T治療昂貴的治療費用問題,并不僅僅只有我們遇到,早在2017年全球首款CAR-T治療在美上市后,關于CAR-T治療昂貴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目前共批準了諾華的Kymriah,吉利德凱特的Yescarta和Tecartus,百時美施貴寶的Breyanzi和Abecma5款CAR-T療法,這些產品定價在37.3萬美元和47.5萬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為240.8萬元至306.6萬元之間)。
為何會有這樣高的定價?其核心根源就在于我們剛剛提到的CAR-T療法無法流水線生產,只能針對患者的免疫細胞進行一對一“定制”相關了。值得注意的是,進行一次CAR-T治療后,其療效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抗癌治療平均負擔。
對于降低CAR-T治療對于國內患者的經濟負擔,實際上我們的國家一直在做著努力。2021年7月31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的《關于公示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藥品及信息的公告》中有271個藥品通過初步形式審核,其中就有我國首款“天價抗癌藥”CAR-T療法。
然而在2021年12月3日,國家醫保局最終公布的2021年度醫保藥物名單中,CAR-T療法阿基侖賽注射液遺憾落選,未納入醫保范圍內。距離我們實現平價的CAR-T治療,又有了很長一段路要走。
無論如何,CAR-T治療作為一個突破性的血液腫瘤治療藥物,我們十分期待它能為患者帶來更多好的療效。當然,也千萬不能因為一些自媒體的胡亂帶節奏,把過多關注和希望放在可能沒那么“神效”的藥物之上。
最后,我們當然也迫切期待著有一天真能有一款能實現癌癥“治愈”的藥物上市,幫助更多的癌癥病友。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