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她和丈夫結婚沒多久,公公就掏出了一沓欠費單,累計欠債2000萬,面對不敢想象的巨債這個小媳婦沒有退卻,他和丈夫一起選擇把它扛起來,為了還債,她調查市場大膽嘗試,在市場低迷時,她卻大膽收購擴大養殖,待行情上漲,她順勢而為不僅還清了欠債,還結余
她和丈夫結婚沒多久,公公就掏出了一沓欠費單,累計欠債2000萬,面對不敢想象的巨債這個小媳婦沒有退卻,他和丈夫一起選擇把它扛起來,為了還債,她調查市場大膽嘗試,在市場低迷時,她卻大膽收購擴大養殖,待行情上漲,她順勢而為不僅還清了欠債,還結余了幾百萬,這位能干的小媳婦,是如何在短短六年時間,不僅還清了2000萬外債,還在還清債務的第二年,銷售額達到了3000多萬,帶動了當地100多人就業。
這里是農人影紀,本期就和影叔一起去看看《遼寧媳婦養多寶魚》是如何逆風翻盤,創造了千萬財富呢?
新婚不久背負巨債 小媳婦勇挑“重擔 ”背水一戰
郭旗和老公結婚沒多久,就收到了公公欠債2000萬巨債的欠條,郭旗沒有退縮,沒有抱怨,而是和老公一起勇敢挑起了這份重擔,她賣掉了海參,買了多寶魚,重新開始養殖事業。
郭旗,遼寧省蓋州市莊林村人,2006年考上了四川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畢業后在一家建筑設計院工作,他和丈夫郝赫是一個村的,從小青梅竹馬,丈夫畢業后在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任職,畢業不久倆人就結婚了,可結婚的喜悅還沒散去,公公就掏出了一個達欠費單,總共2000多萬,擺在他們面前,然后告訴他們,家里的養殖場經營不善,欠了這么多債,問他們敢不敢接手,郭旗聽了公公的話,都驚呆了,在她的認知里,她不知道2000萬是個什么概念,需要裝多少麻袋呢,從這些欠債里,郭旗小兩口也知道了家里的經濟狀況了,看著公公歲數越來越大,經營也力不從心,丈夫郝赫決定自己來替父還債,作為妻子,郭旗覺得什么事情自己都要和丈夫一起扛,他的目標也是自己的目標。
2011年,郭旗和丈夫一起辭掉了工作,接手了公公的養殖場和2000萬元債務,而丈夫郝赫覺得妻子的思路的方法都和別人不一樣,就讓妻子當管理者,自己當助手,新官上任三把火,郭旗接手公公養殖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場里的海參苗全部賣了,她要干什么呢?
原來她走訪了市場,發現當地做海參育苗的人很多,海參苗的價格也從高峰期的270元1斤,降到了30多元1斤基本不賺錢,而與之相反的是 ,多寶魚的價格卻很穩定,一斤30元,還有十幾元的純利潤,那么第二件事,郭旗買了7萬多條多寶魚苗開始了養殖,郭旗發現,多寶魚不愛運動,總是貼在池底慢慢游動,于是她做了第三件事情,就是買來涂料將池底打磨得更加光滑,為了把魚養好,小兩口住進了養殖場的宿舍里,曾經的女設計換上了笨重的工作服,一切從頭開始,什么都要學,郭旗小兩口兢兢業業,就希望這7萬多條多寶魚能帶來財富。
這個說話還是娃娃音的小媳婦真的很有魄力,面對巨債,竟然迎頭而上,非常勇敢,為她的敢于承擔點點贊。
再次創業遭遇失敗 壓力山大難入眠
本來指望著借著多寶魚翻身,但是一場腸胃炎,魚死了兩萬條,舊債未還又添新債,真是絕望又無助,這個時候,一個推銷飼料的竟然還懂技術,在他的幫助下,第二批多寶魚被一搶而光,創業終于步入了正規。
精心喂養一年之后,這批魚長到了1斤多,眼看就要上市的時候,魚得了腸胃炎,一個月的時間就死了2萬條,指著這7萬條魚還債的希望破滅了,郭旗心痛萬分,2000萬元的巨債就像潮水一樣淹沒了她,晚上等工人們都下班了,郭旗躲在養魚棚里哭了一場,感覺自己無力又無助。
正在郭旗和他的老公絕望的時候,一個名叫張先地的人出現了,他是一家多寶魚飼料公司的銷售人員,他很懂多寶魚的養殖技術,看了郭旗養的魚,他說這些魚缺氧, 多寶魚養殖需要水中溶解氧濃度達到60%以上,但當時郭琦的養殖池溶解氧濃度只有40%,他就建議郭旗更換養殖池的輸氧管、加大輸氧量,郭旗嘗試著先更換了一半兒池子的輸氧管,換完輸氧管,第二天驚人的一幕發生了,之前一天要死掉10-30條魚,現在一個禮拜才死幾條魚。
張先地的出現好像一道光,讓郭旗看見了光明的希望。可是當時張先地住的比較遠,來回指導技術不方便,于是郭旗和老公商量,借了20萬,在自己養殖場的旁邊,專門建了一座房子,讓張先地居住,這讓張先地很感動,每天都先來郭旗的養殖場進行指導,他告訴郭旗多寶魚吃的都是冰鮮雜魚,他們的腸胃比較脆弱,一天只能喂養6天,剩下的一天讓他們清理腸道,有了他的幫助,郭旗的魚有了質的飛躍。
2014年,郭旗的魚成活率就由原來的45%提高到了90%,5月份他的魚漲到了1斤多,可以上市了,郭旗的魚和外地的魚比起來,不僅更加新鮮,距離近,而且價格還和外地的魚一樣,這樣她的魚很快就賣光了,1年銷售額達到100多萬元,郭旗的事業慢慢步入了正規。
苦心人天不負,可能是老天爺也被郭旗勇敢和勤勞感動了,專門派來了一個人來替她解圍,后面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不要走開,請繼續關注我們。
但是這時候,多寶魚的價格開始下滑,從平時的30元一斤,一路下滑到11.5元一件,這可是史上最低價格了,這幾乎沒有利潤了,養殖戶紛紛關門,退出多寶魚的養殖行業,郭旗又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擴大自己的養殖基地,其他人聽說了這個消息,紛紛說郭旗的腦子是不是壞了,這個時候擴大養殖,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郭旗沒有理會別人的熱嘲冷諷,她借了400萬元,分8次還清的借款模式,收購了兩個規模較大的養殖場。
其實,郭旗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她之所以敢在非常時期,全憑借兩樣寶貝,一堆記賬本兒,一張神秘的圖助他窺探行業秘密,這是這些年,郭旗接手養殖場的時候,花的每一分錢她都記賬了,小到一雙手套,正因為有了詳細的記賬,郭旗才把養魚的成本摸得很透,他發現扣除所有成本,魚價跌到11.5元1斤是別人虧錢,但自己因為養殖成活率高、成本低,每斤魚仍有5角錢的利潤,這張神秘的圖,則是郭旗親手繪制的,她每賣一次魚就把這價格做一個標注,多寶魚的價格漲勢一目了然,根據這個圖,郭旗發現,多寶魚的價格一旦持續一段時間的高峰就開始下降,在持續一段時間的低谷之后,又開始出現攀升,有了這兩樣東西打底,郭旗才敢借錢買下兩個養殖場。
果不其然,半年以后,多寶魚的價格開始回升,郭旗純賺了1000多萬元,一舉還清了一半兒多的債務,這個有著獨到眼光也敢冒險的年輕媳婦,讓大伙兒心服口服。
看來,郭旗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她不僅膽大也很信心,既有長遠的眼光,也有腳踏實地的努力,你有什么看法呢,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慢慢地,郭旗發現,收多寶魚的經銷商來收魚的時候,把大魚放在一邊,專門收1斤多的小魚,這是怎么回事,郭旗放下手中的活兒,趕緊跑到市場去打聽,這一打聽,還真打聽出了名堂。
東北人喜歡吃燉菜,容器比較大,喜歡2斤的魚;北京河北喜歡吃清蒸魚,裝魚的盤子要小一些,1.5斤正合適;湖南,四川的人喜歡吃辣,魚太大不好入味,多以1.3斤左右的魚正合適;廣東人做飯比較精細,喜歡1斤左右的魚;山東人喜歡吃生魚片,喜歡3斤以上的魚;了解了這些信息以后,郭旗回去就將不同的魚分塘養。
一共600多個養殖池,分一次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相隔半個月后就還得再分一次,工人們長期泡在冰冷的池子里都吃不消,郭旗想,能不能有一臺分魚機,可以按照不同的規格把魚分出來,但是當時市面上沒有,經過和工廠協商,有一個工廠才愿意試試看,而且開出了一臺20萬元的價格,半年之后,分活魚的機器也做好了,在機器上設置好不同的重量數值,分別對應不同的出魚口,工人們只需要將活魚放到傳送帶上,魚會被擋板撥進對應重量的出魚口,掉到下面的白框里。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分魚的效率,原本一個小時的工作量,機器十分鐘就能搞定,有了這臺機器,也敢接超市的訂單了,超市是按條賣的,基本是500-600克,有了分魚機器的幫助,很快就完成了挑選的任務,
這臺分魚機真是解救了勞苦大眾,看來,郭旗是一個有情義的老板,你認為呢,評論區討論哦。
無債一身輕 小媳婦折騰出新花樣
還完了公公簽下的所有的債,郭旗夫婦感覺一下子輕松多了,可是郭旗沒有閑著,她繼續折騰出了新的產業,為自己也為別人繼續創造著財富。
2017年,郭琦又純賺了近1000萬元,距離郭旗創業6年了,她徹底還清了公公欠下的所有債務,壓在心頭的那個大石頭終于被挪開了,他們也終于有了一點自己的積蓄,2018年,郭旗賣了200多萬斤多寶魚,年銷售額達到了3000萬元,可是,這時候,她又要承包300多畝近海養殖區,為其養海參,這不是當時已經放棄的項目嗎?
郭旗養的和別人養的不一樣,這是野生的海參,生長的時間長,五年才能長成成品參,當然這種野生海參的利潤也比公公當時養的利潤空間大,郭旗說,多一個產業的話,在遇到風險的時候能多少規避一下風險,野生的成品海參生長期長,為了快速回籠資金,郭旗也養殖銷售一部分海參苗。2019年前八個月,海參苗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500萬元,他的幾個養殖場帶動就業100多人,在她的老家,她帶著老鄉們一起養魚,也給她們極少價格更高的經銷商。
郭旗現在很幸福,無債一身輕松,有愛她的丈夫,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她特別滿足,她說創業不僅能幫助自己擺脫困境,還能幫助別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創業不僅是創造財富,也是在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高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