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上一篇中,我們介紹了棉花生育過程中的化控技術,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棉花開花期的打頂技術。打頂技術打頂的目的棉花打頂是在棉花生產過程中(一般為八月上旬)去除棉花頂心,可以減少無效生長,使營養集中向棉桃輸送,促進棉株結鈴及單個棉鈴發育,提高棉花
在上一篇中,我們介紹了棉花生育過程中的化控技術,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棉花開花期的打頂技術。
打頂技術
打頂的目的
棉花打頂是在棉花生產過程中(一般為八月上旬)去除棉花頂心,可以減少無效生長,使營養集中向棉桃輸送,促進棉株結鈴及單個棉鈴發育,提高棉花品質,增加棉花產量,是棉花豐產高效的關鍵環節之一。
傳統打頂技術
長期以來,我國棉花打頂工作均是由人工手動進行,熟練的棉農打頂作業效率為每人每天2~3畝。而棉花打頂的最佳時期為7~10天,錯過了最佳打頂期,棉花產量與質量將受到影響,所以對于大面積棉花種植的區域,棉花打頂工作需要大量的棉農同作業才能完成。
因此,費時費力的棉花人工打頂已經無法滿足大規模的棉花生產模式,無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機械打頂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開發出棉花機械打頂的技術,并通過棉花打頂機械來替代人工。
棉花機械打頂的原理與人工打頂一致,是運用機械作業將棉花頂端切除,實現打頂。此項技術大大提高了棉花打頂作業效率,減低棉農勞動強度,降低了棉花的生產成本。機械打頂技術的開發與推廣也為實現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奠定了重要基礎。
化學打頂技術
1、化學打頂技術的由來
20世紀以來,我國棉區一直采用的都是傳統的人工打頂技術,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勞動力不斷減少,人工成本迅速上漲,人工打頂也面臨著質量不能保證、不能如期完成等問題,這已嚴重制約了棉花全程機械化種植的實現。因此,21世紀前后,我國逐漸引進了化學打頂技術。近年來,此項技術在我國新疆、江蘇、浙江等地的棉區廣泛試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化學打頂技術是什么
化學打頂技術主要采用的藥品是氟節胺,縮節安、除草劑等也可起到打頂的效果。當一定濃度的氟節胺噴灑到棉株上時,會導致棉株頂芽的萎縮,抑制頂芽的生長,從而起到類似打頂的效果。當棉株高度在55cm左右或果枝達到5臺時(七月上旬)即可開始噴藥,一共施藥兩次,并需在七月中旬前全部完成噴藥,以保證藥效。
傳統的棉花人工打頂技術耗時耗力,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機械打頂技術和化學打頂技術較為高效省工,必然會逐漸成為主流趨勢。雖然這兩項技術還未完全成熟,仍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試驗,但在生產輕簡化的大趨勢下,我們相信棉花的全程機械化生產將會很快實現。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