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三年大頭一直是廣大銀元收藏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對象,很多朋友接觸銀元收藏,也是從了解三年大頭開始的。從三年大頭這個名字我們也能看出,袁像三年銀元初鑄于民國三年,其實早在中國民國成立初期,我國就已經開始鑄造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用于市場流通,然而為
三年大頭一直是廣大銀元收藏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對象,很多朋友接觸銀元收藏,也是從了解三年大頭開始的。從三年大頭這個名字我們也能看出,袁像三年銀元初鑄于民國三年,其實早在中國民國成立初期,我國就已經開始鑄造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用于市場流通,然而為何僅在短短幾年后,孫像銀元在當時竟銷聲匿跡,三年大頭一躍成為主幣?
原因:大勢所趨,穩固經濟
1.孫袁反目,對戰一觸即發
我們都知道,孫中山雖在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國民國臨時大總統,但他的任期非常短,僅數月后便不得不讓位于北洋軍閥頭目袁世凱。本來在推翻帝制的努力中,孫中山認可袁世凱所作出的貢獻,并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贊袁世凱是“民國之友”。然而在宋教仁遇刺身亡后,革命軍將矛頭指向袁世凱,孫中山對袁世凱的態度急轉直下,主張通過武力討伐袁世凱。
孫袁雙方已站在矛盾的對立面,此時的袁世凱手握實權,自然是不能容忍孫中山的形象在民眾間不斷傳播,他甚至下令銷毀教科書上對孫中山本人的褒揚。而貨幣與民生關系重大,于是袁世凱命令停止鑄造孫像紀念幣,試圖從各方各面縮小孫中山對民眾的影響。因此,民國初年所鑄造的孫中山像紀念銀幣,在袁世凱上臺后便不再鑄造,流通量相當有限。
2.大權在握,提高自身地位
外國鈔票或鑄幣上,通常會印有領導人肖像或某個領域的偉人。前有孫像銀元打破幣面鑄造中國傳統王室龍形的先例,袁世凱掌權后,希望通過鑄造新幣,提高自身地位和影響力。“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應運而生。這種銀幣的正面雕刻袁世凱本人的側面頭像,背部雕刻中國傳統嘉禾圖案。
3.整頓經濟,改善幣制狀況
辛亥革命以后,清末遺留的各地濫發紙幣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當時市場上還充斥著大量規格不一的各類中外鑄幣,嚴重影響我國商品交換問題。于內政外交,在當時的中國,都需要盡快建立符合國情的本位制,需要通過幣制改革來避免商民利益受損、改善財政困難的狀況。
三年袁像銀元發行后,很快在全國受到民眾的認可,不出多時,便占據了銀幣流通的主體地位,其他銀幣均被逐漸代替。“袁大頭”從民國三年開始鑄造,是我國自鑄銀元史上非常成功的銀幣。
收藏優勢:版別多樣,知名度高
1.廣泛流通,認可度高
三年大頭鑄造量較大,流通年代也相當久,在袁世凱生前身后都有鑄造和流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穩定云南、西藏等地政治經濟局勢,由共產黨鑄造發行了一批三年大頭,也可見,“袁大頭”在民眾中的認可度之高。現在人們提起近代機制幣,無疑首先想到的就是袁大頭。
2.版別豐富,趣味性強
由于流通時間久,三年大頭較其他年代鑄造的大頭而言,版別更為豐富多樣,這就為收藏愛好者們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特別是三角圓版、甘肅版、O版等在近年來的銀幣收藏界表現不俗,受到眾多錢幣愛好者的追捧,品相上乘的三年小版別幣,行情一路攀升。
3.適合新人,入手難度低
一般的三年大頭,與其他年份相較,存世量相對大些,目前入手普通版相對容易,對于新手入門把玩而言難度不大。
結語
三年大頭銀幣,對民國初期統一幣制意義重大。民國三年時,中央對銀幣鑄造的外形、重量、成色等方面做出了統一的規范,該幣發行之后在全國受到民眾的廣泛認可,不久以后,在銀幣流通中居于主體,以前流通的外國鑄幣、民間私鑄幣等均被逐漸代替,孫像開國紀念幣也因種種原因停止流通。
時至今日,三年大頭銀元仍然是廣大收藏愛好者們茶余飯后樂于討論的對象。在此也提醒廣大藏友,在入門初期,盡量不要孤注一擲挑選所謂的袁大頭銀元孤品,妄圖撿大漏,很容易因為不了解真相而被騙的血本無歸。實際上,從銀元普品入手,從標準版入手,更容易規避風險,待時機成熟時更易收獲收藏的喜悅與價值。
王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