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大磊,春節(jié)是我國特別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每一天都有講究,正月初五就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破五節(jié)”。很多人卻不知道“破五”是什么意思?其實這些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風俗,記得小時候,每逢大年初五的早上,都會被鞭炮聲吵醒,
大家好,我是大磊,春節(jié)是我國特別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每一天都有講究,正月初五就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破五節(jié)”。
很多人卻不知道“破五”是什么意思?其實這些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風俗,記得小時候,每逢大年初五的早上,都會被鞭炮聲吵醒,因為這一天,很多百姓都會放鞭炮,迎接財神的到來。當然,現(xiàn)在放傳統(tǒng)的鞭炮已經不太現(xiàn)實,改放電子鞭炮還是可以的。
那么,正月初五到底都有哪些傳統(tǒng)的習俗和忌諱呢?今天就給大家詳細地聊一聊,記得“忌1事,吃3樣,做3事”,順應老傳統(tǒng),新的一年財源旺盛,諸事順利,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關于“破五”的傳統(tǒng)習俗,真是各有各的說法,但是有幾樣還是被廣大百姓所認可的:
有人說破五就是破五窮,其實在古代,“五”這個字的本意并不是表示數字,而是表示禁止,不允許的意思。
正月初五又叫“送窮”,這也是我國古代民間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傳說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的臟東西都掃到袋子里面,送到大門外,點上一個二踢腳,用燃炮炸掉。這一習俗有的地方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等。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破五”即是“破污”的意思,因為從大年初一到初四,不宜打掃衛(wèi)生,到大年初五這一天,就可以破除禁忌,倒掉所有的垃圾和污水,把屋里面清掃的干干凈凈,開開心心的迎接財神的到來。
忌1樣事情
大年初五這一天,從傳統(tǒng)風俗上來說,是禁止互相串門的。從《燕京歲時記》里面記載: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這天也不適宜走親訪友,出門怕遇到窮神,以免窮氣纏身,同時也害怕會給親戚帶來晦氣。
吃3樣食物
1.餃子
餃子是我們北方特有的美食,在整個春節(jié)期間,幾乎每天都可以吃到餃子,從傳統(tǒng)風俗上來講,包餃子又被稱為“捏小人嘴”,寓意封住小人的嘴巴,避免被小人所陷害,而餃子的外形又和元寶相似,所以多包點餃子,又寓意招財進寶,財源滾滾。
2.吃粽子
大年初五這一天,北方是流行吃餃子,而南方一般都會吃粽子,特別是廣西地區(qū),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一般選用上好的五花肉,放上蔥姜,食鹽,料酒腌上幾個小時,切成小塊和糯米,干果包在一起,放到鍋中蒸熟就可以吃了。
3.吃攪團
正月初五適合吃攪團,攪團是陜西的地方美食,很多外地人可能都沒有吃過攪團,它是用面粉攪成的漿糊,吃起來比較軟糯,可以涼拌,燴,炒都可以,特別是配上油潑辣子,味道相當不錯,基本上本地人都會做,也是陜西,甘肅百姓的家常飯。
正月初五做3件事
1.迎財神
正月初五這一天,是迎財神的好日子,傳說這一天是路頭神的誕辰,各家各戶都會起個大早,敲鑼打鼓,燃放煙花爆竹,爭先恐后的迎接財神,這里的財神也叫“五路神”,就是東西南北中,五路都能來財,希望財神爺能夠進家門,為家人帶來財運,新的一年能夠大富大貴。
2.打掃衛(wèi)生
大年初五這一天,適宜打掃衛(wèi)生,因為從大年初一到初四,都有禁忌,不適合掃地,潑水,怕影響運勢,破財,而初五這一天可以破除所有的禁忌,拿起掃帚掃一下垃圾,潑掉這幾天的污水,把家里面的所有垃圾都清除干凈,干干凈凈的迎接五路財神的到來,寓意新年財源滾滾,大吉大利。
3.放鞭炮
初五這一天要送窮,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從屋里往外放,把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還有妖魔鬼怪都趕走,趕走家里的晦氣和窮氣,還有一些地方,放鞭炮就是為了迎接財神的到來,也反映了當時百姓對財富的渴望,對祥和生活的向往,現(xiàn)在我們要用科學的眼光來看,要留其精華,棄其糟粕,把好的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劉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