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寵物電影算是市面上較為冷門的一類影片,鑒于其受眾面不廣以及拍攝難度略高,甚至還包括一定風險(寵物在拍攝過程中如有意外,很容易會被媒體傳為“虐待動物”,招來動物保護協會等組織的批判)因此在如今大片橫行的電影市場算是較為少見的。?也因為如此,大
寵物電影算是市面上較為冷門的一類影片,鑒于其受眾面不廣以及拍攝難度略高,甚至還包括一定風險(寵物在拍攝過程中如有意外,很容易會被媒體傳為“虐待動物”,招來動物保護協會等組織的批判)因此在如今大片橫行的電影市場算是較為少見的。
?
也因為如此,大多數寵物電影都會挑選一些已有的故事或者小說進行改編以降低劇情編排難度,由于有原著的支持,因此只要制作方不出大問題就很容易出現佳作。
而今天要說到的,就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家秋原良平和石黑謙吾的小說《再見了,可魯》的電影,也就由任達華等人主演的《小Q》。
?
唯一“主角”
大部分寵物電影,其核心都是圍繞寵物與主人之間的羈絆來進行刻畫,并以此來表達寵物與人類之間的感情、寵物對主人的忠誠等。
?
但《小Q》卻區別于《忠犬八公的故事》《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等較為傳統的寵物電影,這部影片的真正主角其實并沒有人類,只有它,也就是小Q。
?
嚴格來說,小Q在影片里雖然被前后兩任主人當寵物一樣的寵愛,但它本質仍然是一只導盲工作犬,而正由于它本身是帶有“工作性質”的,因此故事的發展并不需要像傳統的寵物電影那樣需要完全依靠人類來驅動。
《小Q》這部影片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全程都是由小Q這只狗狗的視角去展現出一只導盲犬的一生,任達華飾演的主人盡管對小Q來說非常重要,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只是小Q工作生涯中的見證者而已,因為導盲犬的一生是必然會伴隨著這種生活的,它的主人注定是一位視障人士。
?
有更需要你們的人存在......
與工作犬相比,在寵物店籠子里的狗狗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幸福多了,因為它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等有人進店時搖起它們的尾巴賣萌,只要被買走,在新主人的家里就可以盡情地玩耍。
?
而導盲犬卻完全相反,正如《小Q》第一幕描述的那樣,它們的前半生大多數時間都是用來作導盲訓練,訓練程度甚至以階段來劃分,甚至唯一安逸的跟隨第一任主人,也是以訓練它們與人類的配合性為目的,而在訓練及格之后又要跟各位盲人做配對看是否匹配,倘若配對效果不理想又要回去導盲犬中心重新作配。
它們的前半生,是非常忙碌的。
影片中的小Q也像大多數普通導盲犬一樣,接受著這樣的命運與安排,它與袁澧林飾演的第一任主人陳芷喬相處得非常融洽,也生出了真正的感情,但這也只是導盲犬訓練工作的其中一環而已。
在小Q離開小芷喬時,小芷喬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為什么要讓它去做導盲犬,這真的是它想要的生活嗎?”
工作犬自生下來,就是為了人類服務的,人類會為了自己的需要而去訓練它們做各種事情,它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然而,哪只狗狗不想陪著主人好好玩耍,嬉鬧呢?
但對于這種被安排下來的命運,狗狗們也會坦然接受,不會說鬧別扭或者狂性大發。
狗狗們當然不會說出“我要成為視障人士世界的一束光”之類那么高尚的話,這也不一定是它們真正想要的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對這份工作無怨無悔。
?
它們也知道,比起訓練期間配對的主人,還有更需要它們的人存在,這一切都來源于狗狗被人類完全馴化后的那種天然的服從性與保護欲,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會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的原因。
“我沒的選擇,但你有”
離開小芷喬后,小Q被分配到任達華飾演的李寶庭身邊。
李寶庭是一位天才糕點師,擁有很高的名譽以及地位,也非常有成就,從影片里他以前在學界批評其他糕點師所做的蛋糕來看,他本身也屬于心高氣傲的性格。
?
這樣的一個人,卻突然失明了,變得連生活都難以自理,其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也因此,他一開始極其反對家人給自己找導盲犬,導盲犬雖然客觀上可以幫個他改善到生活,但在心理上卻是不斷地提醒他,他現在已經是個盲人,是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弱者。
在小Q剛到李寶庭家里時,他不斷對其發脾氣,甚至將小Q趕出家門,就是因為此時的小Q,等于讓他沒法再逃避自己已經是一個累贅的事實。
不過當然,小Q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也沒有離他而去,而是在車底待了一整晚。
?
正如上面所說,狗狗對主人有天然的保護欲,而李寶庭也正是需要小Q保護的人。
后來,李寶庭甚至想放走小Q,他的意思是:
“我沒法選擇,但你有。”
李寶庭討厭小Q嗎?當然不是,甚至可以說,他其實是在為小Q著想。
對于這種天生傲氣的人來說,他們是絕對不想成為任何人的負累的,同樣的,他甚至不想成為小Q的負累。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在小Q面前,主人到底是弱者還是強者,是天才還是庸才,是有錢還是貧困,其實都是一樣的,對于導盲犬,或者說對于一只狗狗來說,它們想要的只是一直守護著主人,僅此而已。
最終,小Q還是沒有離開他,而李寶庭的心也開始逐漸被它融化。
李寶庭真正接納小Q,是在他輕生被小Q救下之后的事。
?
有人覺得,既然李都有自殺念頭了,被小Q救下后卻突然對生活有了希望,然后還完全接納了小Q,這轉變有點生硬。
那么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當然是否,因為李寶庭的自殺行為,其實屬于一時過激而做出的沖動行為。
小賽身邊有一位挺像李寶庭的朋友,她患了癌癥,但她從來都不希望自己成為家人、朋友的負累,因此她一個人跑去省會治療,并且一直告訴家人朋友自己沒事。
后來小賽約了幾個死黨,有天晚上專程到省會“突擊”探望,還帶她去吃了頓飯,之后她跟小賽說:
“治療真的很辛苦,副作用實在太大了,我雖然一直對家人說我沒事,但我其實不止一次有去死的沖動,你們今天一起過來,讓我知道還是有很多人在乎我的,我要堅強的活下去。”
?
在壓力之下,不少人在某個時刻都會有哪怕一瞬間的輕生意識,但在這種時刻,只要有人,或者說有另外一條生命用行動告訴他,他們希望他活著,撐過來以后的他就會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也不是一個人在面對。
電影中的李寶庭,其實也是這么一個情況,小Q最后把他救下,讓他體會到不但家人,一直守護著他的這只狗狗,也一樣不想他離開,他之前給過小Q選擇,而小Q用行動給出了答案:它要一直在他身邊,守護著他。
?
也正因為如此,小Q成為了李寶庭接下來生活的一個寄托,他也開始積極面對新的生活。
球
李寶庭在接納小Q之后,一人一狗過著相當快樂的日子,兩人期間經歷過很多,小Q被狗販子所抓,李寶庭發瘋一般地沖入狗販子巢穴找它,他們還一起在世界各地旅游。
在期間,有過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情節。
李寶庭和小Q在公園休息,一群孩子打棒球,球落在了小Q旁邊,李寶庭發覺小Q很喜歡球球,于是做了件小壞事把球藏了起來,等孩子們走后再拿出來給小Q玩耍。
?
是啊,那個心高氣傲,說話毫不留情的李寶庭,他竟然為了小Q做這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導盲犬因為工作需要,是不允許玩球的,因為會分散它們的注意力,但按李寶庭的意思就是:“怕什么,我家小Q聰明著呢。”
從這里可以看出影片里李寶庭對小Q的無限信任---他相信小Q不會因為玩球就導致自己導盲的“功力”下降。
但其中更可以看出,李寶庭作為小Q的主人,竟然能切身處地地站在小Q這只導盲犬的角度去為它著想,這真的是寵上天了。
?
很多狗狗都喜歡玩球,但導盲犬因為屬于工作犬,天生就失去了這種自由,不少導盲犬的主人們,都是會遵從協會的指示,不會讓它們碰球的。
所幸的是,小Q遇到的是李寶庭,它的主人并不是把它當一只工作犬,而是真正的將它當成生命的寄托,所以李寶庭才會不顧協會勸阻,非要多次跟小Q玩球。
“狗狗們作為導盲犬,為我們人類已經付出了很多了,讓它們開心的玩耍一下,也不無不可。”
?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Q年齡大了,已經到了要退役的年齡,李寶庭身體也越來越差,最后不得不要到美國進行手術治療。
分離總是難過的,狗狗追車這種橋段不少寵物電影也都用過,但在《小Q》這部電影里,依然催淚。
因為李寶庭支開小Q的操作,是扔球。
?
球在影片里,其實象征的是狗狗們的自由,李寶庭自己去美國治療兇多吉少,能否回來都不知道,在他把球扔出去的那一剎那,代表的就是他希望已經年老的小Q能安度晚年,不要再為自己導盲了。
但結果卻是小Q扔下了嘴巴的球,抄近路瘋狂地追逐李寶庭的汽車。
?
自由對一只狗狗來說當然很重要,但在它們心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主人,這是它們的天性,更加是導盲犬的工作職責。
對比《忠犬八公的故事》里的小八,小Q可以說幸運很多,因為小八最后都沒有等到自己的主人,但小Q等到了。
從美國回來的李寶庭,在影片的最后,帶著小Q去到公園,讓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跟其他狗狗一起玩耍,這是影片最為催淚的地方。
?
因為自出生開始一直為人類,為主人無怨無悔奉獻的小Q,在這一刻,終于能放下肩上的擔子,過一過普通狗狗的生活了。
低調的英雄們
工作犬分為很多種類,但其中最威風最受到關注的無疑就是警犬、緝毒犬、搜救犬甚至獵犬。
警犬、緝毒犬、搜救犬自然不用說,警察們破了某某大案,消防員們在某某天災中救了多少人,這幾類工作犬都會隨著主人登上報道而受到大眾的贊揚。
即使是現代社會中少見的獵犬,因為在各種文學作品里登場頻繁,也儼然在大眾心里成為獵人的好助手。
只有導盲犬,因為本身數量稀少,而且工作相對于緝毒犬等要低調得多,因此關注度一直都不高。
?
也因為這樣,造成了社會對它們的不理解,讓它們遭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
但事實上,工作犬沒有高低之分,它們都一樣值得尊敬,不過在大眾為破了大案的警犬、緝毒犬、救了人的搜救犬歡呼時,又有多少人會為這些日復一日為失去光明的人士們指路的導盲犬送上一句“good dog”呢?
好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導盲犬也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關注,在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與《視力殘障旅客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若干規定(試行)》正式開始實施,視障人士可以帶著導盲犬乘坐交通工具,導盲犬在法律層面上終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權益保護”。
不管怎么說,為人類奉獻自己一生的工作犬們,都值得我們去愛護。
《小Q》這部電影,說的其實就是一只導盲犬一生的經歷。
作為工作犬,它們沒有什么輝煌的經歷,有的只是引領主人的平淡日常,但在這股平淡之中,卻處處透露著可敬的意味。
金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