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通脹的加深,目前房地產行業的建安成本一直在不斷上漲,比如沙子,十年前一車一兩百元,現在一車七八百元,有時還拿不到貨;再比如人工,十年前一個泥瓦工師傅250元/天,普工100元/天,現在泥瓦工基本不低于500元/天,而普工普遍也在200元
隨著通脹的加深,目前房地產行業的建安成本一直在不斷上漲,比如沙子,十年前一車一兩百元,現在一車七八百元,有時還拿不到貨;再比如人工,十年前一個泥瓦工師傅250元/天,普工100元/天,現在泥瓦工基本不低于500元/天,而普工普遍也在200元/天;其他的鋼筋、水泥等等價格同樣也在上漲,如果單看建安成本,房價確實沒有下降的空間。
房價的構成
目前市面上的商品房房價構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地價(樓面價)、建安成本、稅費、營運成本(比如貸款的財務費用、營銷人員的薪酬收入、提成等)以及開發商的利潤。
建安成本對于房價的影響大小取決于當地的整體房價水平,一般而言,建安成本的按照材料以及不同城市的人工區分,目前普遍在1000元-3000元/平方之間(高層建筑成本會比我們自建房的成本高),我們取中間值2000元/平,在一個房價1萬元左右的城市里,建安成本可以占比達到20%左右;但是在一個房價四五萬的城市里,建安成本的占比可能就5%。不論是20%還是5%,其實對房價的整體影響并不算太大,所以說沙子、人工、水泥及鋼筋等價格的上漲有可能導致房價也有提升,但是這個提升的幅度一般都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影響房價的關鍵性因素
對于房價影響最為關鍵性的因為無疑是地價(也就是樓面價),樓面價往往占據房價的40%-50%,部分城市甚至達到70%以上,我們以廈門為例,2019年廈門島外的土拍樓面價格從18000-35000元之間,均價大概在25000元左右/平方米。
PS:樓面價是單位建筑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計算方法: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筑面積。比如A地塊出讓價為10個億,最高的可建面積12萬平方米,那么樓面價就是:10億元/12萬平方米=8333.33元/平方米。
2019年土拍的土地,一般都在2020年-2021年入市,目前廈門島外(不包含湖里區及思明區),房價均在在32000元左右,則樓面價占據了房價75%以上,可見樓面價對于房價的影響才是最大的(當然廈門這些熱門城市比較特殊,如果是一般的城市,大部分樓面價占房價的40%-50%左右)。
所以說,地價不下降的話,其實房價要下降也很難,因為稅費及營運成本基本不會變,沒有多大的操作空間,而建安成本又整體是處于上升的趨勢的,這種情況下,要房價下降,只能是壓縮開發商利潤,但讓開發商砍自己的利潤給民眾讓利,基本不可能,這就是房價一直難以下降的原因!
為什么有人認為會下降?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目前的房價其實沒有多少下降空間,但依然有人堅持認為房價會下降,這里面主要基于市場需求的判斷,具體而言有兩個方面因素:(1)雖然我國已全面放開三胎政策,但是大部分人員并沒有選擇真的三胎,甚至是二胎都沒有(養孩成本太高,不敢生),所以往后我國的剛需一族只會越來越小;(2)最近幾年經濟形勢較低迷,很多人的收入不增反降,拼多多興起,就是一個佐證。收入減少,資金不足,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房價必然下跌。
上述分析分析其實是沒錯的,畢竟供需決定了市場價格的走勢,如果后續市面上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么房價必然下跌,開發商就可能會出現虧損的局面。但開發商不傻,即使是虧損也是短暫的,甚至都不會虧損,因為開發商都有專門的調研機構在研究整個房地產市場情況的,在市場需求不斷萎縮的情況下,開發商也會逐漸減少拿地,以控制市面上的供房量,維持價格,保證盈利。
而隨著開發商拿地減少,土拍激烈程度下降,地價就會出現下降,在拿地成本下降的情況下,開發商就有可能下降銷售,這時房價就會下降,這就是為什么有人在建安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認為房價會下降的原因(當然,開發商也可能聯合起來,繼續維持在一個高價,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總結
整體上而言,無論是沙子、人工還是鋼筋水泥,即使它們都漲價了,以后的房子并不一定就會跟著越來越貴,因為這部分占房價的比重并不算高,房價下跌上漲的關鍵性因素還是在于地價,只有地價降了,房價才有較大的概率下跌。
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