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汽車可以隨車攜帶的應急救援與自衛工具并不多,常見類目一般只有以下幾種。滅火器棒球棍工兵鏟撬棍套筒上述五類都可以正常使用,但其中工兵鏟的爭議最大,原因是這個物件的“殺傷力”真的很大。然而小小的工兵鏟會比鐵鍬的威力大嗎?似乎永久了的鐵鍬比開了刃
汽車可以隨車攜帶的應急救援與自衛工具并不多,常見類目一般只有以下幾種。
上述五類都可以正常使用,但其中工兵鏟的爭議最大,原因是這個物件的“殺傷力”真的很大。然而小小的工兵鏟會比鐵鍬的威力大嗎?似乎永久了的鐵鍬比開了刃的工兵鏟強大的多,但似乎也沒有被禁止“車載”。
參考《管制刀具認定標準》:匕首,三棱刀,彈簧刀,以及其他類似的單雙刃與三棱軍刺屬于管制類目。此類刀具的適用范圍(佩戴/攜帶范圍),生產以及銷售是有嚴格規定的。而購買工兵鏟似乎從未被限制或要求登記過,因為“鏟”屬于生產工具而不是一般理解的“冷兵器”。當然即使是鐵鍬也要注意攜帶的場景,在人員密集的區域或公共交通工具上是不能夠攜帶的,工兵鏟也不例外。
安全駕駛說明
汽車遇到緊急(危險)情況的前提下,最佳的自衛工具是汽車本身。因為汽車是有厚度1mm左右的鋼板覆蓋,車身框架更是由大量屈服強度超300Mpa(兆帕)、核心位置在600~1500Mpa的鋼材制造。通俗的解釋為車輛還算“抗撞”,即使是鋼化玻璃也會有接近200Mpa的抗拉強度,所以遇到特殊情況只要穩穩坐在車內,或者駕車沖擊才能真正的保證安全,下車反而可能面對危險。
隨車防身工具中的工兵鏟、撬棍、棒球棍(鎖)以及套筒均不建議使用,因為在緊張的情緒中人會失去理智,防衛過當往往會在這種情緒中出現。所以最佳的隨車防身工具應該是滅火器,尤其是干粉滅火器的效果會非常理想;首先噴出的干粉可以“迷眼睛”,大范圍的噴射會讓人不自覺的閃躲。
重點:干粉滅火器的核心成分為磷酸鹽,主要物質為磷酸二氫銨與碳酸氫鈉。這些物質理論上沒有毒性,這就避免了“過當”的可能性。但是滅火器噴出的干粉顆粒直徑大于可吸入粉塵的顆粒標準,過量吸入后會造成生物體失去活性甚至可能伴有抽搐,對于自我防衛而言已經達到目的了。
知識點:干粉滅火器的推進氣體主要為「二氧化碳」。物質的燃燒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燃燒的基礎是需要空氣中的氧氣作為助燃氣體;那么把大量的二氧化碳噴射到著火點則等于稀釋了空氣,此時火源處沒有氧氣則可以快速滅火——人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才能維持機體運轉,那么把大量的二氧化碳噴射到口鼻周圍是不是會窒息呢?至少短時間會缺氧,所以干粉滅火器有雙重“魔攻”,是汽車自衛工具的最佳選項。
總結:戶外駕駛可以攜帶工兵鏟,在陷車或扎營時會很有用。但遇到特殊情況能不使用則不使用,否則后果可能是難以承擔的。干粉滅火器可以隨車帶一瓶,既能防止老舊車輛高溫自燃,也能夠作為“準武器”使用,何樂不為呢。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劉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