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老黑。今天一大早,格格就問我:“黑哥,我看了你昨天的文章,唐先生種2顆牙才花了一萬五,我朋友去種3顆牙花了4萬多,她是不是被坑了?”我想了想,說:“一般不會。便宜的種植牙單顆報價差不多在6000左右,但好一點的種植牙如瑞士Str
大家好,我是老黑。
今天一大早,格格就問我:“黑哥,我看了你昨天的文章,唐先生種2顆牙才花了一萬五,我朋友去種3顆牙花了4萬多,她是不是被坑了?”
我想了想,說:“一般不會。便宜的種植牙單顆報價差不多在6000左右,但好一點的種植牙如瑞士Straumann,單顆報價都是15000起步。3顆牙花上4萬多,其實也很正常,主要看她是怎么選擇的。”
格格聽完不由得吐槽:好貴哦,為什么種植牙這么貴呢?
是啊,想來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個疑問吧,不就是種一顆牙齒嗎?怎么會這么貴?這個行業也太暴利了吧?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種植牙雖然貴,但確有它貴的道理。
很多人把種植牙想得太簡單了,覺得不過就是往嘴里打根釘子進去,再在外面粘塊陶瓷。怎么可能!!!
種植牙的價格,其實是由研發成本、材料成本、醫生技術、醫生培養、醫院設備和運營推廣這6個因素所共同決定的。
01/
研發成本
研發成本,這個應該不難理解,醫療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研發成本特別高的行業。
一種新材料、一款新藥物、一套新設備的上市,背后都需要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研發資金。而這些錢,當然都會分攤到每一個產品上。
在種植牙方面,因為每個人的口腔條件不同,單一型號的種植牙產品不可能適用于所有人,這就迫使種植牙生產公司不得不去研發各種型號的種植牙產品,以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
針對不同型號產品的研發,當然又得進一步投入資金、設備以及科研人力。
研發的突破一定會改變市場格局,降低生產成本和產品售價。
但我們也要知道,在此之前,研發所投入的每一筆錢,最終還是會分攤在我們每一位消費者身上。
02/
植體材料
在醫療領域,有一個詞叫“生物相容性”。
不理解?沒關系,我們舉個例子:
鐵釘能不能放進我們的身體里?不能。
因為它接觸人體里的水份之后會生銹,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這說明,鐵的生物相容性很差,不適合做植體材料。
種植牙的植體材料往往需要考慮兩方面:
第一,它必須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夠很好的和人體結合,不起排異反應;
第二,它必須有很好的的力學特性,堅固穩定,不易形變。
什么樣的材料能夠滿足這兩點呢?鈦。
所以目前種植體的常用材料,一般都是純鈦或鈦合金。
它植入人體后基本不會產生排異反應,而且能夠與牙槽骨緊密結合——這直接關系種植修復能否成功。
當然,它也很貴。
03/
醫生技術
人的口腔空間十分有限,要在這么有限的空間里,使種植體直接連接和接觸到骨組織,并且牢牢結合不松不掉,還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非常考驗操刀醫生的技術了。
醫生的技術水平和臨床經驗,往往直接決定了手術是否能夠成功,以及是否完美成功。
而技術越好、經驗越多的醫生,也就意味著:越貴。
04/
醫生培養
種植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是口腔醫學中的集大成者。
種植醫生往往需要通曉口腔外科、牙周科和修復科的知識,而這還只是最基礎的理論知識,要走上臨床,他們還得參與大量的特殊培訓和實操。
種植最貴的部分,其實是在醫生的培養上,一個成熟的種植醫生起碼要有10年以上的專業培訓教育過程。
這使得,他們必須從種植牙技術中獲得足夠的回報。不然誰會走上這條路呢?
05/
臨床設備
醫院臨床上開展種植手術,往往需要配備較高的設備環境,例如大型X線診斷設備、臨床手術設備、技工設備、手術支持設備等。而在義齒制作時,也還要用到一些獨特的較貴重的修復材料。
使用了齊全又昂貴的設備和材料,當然要付出更多的錢。
06/
推廣運營
一家醫院想要有名氣,除了有名醫,還得打廣告,不然這年頭誰知道它好?
打廣告得花錢,場地選擇、院內裝修也得花錢。錢從哪里來?當然還是由每一個消費者去分攤。
這也能理解,去街邊小攤吃面和去米其林餐廳吃面,哪怕是同一碗面,價格會一樣嗎?當然不會,因為米其林的運營成本,也攤在了每一碗面里。
但吃飯可以去街邊小攤,做手術可以嗎?聽都沒有聽說過的醫院,你又敢去嗎?
看完這些,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種植牙貴在哪里,但明白了又能怎么辦呢?
該種的時候,還不是得乖乖掏錢!
我們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保護牙齒!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種植牙其實也不貴,因為它的使用壽命比較長。
目前國內國際的統計數據基本上是10年保存率可達到 95%~96%。也就是說,如果種植一顆牙,遵醫囑做好日常維護和定期復診,這顆種植牙能使用10年的幾率為 95%~96%。
而以10年和單價15000為例,折算下來每天才4.1塊錢。
這么算下來,是不是舒坦多了?
算了,別安慰自己了,還是好好護牙吧!
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 End -
編輯丨隔壁老黑
審稿丨黑格齒科專業團隊
插圖丨黑格牙齒研究所
歡迎關注
▽
金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