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封閉針的成分主要為兩種藥物:一種是局部麻醉藥,主要起局部麻醉和止痛作用;另一種是激素,它能夠改善病變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肌腱、腱鞘的炎癥反應,減輕炎癥致病因子對組織的損害。將這兩種成分按一定濃度和容量混合,注射到病變區域,如肌腱、椎管、
封閉針的成分主要為兩種藥物:一種是局部麻醉藥,主要起局部麻醉和止痛作用;另一種是激素,它能夠改善病變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肌腱、腱鞘的炎癥反應,減輕炎癥致病因子對組織的損害。
將這兩種成分按一定濃度和容量混合,注射到病變區域,如肌腱、椎管、筋膜等,就是我們常說的封閉治療。 封閉治療對于軟組織損傷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如果應用得當,確實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止痛消炎效果。
不過,封閉治療一般都只能短期使用,在急性損傷期可以每周打一次,連續不超過3次或4次,癥狀緩解即可停用。 一般來說,封閉治療不建議長期反復使用,因為長期使用,病人可能出現激素相關的不良反應,如肥胖、多毛、抵抗力下降,甚至誘發高血壓、精神病、骨質疏松、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
打封閉針不會上癮
“封閉療法”作為運動損傷后常用的治療手段讓人們獲益良多,但因為其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激素,因此不少人心存疑慮,害怕打“封閉針”會上癮。 其實在臨床上,肩周炎、關節炎、腱鞘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等軟組織損傷的病人都會用到“封閉針”。 它是將強激素、麻藥、營養神經藥物混合,注射到病變區域。激素能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癥反應,減輕致病因子對機體的損害;麻藥可以緩解疼痛,營養神經藥物可促進神經損壞的修復,增強療效。
可有的病人一聽說打“封閉針”就聞風喪膽,產生懼怕心理,總認為“封閉針”只能暫時減輕疾病癥狀,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是害怕打了“封閉針”后,從此要一直打下去,甚至還擔心有副作用。事實上,激素藥并沒有成癮性,而且只有在長期、大劑量、反復應用后,才可能出現依賴。事實上,醫生使用封閉針時常每次間隔7—10天或更長時間,一般連續不超過3—4次。此后,如需繼續注射,間隔時間會很長,所用的劑量也會很少,更何況所有的封閉針都是局部注射,不是靜脈給藥,因此很少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因此,封閉針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相反,正規、短期、局部注射的封閉在許多疼痛領域缺有著不錯的療效。臨床常用于肩周炎、關節炎、腱鞘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等軟組織損傷的治療。
舉例說明:腱鞘炎所導致的關節疼痛、彈響伴活動受限,在常規行小針刀松懈卡壓后局部少量注射封閉,可以達到更好的臨床療效,因為腱鞘炎是肌腱長期在腱鞘內過度摩擦,引起腫脹粘連,發生的肌腱和腱鞘損傷引起的無菌性炎癥。針刀松懈可以解決粘連卡壓的腱鞘,配合封閉針能促進無菌性的炎癥的吸收及緩解針刀術后局部針口的疼痛。綜合治療,療效頗佳。
積極推廣健康小知識,讓患者明明白白看病!任何關于神經、疼痛康復的問題,可以關注或私信我,我會一一解答。
馬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