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市面上的飲品店層出不窮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一點點、喜茶、樂樂茶奈雪的茶、machi……看著飲品店門口長長的隊伍你是否也萌生過加盟開店的想法?這不,陳女士、王女士和秦先生三人就不約而同地加盟了一家奶茶店,卻由此引發了糾紛,用他們的親身經歷給那些有
市面上的飲品店層出不窮
多得讓人眼花繚亂
一點點、喜茶、樂樂茶
奈雪的茶、machi……
看著飲品店門口長長的隊伍
你是否也萌生過加盟開店的想法?
這不,陳女士、王女士和秦先生三人就不約而同地加盟了一家奶茶店,卻由此引發了糾紛,用他們的親身經歷給那些有加盟開店想法的朋友們好好上了一課。
陳女士:加盟時一時腦熱,轉身就后悔了,還能回頭嗎?
今年40歲出頭的陳女士沒有開店經驗,因為看到家樓下的奶茶店生意紅火,于是也動了開奶茶店的心思。她通過上網搜索,找到了一家奶茶店的加盟信息,經過前期了解和實地查看,陳女士很快與這家奶茶公司簽訂了《特許經營合同》,獲得了奶茶品牌和商標的使用權,并由奶茶公司提供包括開店選址、店面運營、經營管理等在內的服務和培訓,合同有效期一年,陳女士如約交納了加盟費及保證金共計28萬元。
合同簽訂后,陳女士就迫不及待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閨蜜,誰知立馬被潑了“冷水”——“我的一個朋友去年就因為開飲品店,虧了不少錢呢!”想到自己沒有開店經驗,這個品牌在杭州也不多,不知道前景如何,陳女士感到很后悔,覺得自己太沖動了,于是向品牌方提出解除合同,返還費用。后協商不成,陳女士在簽訂合同20天后,將該奶茶公司起訴到下城法院。
下城法院經審理,支持了陳女士的訴訟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簽訂的《特許經營合同》,酌情扣除奶茶公司已提供部分店面選址服務的費用后,返還陳女士大部分加盟費和全部保證金。
法官:“冷靜期”了解一下,想清楚了再做決定。
《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特許人和被特許人應當在特許經營合同中約定,被特許人在特許經營合同訂立后一定期限內,可以單方解除合同。該規定賦予了被特許人單方解約權,即使雙方訂立的合同中沒有相關約定,被特許人也依法享有合理期限內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這就是特許經營中的“冷靜期”,換句話說,就是給加盟者一點時間冷靜冷靜,想清楚了再做決定。本案中,陳女士在簽訂合同后不足一個月就起訴要求解除合同,應當認定為在合理期限內,且沒有實際使用特許人的經營資源,故可以解除合同并返還相關費用。
王女士:簽了合同后一直沒開店,也沒怎么享受加盟服務,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還加盟費嗎?
上海的王女士也是這家奶茶品牌的加盟者,于2018年4月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有效期一年,隨后支付了35萬元的加盟費和3萬元保證金。與陳女士“火急火燎易沖動”的性格不同,王女士做事似乎有些“拖延癥”,在交納加盟費后,她一直沒有去領取開店所需的資料包,也沒有主動接受品牌方提供的經營管理培訓。同年6月,她告知品牌方自己打算在下半年開店,具體時間還沒確定,等店鋪看好后會再聯系品牌方。
時間過得很快,就這樣毫無動靜地到了10月,王女士突然因為各種原因不打算開店了,于是向奶茶公司提出解除合同,返還加盟費及保證金。后協商不成,王女士將奶茶公司起訴到下城法院。
下城法院經審理,酌情確定奶茶公司返還部分加盟費17.5萬元和全部保證金,駁回王女士的其他訴訟請求。
法官:“拖延癥”代價不小,怠于履行也擔責。
本案中,王女士在簽訂合同后,未能積極履行合同義務,怠于參加培訓、開店經營等,并在合同簽訂半年之后才提出解除合同,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屬于違約情形,而奶茶公司不存在不能履行合同的違約情形,所以王女士要求解除合同的主張依據不足。合同到期后,王女士仍未開店,考慮到合同的實際履行情況,一方面王女士雖未實際使用奶茶公司的經營資源但占用了一定商機,另一方面奶茶公司也確實未提供相關服務,故酌情由奶茶公司返還部分加盟費及保證金。
秦先生:店是開了,可就是不賺錢,我不甘心,我要退錢!
89年的秦先生上學的時候就比較愛喝奶茶。2018年3月,他加盟了上述這個奶茶品牌并支付了加盟費及保證金共計35萬元,準備大干一場。
可現實情況并不樂觀,這家奶茶店于2018年5月底開業,雖苦心經營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同年11月,秦先生忍痛關店。隨后,他一紙訴狀將奶茶公司告上法院,要求解除雙方簽訂的《特許經營合同》,并由奶茶公司返還加盟費及保證金。
下城法院經審理,駁回了秦先生要求解除合同并退還加盟費的訴訟請求,僅支持退還保證金。
法官:是賺錢還是虧錢,這個風險要自擔。
本案中,《特許經營合同》簽訂后,雙方已按約履行合同相關權利義務,秦先生接受奶茶公司提供的服務后,已實際使用奶茶公司的相關經營資源,奶茶公司不存在違約情形。故秦先生要求解除合同并返還加盟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投資有風險,加盟需謹慎。要把一家門店經營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準備開店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品牌考察,任何沖動之下的選擇或者怠于行使自己的權利,都是不可取的。此外,還要全面評估自己的經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用心經營,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案例來源:民三庭
文案:summer、木葉蝶
編輯:summer
陳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