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古董界撿漏的事常有,但你有聽說過專家撿漏鑒寶人8千多萬的事嗎?2009年,家住鄭州的朱云老人攜帶傳家寶《嵩陽漢柏圖》來到《華豫之門》鑒寶,海選現場遇到“專家”劉巖,這位“專家”跳過鑒寶環節,直接把老人約到賓館,一番“鑒定”下來,發現竟然是副
古董界撿漏的事常有,但你有聽說過專家撿漏鑒寶人8千多萬的事嗎?
2009年,家住鄭州的朱云老人攜帶傳家寶《嵩陽漢柏圖》來到《華豫之門》鑒寶,海選現場遇到“專家”劉巖,這位“專家”跳過鑒寶環節,直接把老人約到賓館,一番“鑒定”下來,發現竟然是副“假畫”,劉巖17萬收走“假畫”,誰料他轉手賣了8736萬的天價。
嵩陽漢柏圖
17萬到8736萬的差價,朱云知道后大呼上當,悔不當初,一紙訴狀把劉巖告上法庭,那么天價《嵩陽漢柏圖》的背后到底有什么貓膩?朱云又是否能追回損失的8千多萬?
被拍出天價的《嵩陽漢柏圖》
這一切還要從一場拍賣會說起,2010年,北京保利拍賣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一副乾隆親筆的《嵩陽漢柏圖》起拍價就是3000萬,經過30幾輪的激烈競爭,最終以7800萬的天價落錘,算上傭金,這副乾隆的御筆畫共計價值8736萬,創造了乾隆個人作品的拍賣記錄。
8736萬!聽到這,守在電視機前的朱云差點暈厥過去,那不是他賣了17萬的傳家寶嗎?當初專家劉巖說那是副假畫,怎么現在又是真的了?還被拍出如此天價?
提起《嵩陽漢柏圖》,古玩屆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乾隆帝當年巡幸河南時所作,乾隆率領文武百官仿效堯禹舜巡狩“五岳”,至嵩山時,乾隆聽聞嵩陽書院有聞名天下的漢柏,興之所至便親自去嵩陽書院觀賞漢柏。
傳聞漢武帝曾親封嵩陽書院的三顆柏樹為“將軍”,話說當年漢武帝游歷嵩山,行至嵩陽書院,入院后,見一柏樹,體格俊拔,郁郁蔥蔥,儼然有將軍之氣概,遂封此柏樹為“大將軍”,哪知漢武帝深入書院游覽后發現還有兩顆柏樹,而且比先前見到的那顆更為雄偉,奈何先頭已經封第一顆柏樹為“大將軍”了,現在只能依次封其余二樹為“二將軍”、“三將軍”。
對此,民間有傳言,三顆柏樹中最為高大的“三將軍”,因為不甘屈居其它二位“將軍”之后,因此被活生生地給氣死了,活著的只有身軀佝僂的“大將軍”及粗壯挺拔的“二將軍”。
而乾隆御筆《嵩陽漢柏圖》畫的正是“二將軍”,“二將軍”樹圍12.54米,高18.2米,有4500多歲,見證了中華文明近5000多年的歷史。
《嵩陽漢柏圖》橫29厘米,畫心縱58厘米,乾隆筆下的漢柏“二將軍”雖老態龍鐘,卻不失精神,貌古形詭,虬枝盤結,是乾隆難得的佳作,盛世古董,亂世黃金,也不怪乎會被拍出如此天價。
問題是,《嵩陽漢柏圖》明明就是鄭州市民朱云所藏,可為何如今會現身拍賣行,又被拍出如此天價呢?
來《華豫之門》鑒寶
近年來,隨著鑒寶類節目的興起,許多流落民間的奇珍異寶被呈現在大熒幕前,當然,有真就會有假,真真假假很難分辨,有些古董販子的作假技術高超,不是內行人很難知道古董的真假,有時就連內行人也會看走眼,曾有一名叫高水旺的農村男子,他仿制的唐三彩惟妙惟肖,竟然連國家文物部門的鑒寶專家都看走了眼。
內行人都會看走眼那普通人更是難以摸清其中的貓膩,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的一位市民就對家中祖傳的寶物產生了懷疑,家里的長輩之前告訴他,他家祖傳的《嵩陽漢柏圖》是件價值連城的寶物,朱云對此半信半疑。
朱云年輕的時候也曾對這副畫產生過興趣,他見這副畫的落款處有乾隆二字,畫的上半部分還有寫生二字,于是朱云就猜測,這副畫難不成是乾隆皇帝當年的寫生,事實上,還真的被朱云給猜著了,這副畫真是乾隆帝的寫生,至于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嵩陽漢柏圖》則是按照這副寫生臨摹的。
朱云想找位專家給鑒定一下真假,但他又沒有這方面的人脈,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河南衛視正在熱播的《華豫之門》,《華豫之門》與拍賣市場對接,可以更為精準地對寶物估價,而《華豫之門》又是官方衛視主辦,朱云看中這一點,于是就選擇來《華豫之門》進行鑒寶。
2009年9月,朱云就和其兄弟帶著傳家寶《嵩陽漢柏圖》來到了《華豫之門》的海選現場,朱云兄弟心情忐忑地將《嵩陽漢柏圖》交給當時在海選現場進行鑒寶的專家之一劉巖,這位叫劉巖的專家身材有些微胖,戴著一副眼鏡,看著就是一副知識分子的模樣。
朱云對劉巖客客氣氣道:“劉老師,這是我家中祖傳的畫作,請您給掌掌眼。”
劉巖微笑著接過朱云手中的畫作,緩緩將其打開,見到畫作的那一刻,劉巖蹭的一下站起來,他戴上眼鏡,細細地觀摩這幅畫作,朱云兄弟一看專家這架勢就知道有戲,保不成這就是乾隆皇帝的真跡。
然而還沒高興兩分鐘,就聽見劉巖一聲嘆息:“唉,這東西是老物件也是好東西,但可惜的是,他卻并不是乾隆帝的真跡,從年代上看很有可能是清晚期的臨摹之作,現在頂多也就值個三萬塊錢。”
朱云兄弟的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劉巖的話,他們是聽明白了,也就是說,這東西雖是老的,但卻并不是乾隆帝畫的,而是后人仿制的。
劉巖面上平靜,內心里卻波濤洶涌,看見朱云兄弟心情低落,他主動安慰:“不要灰心,東西雖不是真的,但卻也是老物件,也是有很多人愿意收藏的,這樣,你等我一下。”
劉巖說著就和旁邊的工作人員打了一聲招呼,隨后就把朱云兄弟二人帶到一個僻靜人少的地方:“現在說話不方便,這有我的聯系方式,等海選結束之后,晚上你可以來我住的賓館,咱們詳談,我那有朋友專門收藏這種臨摹的畫作。”
朱云兄弟二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他們擔心這幅假畫會砸在自己手里,現在有專家愿意給他們牽線,或許能賣出個好價錢,那時的人們對專家還是很尊敬的,很少有人會質疑專家話語的權威性。
當天晚上,朱云兄弟二人就帶著《嵩陽漢柏圖》來到劉巖所住的賓館,劉巖看著比較面善,朱云慢慢地就放松了心里的戒備,此刻朱云內心對這副《嵩陽漢柏圖》還是抱有一絲希望:“專家您再給掌掌眼,我看這個落款和乾隆真跡的落款很像,而且這是我家祖傳的......”
劉巖戴上眼睛,再次觀摩起那副《嵩陽漢柏圖》。
“這個人的臨摹功底很深,但細看還是能看出贗品和真跡的區別的,你們看這畫上的落款,這印章明顯是假的,你們再看,乾隆帝的字比較流暢,而這幅畫上的字是斷斷續續的,還有這畫的質感,乾隆帝當年用的是金粟山藏經紙,而這紙的手感根本就不對……”
說著,劉巖就從身邊拿出一個小冊子,指出冊子上的印章和畫上印章的不同之處,并找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親繪漢柏圖和這幅畫做對比。
做局賣畫
朱云兄弟二人都是普通的市民,他們也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在專家劉巖的一通忽悠之下,他們更加堅定手中的傳家寶是贗品無疑。
正當朱云兄弟二人灰心喪氣地準備離開之時,劉巖卻叫住了他們:“唉,你們先別走,雖然這幅畫不是真的,但也可以賣上幾萬塊錢,看你們也不容易,這邊正好有朋友喜歡收藏古物,這個人對我很信任,如果你們愿意的話,我可以牽線,到時你們可以多問他要個三五萬,他做這一行的也不差錢兒。”
朱云兄弟二人一聽說劉巖可以幫他們牽線賣掉手中的假畫,頓時心生歡喜,萬分感激,當即就點頭答應了。
十幾天過后,劉巖再一次撥通了朱云的電話,劉巖說他找到了一位買家愿意收藏這幅“假的”《嵩陽漢柏圖》,于是四人就約定在劉巖上次住的那家賓館會面。
在趕往賓館的路上,朱云兄弟二人就商量著再把這幅畫的價錢往上提一提,即使這幅畫是贗品,但人家專家說了,這也是清晚期的人臨摹的,也是古董,那就不能只要三萬的價格,到時見了面一定要把價格往上抬一抬。
四人見了面,一番客套下來后落座,程功也很滿意那副“假的”《嵩陽漢柏圖》,正準備交易之際,這時朱云兄弟卻直接要價20萬元,程功一聽這價格和劉巖說的不一樣啊!他看向劉巖:“這畫不值這個價,我不買了。”
朱云兄弟有些著急,暗暗后悔把價格抬得太高了,正無措之際,專家劉巖就對程功說,“這副畫雖是臨摹,但從畫功和年代上來看都有收藏價值,值10多萬,人家兄弟是老實人,你可不能讓人家吃虧。”
在劉巖這么一番說和下來,程功最終才“不情不愿”地以17萬的價格買下朱云兄弟手中的《嵩陽漢柏圖》。
事后,朱云兄弟覺得多虧了劉巖的功勞才能把一副贗品賣出高價,還要請劉巖吃飯,但劉巖以有其它事情為由拒絕了。
若不是有一天朱云無意間在電視上看到自家的《嵩陽漢柏圖》被拍出天價,他或許還一直念著劉巖的好呢。
剛看到《嵩陽漢柏圖》被拍出天價的新聞時,朱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兩眼空白,好一會才緩過神來,朱云再三觀察那副圖,確定就是自己收藏了半輩子的傳家寶。
朱云立馬想到了劉巖,那個笑意盈盈,一臉仗義的文物“專家”劉巖,他是《華豫之門》的常客,而《華豫之門》邀請的專家大都是活躍于國內外拍賣行和古玩市場的行家,這些行家都是古董鑒定屆的業內資深人士,所以以劉巖的經驗和學識來說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那副畫的真假。
朱云認為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劉巖那時一定是在騙自己,劉巖一定是在海選現場時就已經看出畫是真的,所以又是邀請自己去賓館詳談,又是要介紹買家,劉巖一定是在套路自己,朱云現在無比后悔,當初他怎么就被迷了心竅,輕而易舉地相信了劉巖的話呢。
其實也無怪乎朱云兄弟會受騙,十幾年前大多數人一提到專家就會想到專業、權威、信任這幾個詞,專家的話就是權威,普通人壓根想不到專家還會騙人,而且還是拐著彎的騙人。
不象現在,大家一提起專家總會下意識地覺得專家即“磚家”,專家這個詞現在成了人們諷刺那些才不配位,亂講一通的人。
真假“專家”
朱云越想越氣,覺得劉巖肯定是眼紅自己的畫,才和那個叫程功的買家做局演一出雙簧戲騙自己,明明是自家的畫,如今卻被“專家”騙了去,還賣了如此天價,朱云一怒之下報了警,想要回那副《嵩陽漢柏圖》。
朱云認為劉巖是騙子,可他轉念一想也不對啊,劉巖參加的可是《華豫之門》,那可是河南衛視主辦的節目,官方衛視找來的專家不可能會是冒牌貨,于是朱云就自己在網站上搜尋劉巖的各種信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番查找下來,果然叫朱云查出了一些東西,原來當初騙他的劉巖又名劉忠紅,畢業于北京商學院,曾供職于國家文物局、首都博物館,的確是一位文物鑒定方面的專家。
于是朱云就帶著自己查到的資料,怒氣沖沖地來到警局報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和警察仔仔細細地說了一遍,然而當民警去查劉巖這個名字時,系統卻顯示查無此人,這是怎么回事?難道劉巖還能憑空飛了不成嗎?
“先不要著急,你說的那個劉巖沒有,但是我們卻查到另一個叫劉巖的鑒寶專家,身份信息都和你說的一樣,不過此人的面貌卻和你所描述的不同。”
原來東莞也有一個叫劉巖的鑒寶專家,不過這個劉巖的年齡要小一些,身形消瘦,也沒有戴眼鏡,朱云懵了,這個劉巖明顯不是騙自己畫的那個劉巖,不過這也說明騙自己的劉巖是假的,可若是假的話,假劉巖又怎么會瞞天過海經常活躍在大熒幕上而且還在國家文物局工作。
事情到了這一步就比較復雜了,朱云原本是想要回自己的畫,沒想到又牽扯出一樁“真假專家”的故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網上既然有“假”劉巖的身份資料,那么公安局的系統為何會查不到這位劉巖的信息呢?
別無他法的朱云只能托人聯系上東莞的那位瘦劉巖,想問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東莞的那位瘦劉巖和朱云聯系上之后,也是大吃一驚,隨后這位瘦劉巖就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東莞的這位瘦劉巖告訴記者,他早就已經知道北京那個冒名頂替他的劉巖了,可是他拿北京的那位劉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也叫劉巖而且也是做文物的,對此,他不知道頭疼了多少回。
“北京這位劉巖從2009年開始就拿著我的簡歷參加各種活動,可能是他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次數比較多,于是就形成如今這副真假難辨的局面。”東莞的劉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人家也叫劉巖,也是從事文物工作的,咱也不能阻止人家不是,不過簡歷可不是能亂用的,我曾提醒過對方讓他停止用我的簡歷,停止這種侵權行為,可對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并不知情,都是網站搞錯了。”東莞劉巖無奈地和記者說道。
東莞劉巖又打電話給那些網站,可網站只是說他們也不知情,別人負責提供個人信息資料,他們只負責宣傳,這下子弄得東莞劉巖是徹底沒有脾氣了,更讓東莞劉巖氣憤的是,這些年北京劉巖拿著他的簡歷四處參加活動,搞得現在反而是北京劉巖的名氣比較大。
聽東莞劉巖這么一說,朱云更加生氣了,他認定騙他畫的北京劉巖是假專家。
“這種人簡直是厚顏無恥,盜用別人的身份信息,還騙我的畫。”朱云氣憤道。
氣歸氣,然而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這個北京假劉巖找出來,讓他負法律責任。
“河南老人17萬的畫被專家轉手賣8736萬”的新聞一經媒體報道立刻引起社會大眾的一片嘩然,眾人紛紛對劉巖進行指責,或許是聽了太多的輿論,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北京劉巖竟然出面回應了。
北京劉巖表示自己才是真劉巖,東莞那位才是盜用自己身份信息,沽名釣譽的假專家。北京劉巖表示自己的名譽受到侮辱,他斬釘截鐵地向記者表示自己一定要召開記者發布會澄清一切事實,他相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而對于公安系統為何會查不到自己的身份信息,北京劉巖解釋,那是因為自己已經移居香港,所以大陸系統查不到他的身份信息也正常。
關于為何會把戶口遷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原因,北京劉巖也沒有過多解釋,不過經記者深挖發現,《嵩陽漢柏圖》這副畫被拍賣的時間是2010年秋季,正是北京劉巖移居香港不久之后,這其中的時間點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與此同時,據聯系過北京劉巖的那位記者透露,劉巖當時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召開記者發布會,但說完之后就再無下文,直到現在也沒有召開過。
面對朱云的指責,北京劉巖表示自己并沒有說過那副《嵩陽漢柏圖》是贗品,也沒有說過那幅畫只值3萬元的定論,這一切都是朱云胡編亂造的,還表示自己一定要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北京劉巖對記者說:“我沒有說過那幅畫只值3—5萬元,如果真的只值3萬多的話,那別人又不是傻子,為什么要買它呢?”
對于劉巖所述,朱云則表示劉巖在說謊,說來也是,如果那副畫只值三萬塊的話,那別人為何要以17萬的價格買它呢?程功和朱云素不相識,劉巖的面子真的值十幾萬嗎?而且劉巖和朱云兄弟二人僅有兩面之緣,他為何要幫朱云兄弟二人高價賣畫?
那么程功會以17萬的價格買下那副《嵩陽漢柏圖》只能說明一個道理,也就是說這副畫的價值一定是遠遠超過了17萬,這樣才符合邏輯。
在各方的爭論聲中,朱云以詐騙罪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想要回自己的畫,然而事情真的會如朱云所愿嗎?
問題是北京劉巖現在已經是香港戶口,想要起訴劉巖還得去香港,在朱云看來北京劉巖真是算無遺策,或許他早就想到了這一步,要不然他為何會這么多年不移居,反而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移居呢?朱云認為北京劉巖在內地經營這么多年也有一定名聲和地位,在內地發展不比香港好嗎?他現在移居香港只能說明他心虛了。
2012年8月,朱云告劉巖、程功詐騙罪一案被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但可惜的是這個案件實在過于復雜,北京劉巖一口咬定自己沒有對畫的真偽做過鑒定,關于畫的交易都是朱云兄弟和程功談的價錢,他沒有參與過,而且朱云也沒有證據證明劉巖說過《嵩陽漢柏圖》是假的,法院因此暫時駁回朱云的訴訟,把這起案件移送至公安機關處理。
朱云的心情一下子跌倒谷底,他表示自己被騙事小,但《嵩陽漢柏圖》已經是屬于國家文物級別的國寶了,不能再流落出去。
因為證據不足,北京劉巖最終也沒受到法律的制裁,朱云也沒有要回自己的《嵩陽漢柏圖》,這個案子也不了了之。但因為這件事情,北京劉巖的名譽掃地,他的職業生涯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他從此退出鑒寶屆,這件事情也讓大家對專家的職業操守產生了懷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原來東莞劉巖才是沽名釣譽的騙子,北京劉巖才是真正的文物鑒定專家,這一點由北京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者可以證明,但如今專家成為“磚家”,也少不了北京劉巖的“功勞”。
事到如今,當年的事情孰是孰非眾人心里也都有一桿秤,只希望今后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時都要留個心眼 以防再上當受騙。
參考文獻:
《天價古畫,真假專家》來源 傳奇故事欄目
《曾以17萬“騙畫”,再賣出8736萬的鑒寶專家劉巖,后面怎么樣了》來源新浪網
劉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