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張笑國家鼓勵合理合法地避稅?對,明年的個稅專項扣除已經開始確認,來看看這篇文字,手把手教你如何少繳稅,等于是你的工資噌噌噌往上漲!2019年新個稅法實施,推出了六項附加扣除,填報了附加扣除項目的納稅人享受了個稅新政福利,到手的收入也多了
文/張笑
國家鼓勵合理合法地避稅?對,明年的個稅專項扣除已經開始確認,來看看這篇文字,手把手教你如何少繳稅,等于是你的工資噌噌噌往上漲!
2019年新個稅法實施,推出了六項附加扣除,填報了附加扣除項目的納稅人享受了個稅新政福利,到手的收入也多了些。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推出的官方稅收管理、個稅申報系統手機應用“個人所得稅”App消息顯示:根據政策要求,2020年需要享受專項附加扣稅的納稅人,需要進行確認或重新采集,請及時完成確認或采集,以避免影響2020年專項附加扣除享受。如果未及時關注、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可能會對明年繼續享受政策帶來一定影響。
2020年,如何繼續享受個稅專項福利?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的規定,新個稅法實施后,納稅人次年需要由扣繳義務人(一般指發薪單位)繼續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應當于每年12月份對次年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內容進行確認,并報送至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沒有及時確認的,扣繳義務人于次年1月起暫??鄢?,等到納稅人確認以后,再重新辦理專項附加扣除。所以,有享受了六項附加扣除個稅新政福利的,記得及時去“個人所得稅”APP上確認信息哦。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大病醫療在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清繳申報扣除。
同時,從稅務局了解到,2020年度如遇以上項目變更或以往未申報人員,例如子女達到入托、入學年齡,父母達到贍養年齡或者去世等情況,就需要及時填報簽字確認本人2020年度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若以上項目信息與2019年度本人所填報信息無任何變化的,則無需再填報,相關材料自行留存待查。如果是首次填寫專項附加扣除的,直接選擇某個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填寫就行。
根據國稅總局的規定,子女教育扣除標準為每子女每月1000元,可選擇在父母親一方扣,也可各扣50%,選擇后一年不得變更;繼續教育扣除標準為每月400元或當年3600元;首套住房貸款扣除標準為每月1000元,可選擇夫妻一方扣除,扣除方式一年內不得變更;住房租金扣除標準房租,視不同城市每月可扣1500、1100、800,夫妻雙方在同一城市工作的,只能由一方扣除;贍養老人扣除標準為獨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獨生子女,每人不超過1000元內分攤,分攤方式確定后一年內不得變更;大病醫療則在次年3月至6月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想要繼續享受個稅六項扣除專項福利,盡快去“個人所得稅”APP上確認或修改信息。如果你2020年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無變動的,只需確認即可;如有修改的,可以點擊“修改”完成后再確認。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教你省下一大筆錢
新個稅法實施后,我們怎么才能讓自己到手的工資多一點呢?會計師小普從事會計行業10年了,讓她給我們算一算這筆賬。
假如說王某夫妻兩在云南工作,有一個孩子在讀小學,家有住房房貸要還,丈夫有兄弟姐妹3人,雙方需要共同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
假設2019年初王某與妻子及自己的兄弟姐妹約定,兩個孩子的教育費用、房租費用由王某的妻子向單位提交信息,每月5000元在妻子單位預扣預繳時扣除,且王某不分攤贍養父母的費用。
王某夫妻收入情況如下:王某妻子收入5000元,年收入6萬元,沒有達到納稅義務,所有的扣除金額就會全部浪費。王某收入22500元,年收入27萬,養老金等專項扣除1萬,可扣除固定費用6萬,應納稅所得額20萬,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16920,應納稅:20萬*20%-16920=23080元。
假設夫妻雙方沒有要求單位扣除,夫妻兩人均到2020年3月匯算清繳期進行申報,由于王某妻子已經知道自己無需納稅,因此將相關費用放在王某一方扣除,王某和兄弟姐妹們商量分攤每月1000元的贍養扣除。
這樣王某可以扣除:1000+1000+1000=3000*12=36000元
應納稅基數:200000-36000=164000元
應納稅額:164000*20%-16920=15880元。
兩個方案比較張某夫妻可以少繳稅額:23080-15880=7200元。七千多塊錢對于王某的家庭來說,可以省出來用來做孩子的興趣班費用哦。
如果你是一名單身的男性(女性),會計師小普也給我們算了一筆賬。
小張是一名單身女子,在云南工作,月薪12000元(扣除五險一金),每日租房1500元,有父母需要贍養。
那么小張的專項附加扣除就是:1500+2000=3500元
原本小張應納稅額:(12000-5000)*10%-210=490元
增加專項附加扣除后應納稅額:(12000-5000-3500)*10%-210=140元
每月少繳納稅費:490-140=350元,每年少繳納稅額:4200元。
會計師小普表示,“我覺得專項附加扣除這一制度設計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公平性,因為不同家庭之間專項附加扣除的情況有差異,有的家庭有這些支出,有的家庭沒有這些支出,有的多,有的少。按照量能課稅和公平的原則,沒有這項支出就不扣,支出少就少扣,這樣才公平。我從事會計行業十年了,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專項附加扣除讓我們到手的工資也更多了?!?/p>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