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視網膜脫落掉下來就已經失眠狀態。疫情病毒對我造成的損害都不如眼睛對我造成的身心損害那么大。”2021年的第二天,46歲武漢抗疫英雄艾芬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她的右眼接受武漢某眼科醫院多焦晶體手術后視力僅有0.1,“我已經絕望了。”她的
“視網膜脫落掉下來就已經失眠狀態。疫情病毒對我造成的損害都不如眼睛對我造成的身心損害那么大。”2021年的第二天,46歲武漢抗疫英雄艾芬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她的右眼接受武漢某眼科醫院多焦晶體手術后視力僅有0.1,“我已經絕望了。”她的左眼裸眼視力也只有0.2,這不由得讓她擔心以后怎么生活?
>>>傷心不已
前同事推薦花了近3萬元術后眼睛看不清
“術前右眼矯正視力是0.4,術后第二天檢查有0.6左右,效果并不是我理想中那么好,我花了近3萬元多焦晶體植入,這么多錢應該(視力)一樣,應該很清楚才對。”1月2日,武漢某三甲醫院急診科的艾醫生向華商報記者介紹了自己術后被改變的人生。
“我為什么選擇他們醫院呢?因為他們說多焦晶體只有他們醫院有,我們醫院沒有,說多焦晶體多么多么好,說他們主刀的王醫生是安裝多焦晶體最好的人、最多的人。”艾醫生解釋,“我是個喜歡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我們醫院有公費醫療,我只出5%,我都放棄了,我愿意花大錢在他們那里做,最后搞成這個結果,你說我傷心不傷心?”
艾醫生告訴華商報記者,選擇這家眼科醫院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位前同事的推薦。“我們醫院有個退休醫生返聘到他們醫院,跟我關系不錯,疫情期間一直有聯系,她表妹感染新冠,一直找我聯系住院。一次偶然聊天,她就說來他們醫院檢查,2020年5月21日我去看眼睛,她一看說有白內障要換晶體,我就蠻奇怪,但她說現在近視要換晶體,她介紹醫院的設備如何好,說副院長、王醫生是國內做得最好的醫生等,就是因為這位醫生的推薦,我才選擇了他們醫院做手術。”
艾醫生表示:“這位醫生把我介紹給王醫生下面的小醫生,對方熱情地帶我做了好多檢查,也不繳費,也不掛號,最后把我帶到王醫生處,讓我盛情難卻,但現在回過頭去看,這是他們營銷的手段,就像去餐館吃了這么多東西,也沒收錢,所以就在這里訂一個大包席,就是這種感覺,讓人不好意思。王醫生跟我說需要2萬塊錢,術前要做好多檢查,當時還有新冠疫情,查核酸查抗體等,我說這些檢查我就在我們醫院做了,因為在我們自己醫院檢查花錢少一點,他說眼角膜內皮鏡的檢查也在我們醫院做了,包括眼部B超,幸好我在醫院做了這個檢查,否則他們醫院全部的檢查資料都不給我,也就不知道他們檢查了什么,查的結果怎么樣。”
艾醫生說,2020年5月22日,她把檢查結果分別發給介紹醫生、主刀醫生和小醫生,“5月26日先交了錢,一共交了近3萬元,之前談的收費是兩萬多,現在2.8萬也是兩萬多,這個錢如果能把我的眼睛治好,我是可以接受的。”
“5月26日做手術,5分鐘就做完了,蒙著紗布,5月27日去復查,是小醫生接待的,當時檢測有0.5到0.6的樣子,查視力看那個E字朝上朝下朝左朝右,看著模模糊糊的,我就跟小醫生反映右眼非常暗,看不清楚,比左眼暗,他解釋說人工晶體比自然晶體肯定暗一點,要慢慢恢復,就讓我回去,我說總要寫點什么東西吧,小醫生才去給我補了一個門診病歷。”
艾芬提供的繳費發票顯示,材料費2.5萬余元,檢查費僅50元
>>>徹底絕望
只能看到30厘米前手指 質疑白內障病變照片被換
“按要求術后一周復診,我就掛了王醫生的專家門診,我是表情嚴肅、很鄭重地給王醫說我右眼非常暗淡,看不清楚,一點兒都不亮。”艾醫生表示,“最令人生氣的是,他作為眼科專家,這個時候應該知道怎么回事,他卻讓我去做了幾個檢查,他最后把這些檢查結果都收起來了,有一個結果是用膠水粘在病歷上,他都把它撕下來,具體做了什么我都不知道,也不跟我講,就讓我回去,說我是角膜水腫,讓慢慢恢復。”
艾醫生說:“如果這時候告訴我視網膜變性,讓我再去打激光,我都不至于視網膜脫落,他這個時候還是讓我走了。到了7月份,我右眼視力完全不行,我去配眼鏡,右眼視力只有0.1了,我已經絕望了,但我的眼睛已經換成人工晶體,還能怎么搞呢?沒辦法,只能以為是晶體換錯了,只能自認倒霉。到10月份,右眼幾乎瞎了,就只能看到眼前的手指了,有一道黑幕滑下來,我已經絕望了,就只能看到30厘米前的手,所以我就一直聯系王醫生,他說是做完手術要打硅油,等硅油取了之后再來找他們談。”
艾醫生認為因為治療不當,涉事醫院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前未徹底檢查眼底是否變性,導致其右眼視網膜脫落。
艾醫生告訴華商報記者,“我看了5月份我在我們醫院查的OCT,術前眼角膜內皮鏡的檢查,那個結果已經說明我的眼睛明顯有問題了,按道理他們就應該進一步檢查或者提醒我,就不會出這個事情。”
艾醫生回憶,她去找王醫生,“因為6月3日術后復診,他給我看過我右眼白內障病變的照片,很輕的一條像云霧狀的影子,我當時就想,這么輕就把我的晶體給挖了,我問他能不能把我之前的晶體的照片發給我看看,結果他發給我一張眼睛里全部都是白內障的照片,根本不是之前我看的那種照片,所以我才決定找媒體反映。”
艾醫生說:“我把這張照片發給那位介紹醫生,對方竟然也說是我的眼睛,說這就是白內障。后來王醫生說我的病歷資料都沒了,時間長了他們都不留了,但我記得我去找他做手術時,他說我還是抗疫英雄,他說來做手術,資料都要留存好,為他們醫院做宣傳,現在卻說沒有了,他不是沒了,而是沒辦法交出來,他有辦法公諸于眾嗎?那么輕的白內障,他就為我換晶體,哪管什么抗疫英雄,這還能原諒嗎?”
>>>生活改變
視網膜脫落不能用力抱2歲孩子不能上班右眼變小
“我現在戴的是200度的隱形眼鏡過日子。”艾醫生表示,視網膜脫落徹底改變她的生活和工作。
“視網膜脫落之后是不能用力的,我視網膜脫落的時候,孩子一歲多不到,我現在都不能抱我2歲的孩子了,我不能突然地用力,包括跑步,拎重物,這一下改變了我的生活啊,而且這個手術也是很痛苦的,做了三次手術,術后硅油跑到前面去了,眼壓變化,右眼變小了,一直也不能上班,我的工作強度那么大,天天要看那么多東西,視網膜脫落就已經失眠狀態,現在就是把它粘回去了,好比墻紙掉下來了,現在是做手術把它慢慢撫平,打了硅油把它頂住,3到4個月會把硅油取出來,但沒有硅油的話很容易復發的。”
>>醫院回應
患者視力較術后明顯提升 集團調查組赴武漢調查
1月2日,華商報記者多次聯系為艾醫生主刀的王醫生,但其始終未接聽記者的電話。2020年12月31日,該眼科醫院發布聲明稱,經核實,該患者右眼為高度近視并發性白內障,有手術適應癥,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后復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范。患者自主提供的三甲醫院術前B超和OCT檢查結果均顯示眼底視網膜平復。
涉事醫院表示,5月24日術前眼底檢查結果也顯示其眼底視網膜平復,未發現視網膜脫離,周邊部分被白內障遮擋,與術前患者提供的其他眼底影像學檢查相符合,有白內障手術特征。術后復診結果顯示,患者視力較術后明顯提升,眼底視網膜平復。
目前,醫院正積極聯絡患者,邀請其到醫院復查,本著對患者負責任的態度,愿意繼續為患者提供各方面幫助,協助其開展后續治療。
另外,涉事醫院強調,醫院不存在對患者病歷和檢查資料進行篡改和調換的情況,愿意隨時接受社會各界和衛生行政部門核查監督。
就在華商報記者采訪艾醫生當日,涉事醫院所在集團成立集團調查工作組,于1月1日連夜趕赴武漢進行調查核實。
>>>事件發酵
醫院欲登門被拒 抗疫醫生稱要誠實要誠懇要誠意
對此,艾醫生在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成立調查組,是因為這件事情已經發酵,影響了他們的聲譽,他們必須要解決,我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他們是為了市衛健委的檢查。”
艾醫生透露:“2020年12月29日,他們通過我們醫院的眼科主任給我打電話說要上我家,被我拒絕了,我說要誠意,我不要你態度好,我要你誠懇,誠實第一位,請把我的就醫資料給我。”艾醫生表示目前雙方沒有談到賠償。
艾醫生承認對方在湖北行業里影響不小,“包括網友也在勸我私下里好好談,我開口多少萬我想他們也會給我,但我不是為了賺這個錢,我至少要用我的力量讓這個行業有所改變。”
談及最終訴求,艾醫生表示:“我不光是為了我自己,我要讓他們公布我診療的全部過程,私立醫院盈利的同時也要以患者為中心。”
華商報記者 李華 編輯 張紅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熱線電話029-88880000)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華商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李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