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04年10月,羈押獄中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也進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手術——疝修補術。疝氣是我們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據統計,疝的終身患病率是20%。正因為發病率高,因此即使是大名人也不能幸免。2006年8月,時年86歲的著名國畫大師程
2004年10月,羈押獄中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也進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手術——疝修補術。
疝氣是我們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據統計,疝的終身患病率是20%。正因為發病率高,因此即使是大名人也不能幸免。
2006年8月,時年86歲的著名國畫大師程十發因巨大腹股溝疝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后發生了多臟器功能障礙,經過了近一個月的搶救才轉危為安。
2006年9月,年近八旬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因為疝的急性并發癥——嵌頓,導致腸壞死穿孔險些喪命。所以千萬不要認為疝氣是小病,延誤治療!
那么什么是疝氣?得了疝氣怎么辦?
疝,即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即成為疝。
而腹股溝疝則是最常見的一種疝。多數的疝是由于腹腔內的腸管通過腹壁上某個薄弱部位,突出到腹壁表面形成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腫塊,俗稱“小腸氣”。
哪些人容易得疝?
老年人出現疝的幾率高。疝雖然在各個年齡段都會發生,但以60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易得疝的原因有很多:老年人肌肉松弛、體力勞動、長期吸煙、慢性咳嗽、排尿困難、便秘等都有可能導致疝的發生。
疝病要及時治療,千萬不可拖延,勿以善小而不為。
很多人認為疝氣是小病,不痛不癢的,發展慢,沒啥影響;尤其是老年人,覺得自己年齡大了,慢性病又多,認為手術風險較大,則能拖就拖。這是完全不可取的行為!如果放任不管,隨著疝的體積逐漸增大、相應的手術風險也會越來越大,隨后并發癥也會越來越多,嚴重時造成嵌頓,腸管壞死,更是需要切除腸管治療!
疝氣應該如何治療呢?
近年來,疝氣手術從原來的傳統手術逐漸進步到可以腹腔鏡下微創修補,這樣一來,得了疝氣就不用擔心“動刀”的問題,既節省時間,又能很大程度上減少痛苦。許多年齡大的患者因年齡原因不敢動手術,疝氣微創手術就能完美解決這個擔憂,疝氣微創手術只需要在腹腔鏡下開三個孔,甚至開一個孔就能完成,在腹部開1.5厘米-2厘米的小口子,放入手術專用器械進行手術操作,術后患者的腹壁幾乎看不到任何疤痕。
疝氣微創手術比傳統疝修補術具備的優勢:
1、切口小。傳統疝修補術切口長約5-7cm,腹腔鏡疝微創修補術切口長約0.5-1cm。
2、腹壁結構完整性保存,創傷小。
3、相比較傳統疝修補術,感染發生率極低。
4、術后復發率極低。
5、可不增加切口同時進行雙側疝修補術。
6、術后疼痛輕,恢復快。
對于腹股溝疝:開放手術是通過腹股溝區域一個4-6cm的切口完成操作,需切開腹股溝區域的腹壁,對腹壁和精索的創傷較大,易發生局部神經損傷。
而腹腔鏡手術是在腹壁打三個0.5-1cm的小孔,放置鏡頭和器械完成全部操作,對腹壁和精索的創傷小,神經損傷的可能較小,因此臨床實踐中我們看到腹腔鏡手術恢復更快,局部疼痛輕微,多數病人術后一天即可輕松行走,一周左右即可恢復基本的日?;顒樱⑶倚g后長期慢性疼痛的發生率遠低于開放手術。對于治療雙側疝、復發疝和切口疝,兩者創傷的差異則更加顯著。開放手術是在腹壁上劃個刀口從外面補,腹腔鏡則是從里面補,更符合力學原理避免復發。
此外,腹腔鏡手術還能探查對側,及時發現無臨床表現的對側隱匿疝,這是單側的開放手術做不到的。
因此腹腔鏡疝修補術和開放式疝修補術相比,有更快的術后恢復,更低的復發率,更低的疼痛不適率,同時兼有切口小、美觀和探查對側疝、隱匿疝和股疝的優點。
手術切口極小,只有0.5-1cm,恢復后幾乎沒有疤痕
山東慶松微創醫生集團創始人苗慶松教授介紹:
目前腹腔鏡下疝修補術已逐漸為醫患所接受,我們已開展此類手三千余例,現在逐漸轉為日間手術,觀察一天即可出院,大大減輕了創傷,減少了住院費用,方便了病人。
圖文來源網絡由小編編輯整理
如有侵權請聯系處理
醫生咨詢熱線:
電話: 13705411289
微信: 13705411289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張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