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人們的工作節奏越來越快,而且工作強度也逐漸加大,很多人都有久坐的習慣,腰痛仿佛成了一種常見病。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誰還沒有過腰疼的時候呢。但是,腰疼去醫院要做什么檢查呢?同樣是腰疼,為什么有的患者去做CT,而有的患者卻建議做核磁共
現在人們的工作節奏越來越快,而且工作強度也逐漸加大,很多人都有久坐的習慣,腰痛仿佛成了一種常見病。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誰還沒有過腰疼的時候呢。
但是,腰疼去醫院要做什么檢查呢?同樣是腰疼,為什么有的患者去做CT,而有的患者卻建議做核磁共振呢?
而且核磁共振往往都比腰椎CT貴一點,是不是越貴的越好呢?要想弄清這個問題,還需要知道腰疼是怎么來的,哪一個更好?
一、為什么會腰疼?
要想知道上面的問題,首先要判斷一個事情,那就是腰疼是怎么來的?很多時候腰疼和腿疼都是伴發的,這可能就是神經疼痛導致的。這種疼痛往往都是坐骨神經受到壓迫,出現了腰疼和腿疼的癥狀。哪里受到壓迫了呢?無非就是脊髓和神經根,一般來說,都會考慮是腰椎間盤原因導致的。
比如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這種改變會導致椎間盤破裂里面的組織壓迫到局部神經根和脊髓。腰疼就這么產生了,而且會導致腿疼。除了腰椎間盤突出以外,還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嗎?當然可能了。
常見的問題,可能是腰椎管狹窄、腰椎腫瘤和腰肌勞損,有的時候問題可能很嚴重,比如腫瘤;但也有的時候可能就是局部軟組織的問題,比如肌肉損傷。那么該怎么判斷是骨骼的問題,還是軟組織的問題呢?有沒有方法可以快速判斷?
二、 CT和核磁,選哪個好?
臨床當中判斷腰疼原因的手段已經很高科技了,在以前沒有CT和核磁共振的時候,醫生往往只能通過癥狀和體征,初步判斷。條件好一點的時候,也僅僅能看一張腰椎放射線。這就像一個高度近視的人,他看不清旁邊的東西,但是僅僅能通過模糊的影像猜測是什么問題。
不過現在的科學飛速發展,近視眼也可以戴上眼鏡了,醫生的眼鏡就是高級的檢查手段,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CT和核磁共振。在這兩種手段下,人們可以更加清晰的看清人體的內部結構,成像原理雖然不同,但得到的圖像大致類似。都是一層一層的,看上去還很清楚。可是,雖然二者有很多重疊的地方,也不能完全將對方代替,各自都有自己的特征。
就拿腰疼來說,如果是骨骼的問題,可以選擇CT檢查,特別是對骨質增生、骨折和腰椎管狹窄,看得都比較好。但是想看腰椎肌肉和腰椎間盤的話,建議還是選擇核磁共振吧。因為核磁共振可以看到很細小的位置,比如脊髓和硬膜囊到底有沒有受到壓迫,還有在椎管里有沒有腫瘤。
總結一下,二者在臨床中最主要的區別。
1.腰椎CT看骨骼。
2.腰椎核磁看軟組織。
這里說的區別只是最主要的區別,這兩者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對很多朋友來說,知道這些就已經夠用了。
當然具體選擇哪種檢查手段,還需要根據醫生的初步判斷,選擇最適合的檢查方式。注意不要根據檢查費用多少錢,來決定自己的檢查方案。
比如有的患者可能是腰椎腫瘤,醫生都會讓他趕緊做一個腰椎核磁,排除一下,雖然稍貴一點,但是這錢絕對不白花。可如果懷疑是腰椎管狹窄或者骨折,那么還是做一個腰椎CT比較靠譜。而對于馬上要做腰椎手術的患者,醫生往往建議把腰椎CT和腰椎核磁全都做了,這對手術的安全進行是很重要的。
說了這么多,可能還會有人云里霧里,并沒有分清到底哪一個檢查更好。其實無論是腰椎CT還是核磁共振都是檢查手段,并沒有好壞。就像一個偉人所說過的話,黑貓白貓,抓著耗子才是好貓。
而對于腰椎檢查來說,無論是CT還是核磁共振,能看到病變的具體情況,判斷疾病的原因,才是最好的檢查手段。而應該選擇哪種檢查呢?還是相信醫生吧,畢竟掛號錢不是白花的。
唯醫骨科,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識,讓您看到既貼心實用又放心靠譜兒的小知識。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骨科相關困擾,請把“唯醫骨科”推薦給他們,送上一份健康禮物!
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