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沈萬三產業巨大,資產豐富,在蘇州一帶留有相關傳說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關于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一只聚寶盆,不管將什么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
沈萬三產業巨大,資產豐富,在蘇州一帶留有相關傳說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關于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一只聚寶盆,不管將什么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關于沈萬三的田產、貿易因為沒有明確的數量故而暫不做分析,只能從相關傳說中猜測一二。
沈氏莊園:周莊八景之一“東莊積雪”,描繪的正是沈氏莊園當年的景色。東莊有著許多巨大的糧倉,每年都儲藏著無以計數的糧食。
女樂宴飲:沈萬三發跡后,也很懂得風雅。他常常在自己豪華的家里宴請達官貴人,除了山珍海味和醇酒美人外,還擁有三班女樂。杯觥交錯之余,女樂們盡情表演音樂歌舞以歡娛嘉賓。她們既是歌妓,也是樂師,演奏的大都是沈萬三與他的朋友們最愛聽的昆曲音樂。觀看的人們濟濟一堂。僅為華屋擔任守衛、打更巡邏的更夫等,就多達六十幾人,每晚還供應點心酒肴,一個晚上要吃掉十甕酒和三十盤紅燒蹄膀。
設館尊師:沈萬三專門延請王行為塾師,來到周莊,設館于銀子浜。王行教書教得好,文章也寫得好,沈萬三給他的報酬是黃金一鎰(在當時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這樣的酬勞很可觀。
和珅與沈萬三相比,較為低調。只是在房產和古玩數量最多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據說,和珅就任侍郎后,有位叫安明的筆帖式送禮給和珅,希望能夠升為司務,和珅沒有接收賄賂,但他向安明保證會向尚書豐升額提拔安明。這令安明十分高興,所以安明對和珅百般依順,和珅便向豐升額保舉安明就任司務。安明任司務后立即送了一顆玉給和珅,和珅婉拒不收。不僅如此,和珅還曾督辦貪案,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云南按察使海寧揭發大學士兼云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污,乾隆下御旨命刑部侍郎喀寧阿、和珅和錢灃遠赴云南查辦李侍堯。此事辦的極為漂亮,深受乾隆好評。而李侍堯和他的黨羽一大份財產被和珅私吞,加上乾隆的賞賜,和珅初嘗掌握大權大財的滋味。四月,長子豐紳殷德,被乾隆指為十公主額駙,領受乾隆賞賜黃金,古董等等,百官爭相巴結。和珅起初不受賄賂,但日子一長,和珅開始貪污、結黨,形成一股大勢力。
和珅是中國皇朝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一個大貪官。在嘉慶初年,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和珅跌到,嘉慶吃飽”。據說他的家產是清王朝康乾盛世年間十五年的國庫收入!那么和珅到底貪污了國家多少錢呢?他貪污的錢折價成今天的人民幣有多少呢?在在下面的文章中小編會大致進行統計。據說,和珅的房產、地產、文物古玩數量極其多。
其中房地產1、花園一所,亭臺二十座;2、正屋一所,十三進,七百三十間;3、東屋一所,七進,三百六十間;4、西屋一所,七進,三百五十間;5、私設擋子房一所,七百三十間;6、另有花園二所,亭臺100座。合計和珅共有房產2170間,按清朝官府樣式,每間平均約為20平方米。那么和坤的房產面積為:2170*20=43400平方米。按目前金道城的價格(10000元/平米)計算,和珅的房產價值為:43400*10000=4.3元億人民。另外,花園、亭臺現在無法估價
地產:1、田地八千頃,合800000畝,按目前中等以上城市征用土地價格為:4萬,和坤的土地價值:800000*40000=32000000000(320億人民幣)
企業:1、當鋪十處,本銀八十萬兩;2、銀號十處,本銀六十萬兩。兩處本銀合計折價為人民幣:(600000+800000)*31.25*5.52=241500000元(2.4億人民幣)
和珅的資產到底有多少?
小編根據清末著名的外交家做著的《庸庵筆記》,其中的一段名《查抄和珅家產清單》所記載,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現金資產
1、赤金(24K):金庫存58000兩,上房內2500兩、大金元寶一百個每個1000兩、金寶塔一座二十六公,夾墻內26000兩,幾樣合計:186900兩
2、現銀:地窖內100萬兩,銀庫內銀元寶(每只10兩)五萬五千六百,上房內大銀元寶五百個(每個1000兩)合計:6556000
3、京果(銀)五百八十三萬個、蘇果(銀)三百一十五萬個
4、洋錢(銀元)五萬八千塊
清朝當時的一兩合現在0.625兩,合31.25克。那么和坤的現金資產折算成今天的人民幣為:186900*31.25*322.74=8.2億人民幣。
根據目前提供的黃金價格大約為1576美元/盎司。按現在人民幣報價合322.74元/克那么,和坤貪污的黃金按今天的牌價,折算為人民幣為:18.85億人民幣
根據近期白銀價格為:白銀是27美元/盎司,按現在人民幣報價合5.52元/克。那么和坤貪污的白銀折價人民幣為:
2080000*31.25*5.52=3.58億元人民幣
京果、蘇果 按每個0.1兩算 (5830000+3150000)*0.1*31.25*5.52=154905000元(約1.5億人民幣
洋錢價格比如以為60至120(剔除文物價值),假設照80元/枚
和珅貪污的洋錢價值為: 58000*80=464000元(464萬人民幣)
那么和珅貪污的現金資產折算成當今的人民幣為: 18.85+3.58+1.5+0.05=23.98億元人民
二、玉器
1、玉鼎十三座,高二尺五寸;2、玉磬二十塊;3、玉如意一百三十柄4、鑲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5、玉鼻煙壺四十八個;6、玉帶頭一百三十件;7、玉碗十三桌、玉瓶三十個;
----因表上羅列太多,不一一贅述,且價值無法估算。
三、珠寶
1、珍珠手串二百三十串;2、大東珠十粒;3、大映紅寶石十塊,重二百八十斤;4、小映紅寶石八十塊;5、映藍寶石四十塊;6、紅寶石九十顆;
以上珠寶價值,應當請專家估算。
四、其它
1、銀碗七十二桌、銀筷子五百雙、金筷子二百雙、金匙六十個、銀匙三百八十個;2、鏤金八寶瓶十個、鐘四百六十個、鏤金八寶床及鏤金八寶坑三十架;3、綢緞一萬四千三百匹、大紅呢八百板、五色呢四百五十板、狐皮六百張、紫貂皮八百張-------還有太多無法一一記錄。
以上物品,價格昂貴,無法估算。
根據可以折算的財物,和珅的家產為:23.98+4.3+320+2.4=350.7億人民幣(包括上文所說的房產。地產、企業),這些資產尚不包括無法估算的花園、亭臺、珠寶、字畫、文物、及銀行、當鋪的經營所得。如果按內務府的估價,和坤的家產在8億兩白銀,合人民幣:875億人民幣。按內務府的說法,這筆錢可以抵得上兩次庚子賠款的數額。
沈萬三富可敵國,竟然幫朱元璋打江山,修城墻,犒勞三軍
也許是為了拍朱元璋皇帝的馬屁,撈取功名,沈萬三開始高調炫富獻銀子。當朱元璋打下江浙后,沈萬三與其弟萬四(沈貴)在兩浙豪富中首先輸糧萬擔,獻白金五千兩,以佐用度,“太祖軍食,多取資焉”。也就是說朱元璋打下江蘇、浙江一帶后,沈萬三竟然和他的弟弟運輸糧食上萬擔,獻白金五千兩,供朱元璋軍隊的日常生活開支,這其實也是沈萬三自取滅亡。
據說,朱元璋打下江山后,準備在南京建都,并決定擴建應天城。但由于戰事頻繁,開支浩大,根本沒錢修城墻。沈萬三答應負責修筑聚寶門至水西門一段,還有廓房、街道、橋梁、水關和署邸等相關工程。他不僅延請一流的營造匠師,還整天在工地上督促進度,檢查質量。盡管一些“檢校”常去工地制造事端,撈取油水,沈萬三卻依然比皇家修筑的城墻提前三天完成。可這樣做,恰恰大駁了皇帝的面子。明朝首富沈萬三的后代被發現在貴州,依然穿著五百年前的衣服
要知道朱元璋修明城墻,方園幾十公里,當時負責燒城墻磚的就動員了180多個縣的人力物力。但是,沈萬三他們家一家完成明城墻三分之一的工程量和物料,材料。隨之,他竟又向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萬兩黃金,代替皇帝犒賞三軍。朱元璋很不服氣的說,我有百萬大軍,你有多少錢可以賞賜?沈萬三淡定的回答,我先每人一兩金,按照市價,那么每個人就是2萬塊,100萬軍隊,最少也要200億啊!這在沈萬三看來還是不足道哉的。想想這到底有多少錢?
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現在比較正規的說法,沈萬三巔峰時期有白銀20億兩。明朝一兩銀子可以購買2石大米,一石大概是現在的95公斤。按照如今的購買力計算,一斤大米2.5元,一兩銀子就是2*95*2*2.5=950元。也就是說沈萬三的財富一度達到2萬億!更有一種官方說法是沈萬三的財富巔峰時期達到了1.5-2萬億美元!要知道,當時的老百姓資產總購買力只有現在的幾分之一,這么多錢就算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其直接價值和財富影響力遠遠高于這個數字本身對我們的沖擊!可以說比60個馬云的資產都要多?
沈萬三的結局:
讓明太祖朱元璋龍顏大怒。于是他被籍沒家產,發配充軍云南邊陲。
沈萬三至少有三個兒子,除了《吳江縣志》提到的“二子茂、旺”之外,還有一個兒子叫作沈榮,沈榮又有個兒子叫沈森。據說,沈萬三被發配云南的時候,大兒子被處死。子孫險些被滅門,有傳說他的后人現在還生活在貴州一帶。
和珅的結局:
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嘉慶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處所,“賞賜”他白綾一條,令其自盡。據說,和珅曾請求乾隆皇帝給自己下了圣旨,就是為了活命,沒想到乾隆的遺詔就三個字:留全尸
和珅的兒女,歷史上有記載的有三個:兩子一女。和珅死后,1806年,嘉慶皇帝下令,將豐紳殷德升官到現在的外蒙古,那時候叫烏里雅蘇臺。結果豐紳殷德在那兒待四年就死了,年僅36歲。 固倫和孝公主沒死,還活著,固倫和孝公主給豐紳殷德生了一個兒子,也是沒幾天死了,又生了兩個女兒,都活著,后來女兒嫁給別人,后來抱養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叫福恩。和珅的次子,是和珅40多歲的時候才生的。生下來沒過多久就死了,所以也沒有留下什么名字。這對于愛子如命的和珅不啻晴天霹靂,提筆寫下了《憶悼亡兒絕句十首以當挽詞》。所以,和珅是沒有直系子孫的,而只是抱養了一個孩子而已!
二者對比的總結:
富可敵國是好事,切莫裝b。結果很慘!
李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