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為“改造”出來的3種魚,如今在南方市場常見,價格還都不便宜冬至節氣后,就要開始“數九”了。如今距離春節也就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而在南方很多地方的魚塘又要開始“冬捕”了。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去到農村鎮上趕集,一般都開始逐漸熱鬧起來了,并且還能
人為“改造”出來的3種魚,如今在南方市場常見,價格還都不便宜
冬至節氣后,就要開始“數九”了。如今距離春節也就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而在南方很多地方的魚塘又要開始“冬捕”了。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去到農村鎮上趕集,一般都開始逐漸熱鬧起來了,并且還能見到不少年貨售賣了。
其中在我國過節的時候,都有“大魚大肉”的習俗。特別是在春節備年貨,魚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年貨,因為它不光是好吃、有營養,而且寓意很好,象征著“年年有余”。
那大家伙平時喜歡吃什么魚呢?在南方地區就有三種人為“改造”出來的魚,它們如今在市場上也很常見了,你們都吃過哪一種呢?
第一種:脆肉鯇
北方的朋友們可能不認識這種魚,之前筆者也不認識它,還因為把它當成草魚來烹飪,錯誤的做法導致它“嚼不動”而直接把這種魚扔掉了。
脆肉鯇并不是新品種的魚,它實際上也是草魚,只是飼養方法不同而已。脆肉鯇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魚類,原產自廣東中山市,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山市的地理標志之一。
有些人把脆肉鯇當成草魚,其實這個也沒錯。因為脆肉鯇本來就是草魚,只是因為它們在特殊的環境下,喂食特殊的食材,比如在水庫里面用礦泉水,喂食精飼料而長大的魚。
這種魚之所以叫“脆肉鯇”,是因為特殊的養殖方法,會讓它產生特殊的生物特性,其中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脆肉鯇的魚肉結實、爽口,吃起來也很清爽。
并且脆肉鯇的魚肉具有“久煮不爛”的特點,也就是說脆肉鯇是普通的草魚,經特殊的養殖方法,而實現了肉質的改變。
如果不知道它是脆肉鯇,當成了普通的草魚一樣來烹飪,那么就會出現煮不爛、嚼不動,筷子戳不進的尷尬局面,而吃起來的味道更是像吃橡膠。
但如果把它切成了薄薄的肉片,用來燙煮火鍋吃,味道卻是十分的爽脆的,這也是很多廣東人愛吃脆肉鯇的原因。
因為養殖的成本高,養殖的條件也苛刻,養殖脆肉鯇的人并不多,所以這種魚在市場上較為少見,一般外地買不到。就算是偶爾見到了,價格也要比草魚貴上幾倍。
第二種:縮骨魚
在古代的很多武俠小說中,有一種叫“縮骨功”的武功,練就這個功夫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鉆進很小的容器里。
而鎖骨魚并不是這種魚也會鎖骨的功夫,是它的身體生長方面會發生變化,一般只是生長魚頭,而它的魚身體則基本不怎么長大。
縮骨魚實際上是鳙魚,也就是四大家魚中的花鰱魚,但是它的生長過程中,一般幼魚階段就會因為外部刺激的原因,常見的做法是用“低溫物理技術”來改變它的生長進程,這樣的魚后期的身體就不會生長了,而魚頭部位則能繼續生長,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縮骨魚”。
之所以要把鳙魚經過人為改造成為這樣的“殘疾魚”,是因為在南方有一道名菜——剁椒魚頭,其所取用的就是花鰱魚的魚頭,這樣也就避免了魚身體的浪費了。
縮骨魚也叫“仙骨魚”,在南方的一些飯店、酒店里經常能見到,并且這種魚相比于花鰱魚而言,售價會更高,畢竟它的魚頭更大,營養價值也要更高。而且目前養殖鎖骨魚的人并不多,只在珠三角、廣西等地有少量的養殖。
第三種:工程鯽
工程鯽就是現在市面上常見到的湘云鯽,常被一些不良商販當成是土鯽魚來銷售。如果你平時喜歡釣魚,在野外釣到一兩斤,甚至是更大的鯽魚了,那基本都是湘云鯽無疑了。
工程鯽,曾被質疑是一種轉基因技術的魚,其實從它的名字也看得出來,這是一種通過細胞工程和有性雜交相結合的生物工程技術而培育出來的三倍體新魚種。
其早在2002年就已經通過國家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優良品種審定,目前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養殖。
工程鯽因為本來就是普通鯽魚運用雜交技術而選育出來的新魚種,所以長得自然非常像鯽魚,但是它卻生長速度更快,個頭更大,而且食性廣,也容易捕撈。
像土鯽魚一般也就是一二兩一條,生長非常的緩慢,而工程鯽則一年能長到一斤以上,并且它的抗病性很強,既能耐低氧、又能耐低溫,在廣大南方地區基本都可以養殖的。
不過工程鯽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是三倍體魚,也就意味著這種魚不能繁殖后代的。這也是為什么在野外,一般很少見到野生工程鯽泛濫的情況。即便是養殖場逃匿了,它們也不能繁殖后代。
同時工程鯽由于生長快,肉質就要松散很多,吃起來口感并不太好。在南方地區工程鯽不怎么受歡迎,很多的釣友釣到了也是扔掉,可是在有些地方它的價格卻不低。
甚至有些不良商販還會將它冒充野生鯽魚來賣,這樣的價格幾乎要高出普通鯽魚的幾倍。
結束語
為了滿足人類的口舌之欲,所以才會有人絞盡腦汁,想辦法養殖出像脆肉鯇、鎖骨魚這樣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魚類。不過雖然這些魚類的售價不低,并且也為很多的養殖戶帶來了不低的利潤。
可是有些網友對此做法卻存在爭議,部分人認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短期內可能有前景,但是卻對它們的市場并不看好。
那么各位網友朋友們,以上這三種人為“改造”出來的魚類,你們吃過幾種呢?對于這些特殊的養殖方式,大家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交流!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侵權可刪除)
馬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