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公眾號:貓咪研究室作者:錢叁胖大家好,我是叁胖,盡管已經寫過2篇疫苗問題了,一篇是深度分析的翻譯稿,一篇是通俗易懂的小白篇,但依然有很多盆友來問,今天再簡單解釋前2篇文章中的幾個概念,然后做個終極解答。一、8周、12周、16周二、抗體滴度檢
公眾號:貓咪研究室
作者:錢叁胖
大家好,我是叁胖,盡管已經寫過2篇疫苗問題了,一篇是深度分析的翻譯稿,一篇是通俗易懂的小白篇,但依然有很多盆友來問,今天再簡單解釋前2篇文章中的幾個概念,然后做個終極解答。
一、8周、12周、16周
二、抗體滴度檢測的錯誤
三、人類的智慧
四、策略一:激進型
五、策略二:平穩型
六、策略三:保守型
七、最坑爹的情況
八、會議營銷和恐嚇式營銷
九、抖音的演技型博主
十、疫苗的幾個壞處
十一、破解恐嚇式營銷
十二、總結
一、8周、12周、16周
小貓體內有母乳抗體,會干擾疫苗效果,母乳抗體消失后,疫苗才能完全發揮作用。
一般來說,這種抗體在幼貓的第8周~12周開始減退,16周徹底消失。
這就意味著:
小于8周打疫苗一定無效;
8~16周打疫苗可能有效;
大于16周打疫苗一定有效。
以上的8周、12周、16周是統計意義的大概率情況,并不代表一定,會有少量的個體差異不遵守這個規律。
總之,整體的原則是小貓越大母乳抗體的干擾越少,打疫苗越有效。
二、抗體滴度檢測的錯誤
寵物醫院和網絡上的說法,都是抗體滴度低了就該補打疫苗。
但是這篇深度分析的翻譯文中明確提到,免疫記憶除了有抗體,還有記憶細胞和細胞介導的免疫(CMI)。
抗體濃度可以檢測,但是細胞免疫目前沒有檢測手段。
而且叁胖清晰記得,初中的生物課本中就學過免疫記憶,而且是考試需要背的:
“免疫記憶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源頭是B細胞,細胞免疫源頭是T細胞。”
再去百度印證一下:
那么為什么寵物醫院只強調抗體滴度,而忽視細胞免疫?
義務教育就有的知識,醫學院沒教的嗎?
還是故意隱瞞真相?
抗體檢測的價格據調查200~300都有,比打疫苗還貴。
先檢測抗體,不夠再打疫苗,收入雙倍,這就是原因吧?
目前,抗體檢測只能獲得以下2條確定的邏輯:
1、打完疫苗后的10天做檢測,如果發現有抗體,那么說明這次疫苗是有效的。
2、1年后補打疫苗時做抗體檢測,發現滴度不夠,不一定代表免疫失效,因為還有細胞免疫。
三、人類的智慧
以上是科學原理,如果還是不信,也沒有關系,下面介紹幾個風險策略。
策略不能保證100%的達到目的,但是可以在最小的投入或風險下獲得最大的收益,這也是數學中常見的期望值。
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不確定的情況,都可以采用這思路。
下面有3套策略,大家可以根據承受能力選擇。
四、策略一:激進型
一輩子只打一針。
但必須在16周以后打。
16周以前請確保不要帶任何其他動物回家,也不要出去擼別的貓,切斷傳染源。
貓瘟病毒是接觸傳播,比如糞口傳播(常見于共用貓砂盆);比如貓之間互相聞一聞。
所以如果你家的貓生了小貓,而你又潔身自好,不會出去擼別的貓或動物,那么理論上你的小貓沒有被傳染的可能性。
那么可以等到小貓16周以后去打,此時大約是4個月大。
根據貓舍圈聽到的大量案例,幼貓被傳染貓瘟最主要的途徑是人的手,比如摸了病貓,沒有徹底洗手就去摸健康的貓,于是互相傳染了,所以摸貓后的洗手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用洗手液徹底清洗。
叁胖目前采用的就是這個策略,不過區別是拖到5個月再去打,因為越大母乳抗體干擾越小,疫苗越有效。
強化一下:
如果想要確保一針疫苗有效,可以在10天后做一下抗體檢測,如果能檢測到,說明這針疫苗是管用的,不需要補了。
五、策略二:平穩型
幼貓時期打2針,次年補打1針,之后每3年強化1針。
幼貓時的2針分別在:12周打一針,16周再打一針。
六、策略三:保守型
幼貓打3針,之后每年強化1針。
這是最傳統的疫苗策略,也是最保守的。
幼貓時期在8周、12周、16周分別打一針。
之后每年補打一針強化。
PS:如果覺得按周計算麻煩,可以簡單地認為4周==28天≈1個月。
這3套風險策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能接受的程度進行選擇,
需要強調的是,就算采取了這種最保守的策略,也不是100%能預防的,因為還有極為罕見的“免疫無反應者”。
七、最坑爹的醫生
此處需要指出2種非常坑爹的說法。
1、有些醫院會說,幼貓的那3針必須按時打,不能錯過規定的時間(8周、12周、16周),如果錯過了日期,那么之前的打的疫苗也全都無效了,得重頭開始打3針。
錯過時間的情況其實經常發生,因為貓經常軟便,到了時間忽然軟便了,然后不讓打疫苗,于是錯過了規定的時間。
2、醫院一般會要求第二年提前一個月去打疫苗,如果第二年去打疫苗時間超時了,那么醫生會說錯過了時間效果不好,得再補打2針才能達到效果。
這2種情況肯定很多小白有遇到過,很多年前的我也是。
千萬別相信這2種套路。
疫苗打多了也是有風險的。
八、會議營銷和恐嚇式營銷
這一節和養貓無關,介紹社會上常見的洗腦套路,常見于忽悠老年人的保健品營銷。
經常采用的辦法是召集一群老年人開會,學名叫會議營銷。
會議營銷往往和恐嚇式營銷結合,洗腦威力巨大,也是傳銷的常見套路。
主要特征是這類話術:“如果你不買,那么萬一發生XXXX等不好的后果就來不及了,別怪我沒提醒過你。”
老年人缺乏判斷力,于是被嚇住,買了一堆1999塊的智商稅保健品,其實成本才20塊。
如果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恐嚇式營銷,可以確定對方肯定不是個好東西,要遠離這類人。
恐嚇式營銷是一種固定的洗腦套路,有很多專門的話術,有專門的培訓材料。
涉世不深的人很容易被這種恐嚇式營銷唬住,尤其是缺乏社會閱歷的年輕人和老年人。
請大家記住,無論任何場景,有人用恐嚇式營銷嚇唬你,這人一定不是個好東西。
九、恐嚇式營銷的抖音博主
這類壞東西抖音上就有一個,抖音能火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演技好,嚴肅的科普博主很難在抖音火起來。
比如有個抖音博主張口就來:
”老外的文獻也是神仙打架。”
甚至直接上恐嚇式營銷:
“不打疫苗得病了你負責嗎?”
依據是沒有的,全靠一張嘴恐嚇粉絲,一個人莫名其妙獲得了名氣,于是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飄到天上去了。
這類抖音博主大家一定要小心,千萬別被坑了。
十、疫苗的幾個壞處
最后再重復一下疫苗的幾個主要危害,來源于這篇翻譯文:
一次性說清貓的疫苗原理、母乳抗體。停止給貓過度接種疫苗。
1、肉瘤和打脖子上。
目前最科學的建議是,由于打疫苗有一定的肉瘤風險,所以盡量打在尾巴和四肢,這樣萬一發生了肉瘤,至少能截肢保命。
但是目前醫院都是打脖子的,如果醫生不同意也沒辦法,現狀就是這樣。
肉瘤的本質,是添加到疫苗中的佐劑引起的,這種佐劑可以刺激身體,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從而達到更好的免疫效果,但風險就是極小的概率發生肉瘤。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疫苗都可能發生肉瘤,只是佐劑疫苗的可能性更高。
據了解,目前國內主流的獲得批文的疫苗只有輝瑞妙三多,其實也沒得選。
最近幾年冒出來一個英特威,據說還沒得到批文,所以正規醫院不能打,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歡迎熟悉情況的盆友能留言。
據說還有個國產的2聯疫苗,但是從來沒見過。
還有4、5、7聯疫苗,據說都是法國維克的,實際中也從沒見過。
2、腎病。
疫苗的另一種副作用是腎病。
據了解,貓三聯疫苗用細胞培養,而這種細胞是貓的腎細胞。
于是,當這些腎細胞(和疫苗一起)被注射到貓體內時,免疫系統認為它們都是外來的,于是也無差別地攻擊自己的腎細胞。
這可能是貓容易得腎病的另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尿閉,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3、過敏。
疫苗的另一種常見反應是過敏。(過敏原理參考此文)
對貓來說,最常見的過敏部位是肺和腸道,發生在肺時就是咳嗽,發生在腸道時就是軟便。
打完疫苗后有咳嗽、軟便這些情況其實挺常見的,很多盆友應該都體會過。
過敏的其他情況還包括皮膚的紅腫、瘙癢,過敏是可以全身性的反應。
十一、破解恐嚇式營銷
總之,打疫苗有好處也有壞處,優缺點并存,千萬別被庸醫和恐嚇式營銷的抖音演技型博主給坑了。
如果這些人以后再用這種話嚇唬你:“不打夠疫苗萬一得了貓瘟死了怎么辦?”
你就回懟:“打了疫苗萬一得了肉瘤死了怎么辦?腎虛了怎么辦?”
得了貓瘟是死亡,得了肉瘤也是死亡,怎么選?
只強調單方面風險是幾個意思?
可以肯定的是,多打疫苗,多檢測抗體,醫院賺錢越多。
十二、總結
此文主要回顧了以前寫過的疫苗介紹,強調了以下內容:
1、只用抗體滴度檢測來評估免疫能力是錯誤的。
免疫記憶除了抗體免疫還有細胞免疫,而細胞免疫目前沒有檢測手段。
“免疫記憶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源頭是B細胞,細胞免疫源頭是T細胞。”
這明明是初中生物課的考試背誦內容,為什么整個互聯網都沒人提?也沒有寵物醫生提?
義務教育哪去了?醫學院也不教的嗎?都是啥學校畢業的啊?
難不成網絡是個虛擬的元宇宙?
2、如果還是不相信,那么給出了打疫苗的3套風險策略,根據自己的接受度挑一個,參考4、5、6三節。
但是依然不能100%地免疫,因為極端情況下還有“免疫無反應者”。
3、然后批判了恐嚇式營銷。
請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當心所有這類人,容易被坑。
很可怕的是這種上不了臺面的套路竟然出現了在了抖音。
4、最后又說明了疫苗的幾個副作用,主要是肉瘤、腎病、過敏。
5、總之,打疫苗也是優缺點并存。
希望看完此文大家能理性看待疫苗,疫苗是必須的,但是也是有風險的。
打多了免疫力可能強,但是疫苗副作用概率增加。
打少了免疫力可能弱,但是疫苗副作用也降低。
所以,請在四、五、六三節中挑一種適合自己的策略,主要的判斷依據是讓自己感覺舒服,然后坦然接受反面的風險。
最后,整體來說無論得貓瘟還是肉瘤都是小概率,不用太焦慮。
其他參考資料:
一次性說清貓的疫苗原理、母乳抗體。停止給貓過度接種疫苗
向養貓小白解釋貓三聯疫苗和妙三多的關系,以及貓五聯、貓七聯疫苗又是什么?
狂犬病和十日觀察法的真相
請勿抄襲,轉載請標明出處和作者,包括以下信息:(公眾號:貓咪研究室。作者:錢叁胖)
何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