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農合,也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是以前的叫法,目前已經和城鎮居民醫保合并,統稱為城鄉居民醫保(不過為了方便農民朋友閱讀本篇文章,還是以新農合來說)。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每年的9-12月份,是新農合繳費的時間,不過,根據區域不同,繳費時
新農合,也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是以前的叫法,目前已經和城鎮居民醫保合并,統稱為城鄉居民醫保(不過為了方便農民朋友閱讀本篇文章,還是以新農合來說)。
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每年的9-12月份,是新農合繳費的時間,不過,根據區域不同,繳費時間上會有早有晚。部分地區進入9月份以后,即可開始繳費,而有些地區,9月份還沒有動靜,可能要等到10月份才開始繳費。
以筆者所在的豫東區域來說,9月份已過半,目前還沒有通知新農合繳費,不過,這段時間,一直在收農村養老保險的費用,預計可能到10月份,新農合的費用會開始繳費,具體還要看村委會通知了。
2021年的新農合相比往年來說,存在著一些變化,對于農民朋友來說,有些變化很贊同,但也有一些變化,并不是很滿意,具體有哪些變化,下面就和大家詳細說說。
第一個變化:繳費金額上漲
個人繳費金額去年是每人280元,今年每人上漲了40元,達到了320元/人,這點變化是大家最關注的重點。一年320元/人,如果單看一個人的費用,貌似并不多,還能接受,但是,如果一家人加起來,一年幾千元的費用,對于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就不低了。
如果一家6口人,需要繳費1920元,用種地收入來對比,一畝地一年種植玉米和小麥2季作物,除去種植成本,一畝地一年的凈利潤可能在800元左右,需要2畝多的收入來交新農合。如果遇到產量較低,糧價較低的情況,可能需要3-4畝地的收入。
這點變化對于農民的影響,如果單從金額上來說,增加了一定的壓力,剛開始時,每年每人繳費10元,到現在的320元,金額上漲不少,如果從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個人繳費金額上漲的同時,財政補助標準也在上漲,2021年每人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再加上一系列措施的鞏固增強,對于有需要的農民朋友來說,還是有利的。
第二個變化:報銷范圍增加
這個變化所包含的內容較多,挑重點和大家說。其一,抓好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政策落實。越來越多的人被高血壓和糖尿病所困擾,用老百姓的話說,一旦患上,就等于藥不離手,需要天天吃藥,看似每天的花費不高,但是,一年365天都要吃藥,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能報銷后,對于農民來說是不錯的消息。
其二,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將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納入慢病保障范圍。心腦血管等慢性病近幾年來也多發,并且年輕人也較多,這類病害不爆發時看著沒什么問題,一旦爆發后,可能會引起生命危險,把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納入慢病保障范圍,提升了大家的關注度,同時還能起到早發現早治療的作用。
報銷范圍增加的變化,對于農民的影響是有利的,報銷范圍越廣泛,農民獲得的權益增加,和新農合剛開始相比,現在的報銷范圍已經明顯擴大很多,相信隨著以后不斷的發展,還會向有利于農民的方向發展。
第三個變化:特殊群體不設等待期
新農合繳費是有等待期的(有些地方規定6個月),主要針對新繳費的人群以及中斷繳費想繼續繳費的人群,什么是等待期?舉個例子,假如你是新繳費的人群,繳費之后不會立即享受新農合的政策,也就是說,第一天繳費,第二天住院,是不會報銷的。同理,如果你中斷了新農合的繳費,想繼續繳費,等于和新繳費人群一樣,也需要等待期。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知道自己需要住院,然后馬上進行繳費,想報銷的行為。
不過,有一部分特殊群體不設等待期,主要包含了居民醫保在集中參保期內參保的、在職工醫保中斷繳費3個月內參加居民醫保的,以及新生兒、農村低收入人口等特殊群體。這個變化對于農村一些低收入的群體來說,是很好的消息,假如由于收入不足,延遲了新農合的繳費時間,等繳費以后,可以理解享受新農合的權益,這點還是很不錯的,比較具有人性化。
上述就是2021年新農合的3個變化,當然,除了上述所說的3點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變化,整體來說,對于農民朋友都是有利的,只是個人繳費金額的增加,存在一定的爭議。至于每人320元是否還繼續繳費的問題(部分發達地區繳費金額已超320元/人),個人觀點,有能力的話還是繳費為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假如遇到大病,尤其是老人,繳費新農合以后,還是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
問問大家,今年你們那的新農合每人多錢?你還會繼續繳費嗎?
何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