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養鵝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是近年來的事。由于人們對鵝產品消費價值的新發現,所以,這個古老的產品才由小眾消費,變成大眾健康消費,從而帶動了養殖產業化發展。鵝是草食動物。過去都是一家一戶養殖,少則幾只,多則十幾只幾十只,很少見到成千上萬只養殖的。
養鵝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是近年來的事。由于人們對鵝產品消費價值的新發現,所以,這個古老的產品才由小眾消費,變成大眾健康消費,從而帶動了養殖產業化發展。
鵝是草食動物。過去都是一家一戶養殖,少則幾只,多則十幾只幾十只,很少見到成千上萬只養殖的。駱賓王曾做詩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拂綠水,紅掌撥青波。"生動描述了鵝的生活狀態。鵝的養殖在淮河以南才多起來,著名的有皖西大白鵝,還有獅頭鵝、雁鵝等等,都是南方比較常見的家鵝品種。
真正促使養鵝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的,是人們消費的轉型。鵝是徹頭徹尾的素食主義者,一生只吃草和谷物,不喜葷腥。因此,人們開始消費鵝肉,而過去作為下水處理的鵝肝、鵝腸以及鵝胗之類,其營養價值也被人們發現,鵝產業發展有了不斷發展的市場基礎。現在的網上,鵝產品也賣得十分火爆,有5斤老鵝98元一只,月銷近千只,銷售收入也達到10萬元,這種單一品種就能達到10萬元的水平,對于農村養殖戶來說,比較難得;而現實生活里,人們對于鹵鵝的需求也很大,于是,南方的城市賣鹵鵝的攤點充滿大街小巷。而鵝絨等羽毛制品應用范圍更廣。養鵝產業開啟了新的商機。
不過,養鵝產業雖然迎來黃金機遇期,但是,養鵝本身也還是有一些門檻的,只有跨過這些門檻的人,才有可能獲得財富機會。這就是說,養鵝雖然能賺錢,但是并非人人都可以賺錢。那么,養鵝的這三道門檻必須跨過去:
第一、是資金的門檻。現在養鵝不是一家一戶養幾只那么簡單,而需要以經濟規模取勝。一般需要在千只以上,一只鵝苗一般在25元-30元,一個規模養殖場僅鵝苗就要10萬元以上,同時,養殖場還要常舍投資,飼料投資等等,沒有一定資金實力,是不好介入的。有報道,一個兄弟養鵝場,因為近萬只大鵝沒有按照預期及時售出,資金耗盡,結果這近萬只大鵝沒有飼料,都把弟兄倆急哭了。這樣的風險不得不做好預案。
第二、養殖技術門檻。鵝雖然好飼養,但是大批量養殖,那就需要一定的技術作保障了。這里面主要有這么問題:
01、品種選擇。主要要選擇當地生長能力旺盛、抗疫病能力強的品種,比如,你是安徽地區的,最好選擇皖西大白鵝,不僅肉質好,體格大,而且鵝絨質量也好,養起來相對省事,而且養殖綜合效益好。
02、鵝苗購買。這一點最重要,已經有不少人因為買鵝苗方式不對而造成損失。很多人養鵝第一時間就會考慮去網上找,但是網上并非都是真正的鵝苗廠家,多數都是中介,不少網友留言都因此受騙,網上誘惑性的廣告,價格低,給出的承諾非常多,最后都成了泡影,那么買鵝苗一定要選擇一些正規的廠家,要親自考察,不要為了貪圖便宜最后損失慘重。鵝苗是關乎養鵝成敗的基礎。
03、鵝苗管理。這是養鵝風險比較大的一個環節。鵝苗尤其是20日齡的小鵝苗比較脆弱,太熱太冷都容易死。此外,鵝苗必須做好防疫,鵝苗本身其實病害不是很多,許多病害都是養殖戶的粗心引起的,除了鵝苗自身就攜帶有的病菌,其它時候做好消毒的衛生工作基本很少出問題。所以養鵝的時候,勤消毒是很重要的,鵝苗的生長期不是特別的長,一般2-3次消毒就足夠了。
04、養殖場所選擇。要選擇水草豐富的地方作為養殖場所。鵝不會全吃飼料,一定要吃草。200只鵝一天可以吃掉2畝的草地,所以養鵝一定要有放牧的地方,同時要選擇有水的地方。要想賺錢要盡可能地多讓鵝吃草,然后補喂精料,晚上也要喂,讓它多吃,盡可能短地讓鵝提前出欄。
第三,是市場門檻。鵝產品看似市場很大,但是,對于初入市場者來說,需要以銷定產。最好一次不能喂太多,要根據銷路來決定養殖數量。另外,在鵝長到70齡左右趕快銷售,不然就會越喂越虧。
小結:養鵝產業發展正當其時。要抓住機遇,就把必須找準市場切入點,把規模養殖要求研究透,努力越過養鵝的門檻,實現養殖的效益目標。
金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