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各地砂石價格受多重因素影響,持續上漲并屢創歷史新高,砂石暴漲引發工程工期拖延,發承包雙方工程糾紛加劇,部分工程嚴重虧損等現象時有發生。砂價持續上漲湖北武漢日前,有報道稱武漢地區的重要建筑材料——砂石存在斷供風險,而砂石是制造混凝土的
近年來,各地砂石價格受多重因素影響,持續上漲并屢創歷史新高,砂石暴漲引發工程工期拖延,發承包雙方工程糾紛加劇,部分工程嚴重虧損等現象時有發生。
砂價持續上漲
湖北
日前,有報道稱武漢地區的重要建筑材料——砂石存在斷供風險,而砂石是制造混凝土的原材料,這意味著混凝土的供應將出現嚴重問題,多家施工單位的物資采購部門對此叫苦不迭,眾多攪拌站已經出現了停產或半停產的情況,而另一些攪拌站則加大了采購力度,成本大幅上升。以砂石料市場價格為例,目前砂、石成交價格雙雙突破100元/噸,較月初大幅上漲約20%。
湖北省孝感原本砂石資源豐富,可采區年均可采河砂340萬噸,高峰時曾有大小砂石場上百家,年開采1400多萬噸,除保障全市需求外,70%供應武漢及周邊市場。但近期孝感砂石暴漲,河砂銷售價一度從60元/噸上漲到165元/噸,漲幅達175%;碎石銷售價從15元—20元/噸上漲到37元—48元/噸,漲幅達147%。僅砂石一項,孝感市政府每年投資的建設項目就將增加3億元支出。
目前,湖北部分區域的砂石供應愈發趨緊,部分市場出現競價購砂現象。砂石價格暴漲,幾乎是一天一個價,今年1月至今,價格已經翻了3-4倍,這對工程施工項目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增加項目成本的同時也影響到了施工進度。
湖北區域某商砼企業負責人表示:砂子一天一個價,漲價已是常態。聽不到漲價的消息倒是有些心慌。現在的情況是商砼攪拌站,即使舍得出高價沒有渠道也買不到足夠的砂子,現在已經不是多少錢的問題了,而是有沒有貨的問題。
安徽
繼湖北之后,安徽也出現了砂石稀缺、砂石價格暴漲的情況。2019年4月22日,政協舒城縣委員會網站發布了一則“關于加強砂石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整治砂石市場亂象,保障我縣自用砂石供應的建議”的重點提案,提案稱當地砂石嚴重供求失衡,砂石價格暴漲,重點工程建設已難以為繼,最后要求由當地縣政府統一定價、定量生產。
在此之前,安徽省六安市也曾出現建筑商因砂石價格過高而向市長求助的情況。求助信中稱河砂投標價均為40元每噸,但施工期間均漲價至130元每噸,建筑材料暴漲已使得多家建筑單位各個人舉步維艱、難以生存。
河南
近期,河南省多地反映砂石、混凝土價格出現上漲,為此河南省發改委價格調控處組成調研組對鄭州、新鄉、濟源等地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進入2019年以來,混凝土價格有所上漲,主要原因仍是原材料砂石價格上漲帶動。
從鄭州某混凝土公司了解到,目前混凝土價格(C30)為每立方米580元,比年初的520元上漲11.50%,濟源4月混凝土價格為每噸480元,較上月上漲20元。以濟源為例,受河道采砂管理的影響,砂石供不應求,價格暴漲。截止今年四月底,河砂市場中準價已達到每立方米140元,且往往是有價無貨,出現“一砂難求”的局面。
廣東
廣東省惠州地區一砂場竟出現“砂石搖號供應”現象。由于排隊賣貨的車輛太多,無法滿足供給,竟采取了限制貨車號牌的方法賣砂。而為了拉到貨,很多人套假牌插隊買砂,甚至司機還經常因為排隊引發沖突。
該砂場屬于國營,河砂價格屬政府指導價,售價110元/方,但二級市場已經賣到200元/方。由于儲量有限,該砂場只能采取上述方式限量供應。
陜西
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境內自即日(2019年5月6日)起將對全縣砂石供應實行統一管控,管控截止時間為8月30日。管控期內,嚴禁縣內外任何單位、個人從事砂石倒運銷售;嚴禁任何車輛、船舶私自運輸、倒賣砂石出境;紫陽縣內所有砂石下船實行統一價格100元/方~120元/方。
國家發改委全面統計砂石價格信息
國家發改委高度重視砂石原材料供需失衡對工程建設的影響,要求各地加強砂石價格監測。據訊,去年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發文湖南、湖北、廣東、內蒙古、福建、江西、河南、四川省(自治區)八個省發改委(物價局),要求:針對全國各地砂石價格上漲的情況迅速摸清情況,分析原因,并加強市場調節監管。
近期,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陸續公示全國部分省份砂石價格信息,如:廣東省、河南省——這表明,國家發改委正全面統計砂石價格信息。國家發改委全面統計砂石價格信息、摸清全國砂石行情,將有利于中央部門根據當前砂石供給形勢出臺砂石監管政策文件,引導砂石骨料產業發展,促進全國砂石供需失衡問題加速解決。
全國各省份發改部門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實地調研砂石價格信息,將砂石作為重要商品“單獨”列入統計范疇。近日國家發改委官網公示了廣東省、河南省調研統計的砂石價格信息。
廣東省
據廣東省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因原材料供應量增多,4月份廣東省砂類價格持續回落,海砂降幅明顯,比上月下降了5.37%。
4月份,廣東全省河砂平均購進價為每立方米212元,環比下降2.54%(與2019年3月份相比),珠三角和粵北地區降幅較大。其中珠三角、粵北和粵東地區河砂均價分別為每立方米217元、217元和213元,環比分別下降4.76%、3.15%和0.26%。粵西地區河砂均價為每立方米190元,環比持平。
廣東省內采石場供給有限,省外運輸成本承壓,成本有所上升,4月份全省碎石平均購進價略有上漲,每立方米為155元,環比微漲0.15%。其中,粵北、粵西和珠三角地區碎石均價分別為每立方米126元、141元和166元,環比分別微升0.39%、0.83%和0.33%;粵東地區價格略降,均價環比微降0.11%。
4月份廣東省海砂(淡化處理)平均購進價為每立方米257元,環比下降5.37%。粵北和珠三角地區均價分別為每立方米230元和278元,環比分別下降12.1%和2.32%。
廣東省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還對砂石價格走勢進行預測:隨著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開展,砂石等建材需求將陸續走高,廣東省內因環保治理,采礦場產量不能滿足省內需求。外省輸入可以一定程度緩解市場供給緊張的局面,保障市場需求,但相應的運輸費用等成本支出也會增加,因此未來碎石的價格或將繼續承壓。砂類由于貨源較為充足,且前期價格高位承壓,預計5月份仍有一定下行空間。
河南省
河南省發改委價調處發布信息稱,近期,河南省多地反映砂石價格出現上漲,為此河南省發改委價格調控處組成調研組對鄭州、新鄉、濟源等地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隨著全國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大,各地紛紛關停了采石場,采砂場等企業,致使砂石數量供不應求;進入2019年以來,砂石價格上漲。
從調研的幾個地區來看,砂石供應緊張是普遍現象。以濟源為例,為加強河道采砂管理,保護河流生態,濟源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河道采砂管理的意見》,嚴格規范河道采砂審批管理,汛期禁止一切河道采砂行為。受此影響,濟源河砂生產供不應求,價格暴漲。截止今年四月底,河砂市場中準價已達到每立方米140元,且往往是有價無貨,出現“一砂難求”的局面。
據市場調查,2017年年初,濟源河砂價格僅為每立方米30元,運行態勢平穩。隨后從2017年5月份開始,受天然砂開采限制、打擊非法采砂、環保督查等政策及聯合行動影響,關閉、禁采、停產整治致使河砂產能嚴重萎縮,市場供不應求,河砂價格開始賣方上漲,到2018年4月份一路飆升至每立方米120元,建設高速公路高標號河砂更是漲到160元。此后,濟源河砂價格一直維持高位運行的態勢,目前普通河砂價格上漲至每立方米140元。
河南省發改委價調處對未來砂石價格走勢做出預測:6-10月份為河道傳統汛期,若嚴格執行禁采規定,將經歷五個月的河道禁采期,由此預計全省汛期建筑用砂供應將會更加緊張,價格繼續處于高位將會有所攀升。
近年來,我國砂石價格普遍高漲,局部地區短缺。砂石漲價,引發部分工程建設大額虧損;砂石缺貨,致使一些工程建設延期;砂石高價短缺還誘發非法采砂抬頭,加劇環境破壞,劣質材料流入工程施工現場,影響工程質量,對工程安全造成重大隱患。“小砂粒成大問題”——砂石供需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基建“補短板”政策的落實。全面統計砂石價格信息、砂石產量、砂石礦山信息、河道砂石儲量等已經迫在眉睫!
除了國家發改委正在全面統計全國砂石價格信息外,自然資源部正在全面統計全國砂石礦業權信息;中國砂石協會也定期發布全國砂石價格和產量;海南省地質局已初步完成全省河砂資源的調查,海南全省可提交天然河砂資源儲量超過5億立方米。
隨著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和中國砂石協會不斷加強統計全國砂石資源和砂石供給行情,將為我國砂石骨料行業發展和產業規劃布局提供數據支撐,將有利于全國各地明確加快推進機制砂石產業發展和建筑固廢、尾礦等制備砂石骨料鼓勵政策的出臺!
馬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