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雨果曾經說過:“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當代人站在當代的車輪上向前滾滾而行,而在他們背后一路留下的,是那一代又一代的歷史烙印過的痕跡,是前人不斷追逐的痕跡,是歷史不斷發展的證據。我們一直都在暢談歷史,可歷史卻
雨果曾經說過:“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當代人站在當代的車輪上向前滾滾而行,而在他們背后一路留下的,是那一代又一代的歷史烙印過的痕跡,是前人不斷追逐的痕跡,是歷史不斷發展的證據。我們一直都在暢談歷史,可歷史卻仿佛很是遙遠。
因為從未親身經歷,所以我們難以想象。我們可以體會到用50元度過一個月的窘境,卻難以想象1985年的工資只有50元但卻是可以養活一大家子人的事實。這些對于歷史的理解和寬容,也許我們可以透過經久沉淀的史實去窺探和洞悉,去感受和領悟。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行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踏上改革開放的大步伐,各種發展機遇一并涌現于國內,為中國插上了快速發展的翅膀,引領時代潮流的進程。
這一時期,從國外傳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也進一步改變了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使得全國上下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最重要的當數生活領域的變化。
從那時起,物價飛漲,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社會的競爭和壓力也在不斷的擴大。社會的發展都裹挾著這種利弊滾滾而來。
從1985年至今已有35年的發展歷史,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已經跨越了巨大的發展鴻溝,從一只沉睡的獅子正逐步蘇醒過來,逐漸煥發出強大的光和熱來。
巨大的反差
歷史在發展,人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但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去感受歷史的真實,去體會歷史與現實的差異之美。1985年是中國物價管理制度和實際物價調控政策變遷的關鍵一年,同時,這一年也是代表那個時代生活、物質、經濟等水平的關鍵一年。
按照當時的市場零售價來看,豬肉每斤在1.70元左右,50元錢在1985年大約可以買30斤的豬肉,亦即已經足夠當時一戶家庭一個月的葷菜錢。由于今年豬肉變化幅度較大,相比之下,我們以去年豬肉一斤15元為例,30斤豬肉即450元。
在一些經常食用的產品方面,價格也是相差很大。1985年一包方便面零售價在0.25-0.35元之間,而如今普通的方便面價格也要在2-3元左右,甚至在再上品牌和包裝的緣故,價格就更加昂貴。
當時的饅頭一斤才0.035元,而現在一個饅頭就要1塊錢了。一個家庭每月花1塊錢就可以買30斤左右的饅頭,相當于解決了一家人早餐的問題了,而現在一塊錢連一個人的早餐都吃不飽。
透過食物價格的對比,按豬肉價格變化來算,1985年的50元就相當于現在的450元。可想而知1985年的50元錢與今天的50元錢相比,真是天差地別。
在居民生活基本需求上,1985年與今天的差別也是很大的。1985年的電費為每千千瓦時70.36元,即一度電0.07元,而今天的電費約為一度電0.58元,兩者相差近8倍。
1985年的自來水水費為每噸0.12元,而今天的自來水水費為每噸1.62元,并且實行等級制度,在今天用的越多繳納的費用就越多,二者相差了近14倍。
而我們都知道,這種居民生活基本需求物品的價格一般浮動都不是太大,為了保證全國上下的民眾都能夠滿足到基本的生活需求,政府對此一般都是嚴格管控。
但是在近30年來這部分需求的價格漲了不下10倍,這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真的是很快,1985年的50元可以用來支付一年的水電費,但是在今天,50元都不一定能填滿一個月的水費。
1985年普通工人的工資一般在60-80元左右,而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在3000-4000元左右,看似今天人們的工資水平提高了不少。
但是在高消費的今天,三四千塊錢并不足以養活一個在外打拼的人,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每月扣除房租水電,剩下來的錢也許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更別說是養活家庭或者進行其他娛樂活動了。
但是在1985年可就不一樣。那時候的物價水平很低,七八十塊錢的工資不僅能夠解決一家人的飲食問題,還能夠支付水電費等其他費用,要是家里有多個人同時在廠里工作,那么這個家庭要在幾年內湊足一筆翻蓋新房的錢是不成問題的。
從上面幾種對比指標來看,1985年的50元從物價上來算相當于現在的四五百元,從工資上來看也有兩三千元。
從不同的角度去做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們生活的基本情況,同時也會驚嘆于時代發展如此之迅速飛快,將我們迅速地滾向時代的前方,使我們對于如此接近的歷史近如此的陌生和遙遠。
也許這就是發展的魅力,這就是時代變革的魅力。透過歲月的長河,我們不僅窺探到了歷史的氣息和跡象,同時也開始欣賞過往歲月的簡單美好。在那個也許物質相對匱乏但是競爭壓力不大的時代和社會里面,有著最純真的生活態度和最淳樸的生活精神,也許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
1985年的50元錢,的確是不容小覷。它不僅僅只是代表金錢價值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當它與歷史掛鉤的時候,它就是歷史的一個標志,它標志當時人民的一種生活狀態和生活水平,刻印著一個時代的烙印。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對于50元都有不一樣的估值和看法,但是透過50元這一歷史的切口我們不難發現,時代的力量是如此的頑強而又巨大,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美麗的歷史。
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