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為紅木行業的扛鼎者,藝尊軒始終以東方哲學作為核心,將家國情懷融于設計,把匠心工藝化為骨骼,以創新突破為理念。“藝尊”二字所傳達的正是包天偉先生在藝術上追求至尊至美、以作品詮釋藝術至尊,將赤誠之心傳達于作品是他的夙愿。如今,家國系列作品的第
作為紅木行業的扛鼎者,藝尊軒始終以東方哲學作為核心,將家國情懷融于設計,把匠心工藝化為骨骼,以創新突破為理念。
“藝尊”二字所傳達的正是包天偉先生在藝術上追求至尊至美、以作品詮釋藝術至尊,將赤誠之心傳達于作品是他的夙愿。如今,家國系列作品的第四篇章——包公園問世。
包公園從構思到設計,從動土到落成,無不凝聚著包天偉先生的心血與思緒,每處細節都經過了數次推敲琢磨,耗時兩年半方才完成包公園的建設,足見其用心之深與對完美之追求。
包天偉作品 家國情懷系列作品
萬世師表
?整體長4.2米 寬3.82米 高3.60米
?2006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特等獎
?2008年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金獎
?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館藏
龍騰萬萬歲
?寬2.16米 高4.28米
?黃山迎客松、壺口瀑布,示意熱情好客、一往無前
?天安門、中華之冠、東方明珠、鳥巢、水立方,贊頌改革開放創造的偉大時代
?萬里長城,意為中華五千年歷史的精神縮影
?珠峰蒼龍寓指“龍騰萬萬歲,中華永春秋”
委員長椅
?藝尊軒特制全國人大會議中心會議專用椅
?于2012年8月20日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八十七次委員長會議上首次交付使用
包 公 園
圖片 | 包公園
包公園坐落于浙江東陽南馬鎮金院村,這里是包天偉先生的故鄉,也是傳統木雕的發源地之一。如今,這片峻茂寧靜的福地上,又多了包公園這樣一處憑虛御風的人文風景。
構思處處珠璣 景觀皆有深意
包公園記
浙江東陽南馬鎮金院村,有園興于大山尖下,樹林陰翳,青綠翠蔓,牌坊竣立,群賢款題。中立石像,正氣凜然,不怒自威。石像者,包拯青天也。
顯祖公包拯,祖籍廬州合肥,其一生為官公正清廉,愛民如子,世稱青天。大明年間,有先世族祖為避時亂,率妻子邑人至此,遂成一包氏支系。
包氏后人因緬懷先賢,感恩家鄉,出資興建此園,以應政府美麗鄉村建設之號召。
園中樹木蔚然,花草幽香,亦有休憩步道,以惠鄉里村民。曲徑通內,豁然開朗,有六角亭立于前村井傍,名曰天佑亭。
亭中有“天、地、人”三聯,意在恒祈太平、拜謁祖先。今包公園已成,故以此為記。
公園內景
包公園的構思處處珠璣,園中人文景觀皆包含了包天偉先生心中情義:或為祈一方太平、雨順風調;或為勸誡后人不忘初心、牢記本源;或為回報故土、饗贈父老。
包氏牌坊
圖片 | 包氏牌坊
上題:
“浩然正氣”
正面對聯書:
伉直清正英名表日月,善惡分明百姓謂青天;
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慈悲無量依然菩薩心腸。
背面對聯書:
峭直不阿允推良宰輔, 陰陽攸攝共拜福閻羅;
登高如入妙境, 俯瞰盼于中天。
立柱三聯書:
公心著于竹帛,千秋共頌赤膽;
正氣披之管弦,百姓齊贊青天。
日月有明,良時不負貞彥;
乾坤無極,偉業還期后賢。
一笑河清,鄉國舊聞傳諫草;
千秋墩在,歲時薄酹薦香花。
圖片 | 包氏牌坊
包氏牌坊立于公園之北,朝暉夕陰之萬千氣象均可見于此,為青樹翠蔓中的一抹亮色。牌坊上題對聯皆出自名家之手,可謂鴻儒聚金院。
包公像
圖片 | 包公像
包拯(公元999—1062年),北宋名臣,中華五千年的杰出代表人物,因執法如山、愛民如子被百姓敬為青天。
此石像凈高999公分,乃紀念包拯誕生年之意,底座為五米高的正方體,周邊造型意為九座步步高的山峰,寓意:九九九,長長久久!
包公像位于包公園正中,屹立于山巒之間乃領銜之景。清風白云、日月無窮,盡在此間流轉境遷。
前村水井
圖片 | 前村水井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先輩為國鞠躬盡瘁,后人更應繼往開來,飲水思源,方知本也。
前村水井在包公園東南方,乃當地百姓安居之源頭。此井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天佑亭
圖片 | 天佑亭
“天佑”即天佑中華之意,天佑中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佑鄉親,安居樂業,富足和祥;六角亭南、東、西三門分刻天、地、人三聯,以祈家鄉永保太平。
因其為父、母、子、女共同設計,又名“同心亭”,寓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兒孫永昌。
天聯由父天偉書:
勤儉持家家道興,嚴明治國國運旺。
地聯由女若冰書:
世代共飲前村水,千秋共沐大山恩。
人聯由子浩乾書:
從善如流勿忘本,登高濟事是初心。
天佑亭位居包公園正東,乃包天偉一家同心創作。亭作六角乃取“天地人和”;上書三聯,是為包氏對故鄉的萬千祝福。
開園慶典
3月31日,正值包拯誕辰1019年之際,包天偉先生專誠挑選這個節點作為包公園開園之日,也是為了表達對先祖的敬仰與追思。
「包公園」作為一個文化概念,代表的是家族文化和精神傳承,是為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這也讓包公園在建設之初就獲得了各界人士的信任與幫助,他們也作為主席團嘉賓出席了本次開園慶典。
▲包公園出資人、設計者包天偉先生率先發言
到場嘉賓們分別為包公園致賀詞
▲單玲琳
東陽市南馬鎮鎮長
▲李寶春
中共東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王正明
原東陽市政協主席、東陽人聯誼總會會長
▲王贊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
▲曹德信
江蘇省原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少將
嘉賓們為包公園剪彩
厲江潭、張立辰為“包公像”揭幕
▲張立辰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美術學院及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著名學者教授
▲厲江潭
海軍東海艦隊原副政委、少將
良時不負貞彥 偉業還期后賢
唯獨有思想、有情懷的藝術大家才能創作出刻畫當代、矚目未來的藝術作品。萬千祝福及亙久眷戀都被包天偉先生融入了大氣典雅的包公園中。
一如公園正門中聯所書:
日月有明,良時不負貞彥;
乾坤無極,偉業還期后賢。
金院村的這座包公園,是包天偉先生向時代的高歌,為萬眾的祈福,對更輝煌未來的期盼。對于藝術至尊的孜孜追求將在包公園中與一花一葉、一亭一樹共同延續傳承。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