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會陳皮好,全國人民都知道。別人送的皮不香么?憑啥還要自己花錢買著喝?一到年底,禮物滿天飛,不拎個包裝精致的伴手禮,都不好意思敲人家的門。在店面我們經常遇見這樣尷尬消費者買點啥送禮?買時下火熱的陳皮,不買個10年、15年hold住場面,都送
新會陳皮好,全國人民都知道。
別人送的皮不香么?憑啥還要自己花錢買著喝?
一到年底,禮物滿天飛,
不拎個包裝精致的伴手禮,都不好意思敲人家的門。
在店面我們經常遇見這樣尷尬
消費者
買點啥送禮?買時下火熱的陳皮,不買個10年、15年hold住場面,都送不出手。
商家
市場上也突然需求增加,需要200-300塊一斤的陳皮。真的好著急
懂行的都知道哪有那么多10年、15年的新會陳皮?這之間的供給關系,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哪得甘甜香如許
新會陳皮,是需要新會種的茶枝柑果子,剝皮干燥后,在新會存放3年。來看看今年的新皮的價格,舉個例子:
以親民價著稱的三江皮,新皮也要220-280元/斤,放三年就用損耗最少的標準倉儲(溫度、濕度電腦調控)5%,3年后的成本也要近300塊。
兩三百的新會陳皮,還要好喝,想說愛你真的好難!
哪得甘甜醇厚香?好喝的都不便宜。
物美價廉,真的玄妙!
禮物的心態(tài)
禮儀之邦,伴手禮不在乎貴重,而在乎心意。
不知何時起,居然卷的看向價格。
禮物的標價和視覺價值而言,
越來越多人在乎視覺價格,
看起來很貴的樣子。
包裝的樣式也是越來越精致,拆開都舍不得扔掉,美呀!
卷呀卷的結果就是,一個稻草放在很美的盒子里,頓覺高大上的禮物。
即使,里面的東西可能還不到一個包裝盒的錢。
買櫝還珠,至少花錢買的盒子是自己心儀的。
而收到的禮物,還不一定是自己的想要的。
誰最精
“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
借用一位前輩的說法
“世界上2種人最懂茶?
一個是茶農,他懂得茶到底是怎么來的。
一個是買茶的人,他肯花自己的錢去買,一定是認可的這款茶”
我更認可這位前輩的話,只有花自己錢的時候,才是思考后決定,或是有一定了解后,或是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去試錯。
即使買錯了,也絕不會在坑里爬不出來。
然而,在禮物中很難剝開華麗的包裝,看到真實的價值。
對于入口的東西,還是自己花錢買來的放心。
自己買給自己的新會陳皮,喝著安心!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