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到防治骨質疏松癥,人們首先會想到補鈣,這是因為與骨骼健康有關的諸多營養元素中,鈣是名副其實的“帶頭大哥”,而且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鈣的吸收能力會逐漸下降,更容易缺鈣,更有一些人因為飲食習慣的元素,一直處于膳食鈣缺乏中,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就
說到防治骨質疏松癥,人們首先會想到補鈣,這是因為與骨骼健康有關的諸多營養元素中,鈣是名副其實的“帶頭大哥”,而且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鈣的吸收能力會逐漸下降,更容易缺鈣,更有一些人因為飲食習慣的元素,一直處于膳食鈣缺乏中,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就會更高!對于因為飲食習慣或吸收能力下降的人群,從日常膳食中難以獲取充足的鈣,這時候就要考慮服用鈣劑,可鈣劑那么多,該如何選擇呢?
骨質疏松癥患者為何需要補鈣?
骨質疏松癥是缺鈣引起的嗎?這樣說也沒什么不對,確實骨骼中鈣流失了,但骨骼缺鈣不等于膳食缺鈣,二者是有區別的!
從本質上講,骨質疏松是骨重建失衡導致的。骨重建包含兩個過程,一個是骨吸收,指舊的破損的骨被吸收掉,另一個是骨形成,在舊骨吸收后形成新骨。骨骼的狀態就和骨吸收與骨形成之間的動態平衡有關。在成年以前,骨形成大于骨吸收,所以我們的骨骼會不斷變長、變粗,在成年到35歲左右這一段時間,骨吸收與骨形成大致相當,骨密度變化不大,大約在35歲之后,骨吸收就大于骨形成,骨密度會逐漸下降。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骨密度不斷下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就是骨質疏松癥,不及時治療,骨痛和骨質疏松性骨折就會接踵而至!
影響骨重建平衡的因素非常多,增齡、飲食、內分泌、運動、創傷、疾病、藥物,都可能引發骨質疏松,膳食鈣缺乏是其中其中之一,并不是全部,所以不能把補鈣和治療骨質疏松相等同。
不過,膳食鈣是促進骨質疏松最常見的一個原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各大人群給出了建議的膳食鈣攝入量,但多數人因為飲食習慣等原因,膳食鈣缺乏的情況非常常見,因此大眾的飲食結構有待優化。而對于青少年和孕婦等鈣需求量大的人群,老年人等飲食消化能力較差的人群,膳食鈣難以滿足所需,這時候鈣劑就是不錯的選擇!
四大類鈣制劑,哪種更適合骨質疏松癥患者服用?
01 | 無機鈣類
包括氧化鈣、碳酸鈣、磷酸氫鈣、氯化鈣、氫氧化鈣等。這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碳酸鈣,很多學者推薦大眾服用。
無機鈣類的特點是含鈣量大,但也有缺點,那就是溶解度低、對胃腸道刺激大,因此主要用于急性鈣缺乏癥的治療,一般不用于骨質疏松癥的防治。像碳酸鈣,必須經過胃酸作用分解為鈣離子后才能被吸收,雖然鈣含量高、吸收率相對高,但對胃腸道的影響大,搞不好就會引起便秘、惡心等副作用,胃脹、便秘者要慎用,其他人最后與食物同服來降低副作用。
02 | 有機酸鈣類
包括葡萄糖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等,其中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的應用比較普遍。這一類鈣的特點是鈣含量雖然低,但溶解度比較高,不過因為含量低,口服的話需要很大的用量,因此臨床上也比較少用,用也是多用于靜脈滴注,常用于調節患者體內電解質平衡。
03 | 有機鈣類
包括L-蘇糖酸鈣、樂力氨基酸螯合鈣、金鈣等,這一類鈣現在越來越多用于骨質疏松癥的預防和治療,因為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好、無明顯毒副作用等特點!
04 | 天然生物鈣類
是將海洋生物(如貝殼、牡蠣等)或動物骨骼進行加工處理而生產出來的鈣產品,市面上這一類鈣劑非常多,但療效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患者要謹慎選擇。這一類鈣因為水溶液呈強堿性,對胃腸道的刺激非常大,因此不適合嬰幼兒、兒童、老年胃酸缺乏者,與食物同服可降低不良反應。
骨質疏松癥患者如何正確補鈣?
01 | 鈣劑選擇還合理
在選擇鈣劑時,我們首先要判斷自己是不是需要服用鈣劑,一般來講,以下幾大人群要考慮服用鈣劑:
如果沒有以上因素,還是建議調整飲食結構,盡量從膳食中補充足夠鈣。
在鈣劑的選擇上,除了關注鈣含量,還要考慮鈣吸收率和安全性。比如,碳酸鈣的鈣含量雖然高,但吸收效率要差一些,而且容易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要和食物同服;磷酸鈣鈣崩解吸收難,含磷量高對腎臟負擔大,所以很少用;葡萄糖酸鈣易溶解吸收,但鈣含量又非常低;活性鈣對胃腸道刺激非常大等等。
每一種鈣劑有其優點,但又伴隨有缺點,要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來選擇,這個問題患者自己不好把握,交給醫生來辦就對了!
02 | 補鈣的同時還是要補充與骨骼健康有關的營養元素
這一點也容易被忽視,在骨重建和鈣吸收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營養元素參與其中,如維生素D、維生素K、蛋白質、鋅、鉀、鎂等。以維生素D為例,有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的作用,但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也比較常見,如果只補鈣不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很可能補鈣就成了無用功,所以,缺鈣的人每周應該曬幾次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要保證營養元素充足,平衡的膳食是最為重要的,飲食要多樣化、有規律,可以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膳食結構,在膳食鈣的補充上,首推還是乳及乳制品,乳品中的乳糖等元素還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鈣缺乏的人也可以選擇鈣強化乳品,盡量從膳食中獲取足夠的鈣。
03 | 治療骨質疏松癥不只是補鈣
一定要明確這一點,補鈣不是防治骨質疏松的全部,補鈣只是基礎治療,患者還要根據骨質疏松的原因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既包括飲食、生活、運動習慣的改變,也包括醫藥治療。
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綜合治療,要考慮補充性激素(如雌激素)、要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如雙磷酸鹽類藥物)、要謹慎使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要改變不良習慣(如吸煙)、要多運動(如曬太陽、跑步)……
04 | 過量補鈣,有害無益
有些人認為鈣補得越多,骨骼就越強壯,尤其是患上骨質疏松后,各種鈣劑一起吃,且不說骨質疏松有沒有改善,鈣中毒的風險倒是高得很!
你沒聽錯,鈣補多了是會中毒的!每日補鈣超過2000~2500mg,或者存在腎功能損害時,就會發生不良反應。高鈣血癥早期可造成嚴重便秘、進行性口干、持續頭痛、食欲減退、煩躁、精神抑郁等,后期還可導致意識模糊、高血壓、心律失常、惡心嘔吐等,甚至還有更嚴重的危害,不得不防!
所以,補鈣合理,一般膳食鈣很難過量,怕就怕在鈣劑上,在使用鈣劑補鈣時一定要科學,需要多少補多少,不要一味求多!
張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