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特斯拉1199元的“天價”麥克風刷屏了社交媒體,也讓新能源車昂貴的周邊產(chǎn)品再度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來源:特斯拉APP在此,我要為特斯拉做一下澄清,人家TeslaMic無線話筒是1199元兩只!雖然600塊一只話筒聽起來還是有點離譜。但是相
最近特斯拉1199元的“天價”麥克風刷屏了社交媒體,也讓新能源車昂貴的周邊產(chǎn)品再度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來源:特斯拉APP
在此,我要為特斯拉做一下澄清,人家TeslaMic無線話筒是1199元兩只!
雖然600塊一只話筒聽起來還是有點離譜。但是相比350元的哨子,145元的鑰匙扣,以及比茅臺還貴的龍舌蘭酒(1658元),TeslaMic是不是一下子就極具性價比了呢?
我相信特斯拉的車主們也是跟我一樣的想法,要不然怎么TeslaMic剛上架就售罄,官網(wǎng)顯示這款無線話筒預計2月底進行補貨,當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大概率又搶光了。
根據(jù)特斯拉的介紹,TeslaMic作為中國區(qū)特供的產(chǎn)品,可適配特斯拉車輛劇場模式的唱K功能,接收器插入有數(shù)據(jù)傳輸功能的USB接口即可使用,續(xù)航時間10小時以上,內(nèi)置多種音效模式,搭配系統(tǒng)內(nèi)最新的雷石KTV軟件,無線話筒采用動圈式收音方式,內(nèi)置 DSP 處理芯片。話筒采用專用的U波段傳輸音頻,自動配對,連接穩(wěn)定。
看不懂上面這些描述不要緊,因為我也不大看得懂,但是俗話說得好:貨比三家不吃虧。剛好,“蔚小理”三家同樣擁有“車內(nèi)KTV”功能,我們就來紙上談兵一下,看看為什么在車里唱個歌,要這么貴?
最貴的不一定最好?
首先從價格上,各家的思路基本是一致的:不讓你形單影只
特斯拉:1199元兩只
小鵬:298元一只,520元兩只
蔚來:399元兩只
理想:396元兩只
可以看到,特斯拉一只麥克風的錢可以買“蔚小理”的套裝,車界頂流的價格自然也是頂級的。但是越貴并不代表越好,說到底,唱K的體驗感只跟兩個因素有關:音質和曲庫。
首先是音質,小鵬P7主打“智能音樂座艙”,其中最值得拿出來說的,自然是選裝價上萬的丹拿音響。提供7.1.2聲道以及 DTS X 沉浸式音效技術,有18個揚聲器,帶來360°沉浸式音樂體驗。
尤其是座艙還使用了AI動態(tài)背景、律動氛圍燈以及律動智能燈語,你唱歌的時候,前方的車燈還能給你伴舞,體驗感滿滿。
蔚來則是將認知度更廣的“杜比全景聲”帶到了ET7的身上,標配23個揚聲器單元,擁有20路1000W功放輸出。4個主位聲道采用由高、中、低音三個單元組合的3分頻音箱,并擁有低音炮與4個頂置聲道音箱。通過主動式調(diào)音算法,及杜比全景聲音樂呈現(xiàn)的出色細節(jié)和清晰度。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如果唱歌不好聽的話,對于聆聽者的折磨肯定也是幾何倍數(shù)的放大。
與特斯拉深度合作的音響品牌,是美國的本土品牌馬丁洛根。被稱為最好的靜電音響之一,在音色還原上面幾乎零失真,而且因為是面發(fā)聲的原理,聲場特別寬廣。
理想ONE則標配12揚聲器Hi-Fi高保真音響,由ASK+JVC調(diào)教,ASK+JVC是世界著名的專業(yè)音響制造商,是為保時捷的柏林之聲提供整套音響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雖然有大廠背書,但是理想的車主對于這套音響有兩點集中吐槽:一個是聲音大一點就顯得雜亂無章,失真嚴重,另一個是低音有些松散無力。
再談曲庫。
理想和特斯拉都采用的是雷石KTV,曲庫數(shù)量上有所不足,正版曲目大約在80萬首,而且理想APP里有車主反應新歌更新比較慢。
蔚來采用的全民K歌和小鵬采用的唱吧知名度相對雷石來說更廣,曲庫也更全,擅長做用戶運營的蔚來也早就把K歌活動玩出了花。
新場景,新消費
看完了上面的概述,你也許在思考,理想的曲庫既然不那么豐富,音響在這四家里也難言出色,那理想的車載麥克風在這四家里銷量肯定不算上乘。
恰恰相反,理想的官方商城第一次上線500個無線麥克風,僅用25分鐘便銷售一空;隨后第二批備貨的1800個產(chǎn)品,也僅花了十幾分鐘便售罄。
火爆的銷量背后,是理想ONE奶爸車的屬性精準切中了“家庭旅游”這個場景,還有什么比一家人其樂融融唱兩首歌更能代表“輕松愉悅”的出行畫面呢?
對于各大新能源車企來說,稀奇古怪的周邊也許不能帶來多少收益,但是每一款與產(chǎn)品精準貼合的周邊都是在不斷塑造品牌文化,強調(diào)品牌內(nèi)涵,篩選符合品牌調(diào)性的受眾人群。
300多元的麥克風背后,是上萬元的音響系統(tǒng)、出色的隔音降噪以及配合情緒的燈光舞美,這一套設備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場景,才是消費者愿意為之買單的最重要的原因。
而如何將“粉絲經(jīng)濟”、“圈層社交”、“用戶粘性”等等概念從車主手里的話筒流轉到品牌手中的銷量,是各大車企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
劉陽一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