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開頭要說在冬奧會中最具有速度與激情的,且最燒錢的運動項目,無疑就是這個雪車比賽。這玩意又稱"冰上F1",平均時速100公里,最高可達160公里,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讓人腎上腺飆升。雪車除了速度快,價格也挺昂貴的。一架比賽用的雪車
開頭
要說在冬奧會中最具有速度與激情的,且最燒錢的運動項目,無疑就是這個雪車比賽。
這玩意又稱"冰上F1",平均時速100公里,最高可達160公里,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讓人腎上腺飆升。
雪車除了速度快,價格也挺昂貴的。
一架比賽用的雪車價值約30萬人民幣,加上選手要用的各種裝備,總價能達到50萬元以上,而且要修建一個專用的賽道,更是高達5億人民幣!
咦?怎么感覺冬奧會的項目都挺燒錢的呢?本來想著去體驗一下,算了算了,我還是玩我的卡丁車吧~
那么問題來了:冬奧會的雪車制造很難?中國現在能制造出來?
雪車發展歷史
雪車也稱"有舵雪橇",是一種集體乘坐、可操縱方向的雪橇在冰道上滑行的運動項目。
雪車最早是起源于19世紀末的瑞士。
18世紀60年代,有2個美國人將2個雪橇用木板釘在一起進行比賽,從山上疾馳而下甚是刺激,被人稱為是雪車最早的雛形。
后來瑞士人馬蒂斯改良了雪橇,將操縱舵的木框架結構安裝上去了,這樣就變成了有舵雪橇,不僅更安全也更厲害了。
1987年,世界第一個雪車俱樂部在瑞士圣莫里茨誕生,這也意味著雪車正式成為了一項競技運動,1924年雪車被正式列入第1屆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中。
在比賽中,雪車的速度能有多快呢?
額,這么說吧,大約每小時100公里,最快能跑每小時160公里,比普通火車還要快。
然而,這種雪上運動卻被作為"富人的游戲",為啥呢?
2010年,國內新聞報道曾對雪車的花費進行過一個簡單的統計:雪車本身需要28萬元(人民幣,下同)、專用釘靴需要28.6萬元,整套連身服和頭盔需要4784元,看似普通的滑雪手套也要340元。
那么雪車為啥能這么貴呢?
其實還是由于雪車內部的結構跟材料所決定的。
雪車的基本結構是由底盤、座艙、滑行器、防護罩、操縱舵以及制動器等部分組成。在雪車外部共有三組手柄。由前到后分別為駕駛柄、側柄和尾柄,它們是雪車運動員推動雪車時直接接觸的部分。
雪車內部裝備有轉向控制柄,相當于汽車的方向盤,駕駛員通過牽拉動作控制車體轉向。比如雪車前部由2個方向舵制動的滑輪系統操作;底部由2組獨立的滑行鋼刃構成,滑行鋼刃可通過車身內的2個把手控制。
同時雪車里也有專門的剎車裝置,剎車手坐在后面負責雪車到達終點的時候拉閘剎車。
雪車前進的過程是這樣的:運動員一開始會在專門的冰道上推著雪車快速向前跑,讓雪車獲得初始速度。大約50米之后快速跳進車里,讓雪車依靠慣性和重力向前滑行,就跟小朋友玩滑滑梯是一個道理。
而這就要求車身材料,必須具有輕便、堅硬、耐腐蝕性強等特點,而且車身造型也要嚴格按照空氣動力學理論設計的流線型才行,不然在比賽中就很容易翻車。
同時在雪車比賽中,選手在滑行過彎時,承受的壓力是自身重力的5到6倍,接近人體極限,這對雪車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要求尤其重要。
因此它的技術含量高、工藝復雜,此前基本被國外壟斷。
中國雪車國家隊2016年剛成立時都沒有自己的雪車裝備,只能靠從國外租賃或進口來進行訓練。
中國雪車
但是此次北京冬奧會,我們使用上了純國產雪車,YYDS。
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實在2019年,"科技冬奧”專項就設立了“冬季項目碳纖維復合材料高性能器材關鍵技術”,由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牽頭,中國一汽、航天科技第一研究院703所聯手研發,經過兩年多時間,終于在2021年9月交付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
703所主要負責自主低風阻高可靠碳纖維車體等復合材料零部件;一汽集團主要負責雪車底盤、車架、冰刀等金屬零部件。
此舉不僅實現了國產雪車"零"的突破,也打破了長期被國外壟斷的歷史。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困難。
要知道當時沒有專業賽道、國內也沒有一輛雪車,技術資料極為有限,可以說啥也沒有,那憑空造一個?當然也不至于。
于是研發團隊就想方設法,從國外引進了一臺即將退役的雪車,通過對這個"麻雀"進行"解剖",明白了內部結果原來是這樣哦,一下子醍醐灌頂,技術上也突破瓶頸,走上了快速研制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雪車融合了"航天+汽車"的技術,額,火箭與雪車看似不搭界嘛,但是實際上卻有許多共通之處,同火箭一樣,雪車也是追求降阻、減重、安全。
所以此次研發團隊在氣動外形、工藝材料等方面大膽創新。
比如材料方面使用了國產T800級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這種材料密度只有鋼的1/5,強度是鋼的2倍,并且重量輕,風阻系數較進口同類雪車還降低了5%,車速提高了3%。
除此之外,研發團隊目前已掌握整車、車身、轉向、制動等雪車制造領域的20多項關鍵技術,比如復雜結構高精度整體制造技術、構外形一體化設計等等。
種種技術的突破,也帶來了不少好處,比如可以最大幅度地減輕雪車車身的重量,降低雪車重心,使雪車滑起來很平穩。
結尾
像冬奧會這樣的國際競技賽事,比拼的是毫厘之勢,更高更快更強。
需不需要高科技工具的加持?當然也需要!
那這算不算作弊嘛?
額,看怎么定義了,如果是符合規則的高科技那是被允許的。
就拿雪車比賽來說說吧,它既考驗運動員的技藝,也對裝備的要求更高。參賽雪車的制造水平,對運動員的成績有直接影響。中國有了為運動員量身打造的國產雪車,才能在同臺競技中不落下風。
要知道,擁有中國自己的雪車,不僅關系到運動成績的提升,也關系到中國裝備制造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更將為中國雪車隊取得好成績增添了幾分可能。
張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