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小米連著開了兩天發布會:除了繼續發新機,最大的新聞就是確認了小米造車,把之前關于造車的否認全部否認,把辟謠辟謠,在這擱這擱這???非常喜歡小米總辦副主任的一句話: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馳騁互聯網瓜田多年,我也掌握一個原則:官方
最近小米連著開了兩天發布會:除了繼續發新機,最大的新聞就是確認了小米造車,把之前關于造車的否認全部否認,把辟謠辟謠,在這擱這擱這???
非常喜歡小米總辦副主任的一句話: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
馳騁互聯網瓜田多年,我也掌握一個原則:官方否認才可信。
更加狗血的是,小米要一個“新十年,新形象”,于是斥資200萬巨款,請日本國際馳名設計師,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給改了船新的版本:
原研哉大師,仿佛一個減肥成功還漂染過的羅老師,慈祥的看著你,解釋到,這個圓角不是簡單的圓角,是生命感的設計,是Alive:
其中蘊藏著數學和自然的哲學,有生命的律動,甚至你能看出少女的微笑。
但是大家都是碳基生物,你給我聊這個,就沒意思了,給你100個圖標,能挑出你自己設計的版本,我算你有本事:
很多人出來講,這個圓角LOGO,早就在三星的One UI 里用過好多年了。
很快啊,評論區紛紛建議雷總立刻報警,就算被殺豬盤騙了,我們也不會笑話你的:
調個圓角,就值200W?
調個圓角用得著“日本國際馳名大師”?
調個圓角,要準備3年?
很多人都在諷刺,日本大師是“設計三分鐘,故事編三年”,忽忽悠悠就給雷總忽悠瘸了:
200W買了缺了四個角的LOGO,小米真的被原研哉這個染發版羅老師宰了嗎?
別鬧了,把自己定位成“價格屠夫”,“行業攪局者”的小米,從尸山血海中殺到今天可從來不是什么傻白甜。
當“小米200萬設計新LOGO”成為全網都在討論的話題時,小米早就已經贏麻了。
我們想一個問題:小米花的200W,真的只是買到了一個LOGO嗎?
不
雷總買的是品牌升級的故事,是事件營銷的熱點,是原研哉的光環,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白胡子老頭原研哉“詐騙式”設計所構成的全網級營銷事件。
如此,我們再看這200W,還貴嗎?
好故事有了,LOGO有了,梗有了,傳播有了,全網級的頭條熱榜也有了。
性價比很高好吧?
現在國內找幾個大號KOL幫忙轉發要多少錢?露臉代言又要多少錢?
低配版原研哉,連頭發都不染,收費都貴死人:
小米才花200W,就可以請到:國際知名大V,情懷滿地亂淌,連咯吱窩都散發著日本工匠精神的白胡子老頭,甚至還是三合一的版本,不值嗎?
加量不加價,我懷疑原研哉大師和小米一樣,走的都是性價比路線。
第二,從品牌營銷的專業角度講,小米真的需要一次大刀闊斧的LOGO更新嗎?
完全不需要。
很多人覺得,掙錢拉活兒,一分錢一分貨,花多大錢,辦多大事兒。
三年時間,200W真金白銀,你就給我修個圓角,是不是說不過去?
但設計不是“刮大白”,給多少錢,干多大面積。
LOGO是什么?
一個視覺識別徽標。
需要廣泛傳播的東西,不忌諱丑,最忌諱變。
小米LOGO最值錢的地方在哪里?
是11年的時間,根植在國民心中的那種熟悉感。
這是用無數的市場預算,廣告代言,宣發資源砸出來的品牌資產。
如果現在突然搞個全新的、顛覆性的LOGO設計,無異于推倒重來,這是品牌資產的一種重大折損。
更現實層面的,小米現有的宣傳物料,包材,門牌店招,甚至整個生態鏈相關的工業模具都要跟著更換,這個成本是天文數字。
對于講究熟悉度的東西:
改動,一定意味著損失。
改動越大,損失越大。
這個時候,再去看小米的新LOGO。
竟然可以“改了跟沒改一樣”!還把品牌升級的故事就講起來了!甚至還多了人民幣的美感!
一魚三吃,這就是大師的手筆!
第三:你要明白,小米真正缺的是什么?
品牌升級。
營造高端感,需要一個好故事。
一個花200萬請國際著名設計師修改LOGO的故事。
LOGO改動多少重要嗎?
不重要。
重要的是羅老師,啊不,原研哉老師講的那個關于生命大和諧“Alive”的故事。
當生命設計感、東方哲學思考、生命本身的樣子、科技進化、接近生命形態這樣的東西一出來,LOGO本身雖然變化不大,但是精神內核,早就變成大師的形狀了。
大師和雷總是怎么說的?
他說“咱們這個LOGO絕對不是簡單的方塊變成圓,它是品牌內在的精神和氣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翻譯一下,就是看在我原研哉和200萬的面子上,小米LOGO現在是不是變得又高端又內涵又上檔次了?
所以說,原研哉老師玩的不是設計方案,是設計理念。
這個優化方案,找個美工做不出來嗎?
可以,甚至做得比這個好的,一大堆。
但是美工給你調的圓角,那叫美工的圓角。
美工做的圓角,能有Alive嗎?它會呼吸嗎?能蘊含東方哲思嗎?里面怎么可能有宇宙的律動呢?
如果小米真的花200塊找美工做一個。
你會不會無論怎么看都覺得有廉價感?小米還怎么出來講故事?
200塊的LOGO,你還想要“感動人心”?
你也配?
這就是我們這個魔幻的世界,有些裝點門面的錢,明明知道無用,可它就是必須花。
吹逼,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這次傳播事件,小米絕對沒有虧,因為所有的核心訴求,小米全部都拿下了,甚至超預期。
所有人都知道小米升級了LOGO,新LOGO值200W,品牌升級計劃又上了一個臺階,
大家討論,諷刺,開玩笑,讓輿論一波又一波發酵,讓吃瓜群眾熱火朝天的參與進來,這恰恰就是小米擅長的“參與感”。
這是負面嗎?
沒有,小米甚至又一次強化了它厚道、癡憨的形象,這對于一個價格屠夫,行業攪局者,用生態鏈把無數企業挑落馬下的企業來講,太美好了。
君不見,兩大廠多么渴望示一下弱,讓大家放下對自己日益警惕的戒備心。
甚至很多覺得小米被騙了的梗,都有可能是這個設計方案的一部分。
就算負面,也是這個白發糟老頭子割老實人的韭菜的負面,小米還是那個有趣的,厚道的,穩坐釣魚臺的小米。
公關的藝術是什么?
巧妙的達成目的,手段是什么不重要。
不要動不動就說品牌輸了,你要看最終獲益方是誰,有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
公共情緒這個東西很微妙,只要不去冒犯,你能把情緒挑動起來,就是勝利。
在這個過程中,花的代價越小,挑起來的事情越中性,受眾越熱烈,品牌越安全,代表你做的越漂亮。
這,就是公關的藝術。
那么問題來了,看到這里的你,是否也是參與這場藝術的一部分呢?
你猜。
金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