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讀阿達木單抗能夠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斑塊狀銀屑病、克羅恩氏病等疾病。預計2030年阿達木單抗的市場規模將會增長至百億級別,市場上稱之為“藥王”。如今已經有多家企業準備開始瓜分這個大蛋糕:2019年,中國有兩家藥企獲批上市了阿
導讀
阿達木單抗能夠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斑塊狀銀屑病、克羅恩氏病等疾病。預計2030年阿達木單抗的市場規模將會增長至百億級別,市場上稱之為“藥王”。
如今已經有多家企業準備開始瓜分這個大蛋糕:2019年,中國有兩家藥企獲批上市了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分別是海正藥業的安健寧和百奧泰的格樂立,2020年,信達生物的蘇立信也獲批上市。
目前,君實生物的阿達木生物類似物上市申請已經處于現場核查階段,復星醫藥的阿達木單抗注射液通過GMP符合性現場檢查。
而近期三生國健發布公告宣布主動降低旗下兩個規格的益賽普的定價,降幅達50%。
實際上,2019年外資廠商已經開啟“降價潮”,另一方面,國產產品集體上市,國內已有約10款同類藥物上市銷售,市場競爭烈度將呈現指數級上升,藥品價格下行的趨勢也將成為必然,“躺著賺錢”的時代也宣告結束。
那么,問題來了,“藥王”——阿達木單抗的市場規模究竟是如何在十年內增至百億級別呢?
這個市場蛋糕,最終將由哪些玩家來瓜分呢?
請看,今天的
國產重要玩家跟隨降價50%,“藥王”阿達木單抗價格戰白熱化?
一、阿達木單抗行業市場研究綜述
(一)阿達木單抗定義及適應癥
1. 定義
阿達木單抗是抗TNF-ɑ全人源抗體,TNF-ɑ(TumorNecrosisfactor-ɑ,腫瘤壞死因子)是一種已知的促炎癥細胞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調節免疫細胞。TNF-ɑ受體可以向細胞內傳導生存和死亡的信號,對于免疫反應的調控發揮重要作用。阿達木單抗于2002年在美國獲批上市,2010年2月26日在中國獲批上市,適應癥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斑塊狀銀屑病、克羅恩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和葡萄膜炎等。
2. 適應癥
(1)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自體免疫紊亂疾病,特點為關節滑膜炎癥、血管翳形的慢性炎癥,其特征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目前治療的藥品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皮質醇類、非生物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和新型抗風濕藥物(托法替布、阿達木單抗)。
(2)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癥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與HLA-B27呈強關聯。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桿菌)與易感者自身組織具有共同抗原,可引發異常免疫應答。強直性脊柱炎是四肢大關節,以及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以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性疾病。
(3)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病程較長,有易復發傾向,有的病例幾乎終生不愈。該病發病以青壯年為主,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影響較大。臨床表現以紅斑,鱗屑為主,全身均可發病,以頭皮,四肢伸側較為常見,多在冬季加重。
(二)阿達木單抗行業發展歷程
1. 萌芽期(1890-1975年):單抗藥物的誕生
最早發現的抗體是由Kitasato和Behring于1890年在血清中發現的白喉抗毒素,從此打開了科學家們對源抗體識別激勵以及抗體結構研究的大門。但是直到上世紀70年代,雜交瘤技術的創立讓人們得到了首個治療性單克隆抗體——OKT3。從血清治療到制造單抗藥物,人類用了80多年的時間,從此單抗藥物市場就此打開。
來源:藥創客、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2. 快速發展期(1975年至今):單抗藥物不斷發展
自第一代單克隆抗體誕生后,單抗藥物發展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即單抗藥物發展的第二時代。經過40多年來抗體庫技術的的不斷完善,單抗藥物的制備、研究和應用已逐步進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如今單抗藥物在腫瘤、免疫系統疾病等領域的治療上已取得重大進展。
從80年代開始,單抗藥物從鼠源化單抗歷經了人鼠嵌合單抗、人源化單抗兩個階段最終演變成全人源化單抗。2002年,全球第一個全人源化單抗——藥王阿達木單抗在美國上市,直到2010年,阿達木才在中國獲批上市。
來源:藥創客、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三)阿達木單抗市場規模
1. 全球單抗市場規模
從全球市場來看,單抗類藥物的市場規模未來增長潛力巨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8年全球單克隆抗體市場規模占全球生物藥、全球整體醫藥市場規模的比例分別約55.3%、11.4%,且以銷售收入計的全球前10個藥物中,9款生物藥均為抗體類藥物,展現出單克隆抗體巨大的臨床價值和市場價值。在上述9款單抗藥物中,修美樂、恩利與類克均為TNF-α抑制劑藥物,2018年全球銷售收入分別約205億美元、75億美元與64億美元。全球單克隆抗體市場受發達國家較好的支付能力、不斷擴大的病患以及較強的藥物可及性的推動,2018年市場已達到約1448 億美元,2014年至201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約13.2%。預計至2023年、2030年分別達到約2356億美元、3280億美元,2018年至2023年、2023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約10.2%、4.8%。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2. 中國單抗市場規模
就中國本土市場而言,單抗類藥物的增長潛力也不可小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8年中國單克隆抗體市場約160億元,2014年至201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約21.1%。隨著國內抗體領域技術的逐步成熟、國家政策對生物藥發展的鼓勵、中國審評審批改革的深入帶來新藥上市進度的加快、醫保結構調整帶來的支付能力提升以及中國巨大的病人基數,未來中國單克隆抗體市場將以遠高于全球水平的速度增長,至2023年、2030年分別達到約1565億元、3678億元,2018年至2023年、2023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約57.9%、13.0%。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3. 全球阿達木單抗市場規模
從全球市場來看,阿達木單抗可能出現下滑趨勢。全球阿達木單抗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29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206億美元。自2018年起,受全球生物類似藥的沖擊,原研藥修美樂的銷售額預期將從2018年的205億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123億美元。和原研藥相比,生物類似藥研發成本較低,因而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預計2023年全球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達到40億美元。由于生物類似藥的占比不斷提升,且比原研藥具有價格優勢,阿達木單抗整體的市場規模呈下降趨勢。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4. 中國阿達木單抗市場規模
相比全球市場而言,中國本土市場反而可能出現快速增長的可能。預計隨著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上市,中國市場的阿達木單抗滲透率將快速提高,市場規模有望快速提升,預計于2023年將達到47億元,2019年到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291.4%,預計2030年將達到115億元,2023年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13.7%。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四)阿達木單抗產業鏈分析
來源:三生國建招股說明書、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1. 上游
行業上游原材料主要是試劑和耗材,試劑主要包括培養基、氯化鈉、磷酸鹽等,耗材主要包括細胞培養瓶、移液管、槍頭、離心管、層析填料等。上游原材料供應商較多,市場競爭充分。
2. 中游
行業中游主要是阿達木單抗的制造商。根據NMPA和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0年1月31日,中國一共有10 款TNF-α抑制劑藥物獲批上市,其中包括3款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3款阿達木單抗、1款英夫利昔單抗、1款依那西普、1款戈利木單抗和1款培塞利珠單抗,獲批適應癥包括RA、AS、PS等,其中進入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乙類的包括三生國健的益賽普?、賽金生物的強克?、海正藥業的安佰諾?、艾伯維的修美樂?、強生的類克?和強生的欣普尼?。
3. 下游
行業下游主要醫院、診所、藥店等醫療機構。阿達木單抗的適應癥有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強直性脊柱關節炎。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數量呈逐年增長的態勢,2014年至2018年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數量從574.5萬增加到587.8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人數將增長至640.9萬;2014年至2018年中國斑塊狀銀屑病患者人數由578.6萬增長至590.2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人數將達到616.8萬;從2014年到2018年,中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人數由376萬增長至385萬,預計2030年患者人數將達到405.4萬人。
二、阿達木單抗行業驅動因素分析
(一)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患病人口增加
中國人口受多種因素影響,人口老齡化加劇,尤其“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導致青年人口減少和預期壽命的提高使得中國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國內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正以相當快的速度增長,并預計在未來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預計至2023年、2030年,國內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將分別達到約2.2億人、3.1億人。阿達木單抗的適應癥之一——類風濕關節炎的高發病年齡為40-60歲,老齡化人口的免疫、代謝系統功能減退,對藥物的依賴和消費通常更高,不斷加劇的老齡化將是中國醫藥市場快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
(二)鼓勵生物藥政策陸續出臺,更多抗體品種納入醫保目錄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如《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等支持鼓勵性政策,大力推進生物藥進行研發創新,其中抗體藥物產業作為國家醫藥行業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2017年2月新版醫保目錄出臺以來,越來越多抗體藥物通過醫保談判形式納入國家醫保,有利于降低國內單抗藥物價格、提升藥物可及性,進一步推進抗體藥物行業持續放量。
(三)生物工程技術與藥物發現能力的持續進步
抗體藥物的研發與制備涉及復雜的生物工程技術,該等技術的成熟、發展提升有利于突破重點疾病領域的傳統治療方案,推出更加穩定、可靠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巨噬細胞檢查點調節劑、雙特異性抗體等抗體新藥,推動國內抗體藥物產業的整體創新升級。同時,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的藥物發現能力提升,有望發越來越多的藥物新靶點并應用于臨床治療中,滿足不斷增長的各類臨床需求,帶動抗體藥物產業的新增長。
三、阿達木單抗行業制約因素分析
(一)結構性問題明顯,行業集中度低
與國際醫藥市場相比,我國醫藥企業數量眾多,但企業規模通常較小,產業集中度低,多為同質化產品競爭,難以適應各類患者的不同臨床用藥需求。盡管近年來的醫療體制改革有利于促進醫藥行業的優勝劣汰,但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醫藥企業多、小、散的結構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藥企較少,研發能力、生產技術及配套設施先進程度仍有待提高。
(二)生物藥研發難度更大,研發失敗風險更高
與通過化學合成方式的化學藥相比,生物藥主要通過細胞培養生成,在分子量大小方面要大百倍至上千倍,同時分子結構也比化學藥更為復雜,比如蛋白類生物藥有著一級結構(氨基酸序列)、二級結構(如α螺旋、β折疊等)及更復雜的三級結構,有的蛋白分子間三級結構的穩定結合還會形成四級結構。整體而言,生物藥的研發相較于化學藥更為復雜,研發周期更長、資金投入更大,藥物研發失敗風險更高。
(三)藥企面臨藥物成本上升及藥品降價的雙重壓力
由于生物藥工藝的高要求,為滿足 GMP 要求與保證藥品的高質量,國內生物藥企業通常選用進口設備及原材料,生產成本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同時,在我國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中,藥品與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藥品整體的價格水平不斷下降,眾多藥企經營壓力日益增加。因此,藥企一方面面臨藥物成本增加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藥品降價的壓力
四、阿達木單抗行業政策因素分析
國家各部委近幾年推出多項政策,推動中國醫療醫藥行業發展,助力行業關鍵技術得到突破,加快高性能醫療器械、生物藥等與醫療醫藥相關產品的國產化進程。
來源:三生國健招股說明書、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五、阿達木單抗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適應癥將越來越多,阿達木單抗市場潛力巨大
從2002年到2016年,FDA獲批的阿達木單抗適應癥越來越多?,F在阿達木單抗的適應癥不只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強制性脊柱炎,克羅恩氏病、潰瘍性結腸炎、全葡萄膜炎以及化膿性汗腺炎也都經過FDA獲批,成為阿達木單抗的適應癥,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適應癥出現,將使得行業的市場空間增加。
(二)向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轉變成為主要研發趨勢之一
當前我國仍60%的醫院未設置獨立的風濕病???,現有的7200余名風濕科醫師中超過80%在三級醫院工作。未來可能有更多的醫療機構設立獨立的風濕免疫科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醫療資源將大幅提高,患者可以早診斷早治療,診斷率的提高將擴增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市場。隨著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醫藥行業監管部門實現了變革并形成相應的監管體制,體現了藥品安全監管的特殊性、專業性。
(三)醫保支付納入更多單抗藥物
中國醫保支付改革于2017年首次引入價格談判機制,使得6種療效確切、副作用少、需求迫切但價格相對較高的單克隆抗體藥物首次進入醫保乙類藥物名單。在2018年和2019年進行的第二輪和第三輪國家醫保價格談判中,又分別有1款和6款單抗藥物被納入醫保目錄。醫保作為中國醫藥市場最大的單一支付方,納入醫保將有效降低患者的支付壓力,在藥物惠及更多有臨床需求患者的同時,也極大地拓展了藥物本身的市場空間。
六、阿達木單抗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一)中國TNF-α抑制劑上市產品及其廠家
目前阿達木單抗的適應癥有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克羅恩氏病、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對于相同適應癥的藥物,還有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阿夫利西單抗、依那西普、戈利木單抗、培塞利珠單抗,主要涉及到三生國建、強生、艾伯維、輝瑞、賽金生物、海正藥業等。另外,君實生物的阿達木生物類似物上市申請已經處于現場核查階段,復星醫藥的阿達木單抗注射液通過GMP符合性現場檢查。
下表為中國TNF-α抑制劑上市產品情況:
來源:三生國健招股說明書、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注:RA(類風濕關節炎)、AS(強直性脊柱炎)、PS(銀屑?。D(克羅恩氏病)、UC(潰瘍性結腸炎)、pJIA(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二)國外主要玩家
1. 強生(JNJ.NYSE)
(1)公司概況
美國強生(英文名稱Johnson&Johnson,以下簡稱“強生”)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產品多元化的醫療衛生保健品及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強生作為一家國際性大型企業,在全球57個國家建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擁有11萬6千余名員工。旗下擁有強生嬰兒、露得清、可伶可俐、嬌爽、邦迪、達克寧、泰諾等眾多知名品牌。
(2)主要產品
Remicade是一款TNFα人鼠嵌合單抗,1998年首次在美國上市,藥物上市20年,成長為強生一款超級重磅炸彈藥物,銷售峰值收入達到69.66億美元。Remicade曾是全球最暢銷的抗炎藥,2014年全球銷售額高達92.4億美元,位列《2014年全球銷售最好的25個藥物》榜單第3名。
在美國,Simponi Aria于2013年獲FDA批準上市,在中國,Simponi(欣普尼,戈利木單抗注射液)于2018年1月獲批上市。
來源:生物谷、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2. 艾伯維(ABBV.NYSE)
(1)公司概況
艾伯維公司(以下簡稱“艾伯維”)2013年1月2日,艾伯維正式從雅培公司拆分,獨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艾伯維作為全球研究型生物制藥公司,在全球擁有近25000名員工,產品銷往170多個國家及地區。
(2)主要產品
修美樂(Humira)擁有15年的臨床試驗經驗和9個適應癥,其中類風濕關節炎的適應癥已在全球超過10年。在全球85個國家及地區,已有超過67萬名患者正在接受修美樂治療。在未來,修美樂預計將會拓展4個適應癥及新的給藥方式。修美樂2010年在中國上市,在中國已獲批三個適應癥,包括2010年獲批的類風濕關節炎適應癥,2013年獲批強直性脊柱炎與2017年獲批的銀屑病。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3. 輝瑞(PFE.NYSE)
(1)公司概況
輝瑞制藥公司(以下簡稱“輝瑞”)創建于1849年,迄今已有170年的歷史,總部位于美國紐約,是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制藥公司。輝瑞公司的產品覆蓋了包括化學藥物、生物制劑、疫苗、健康藥物等諸多廣泛而極具潛力的治療及健康領域,同時其卓越的研發和生產能力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2)主要產品
恩利(英文商品名為Enbrel,注射用依那西普,Etanercept),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和強直性脊柱炎(AS)的生物DMARD藥物(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三)國內主要玩家
1. 三生國健(688336.SH)
(1)公司概況
三生國健藥業(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生國健”)于2002年1月25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LOU JING,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生物制品、基因工程產品、中西藥業、生物試劑的研究等。
(2)主要產品
益賽普粉針劑于2005年上市,2017年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乙類藥物,曾獲得國家新藥證書、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國家級獎項,2009年獲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頒發的“中國專利金獎”。該產品已先后獲得哥倫比亞、墨西哥、巴拉圭等15個國家的上市許可。
2020年10月份,三生國健宣布在全國范圍內大力下調“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益賽普價格。此次降幅最高超過50%,由原來25mg規格單價643元降價為320元,12.5mg規格單價374元降為188元。結合公益贈藥措施,益賽普月治療費用將降至2000元以內。通過推行極具競爭力的支付策略,該產品將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3)核心競爭力
經過了17年的持續研發,三生國健形成了覆蓋抗體藥物發現、開發、注冊、臨床、生產、商業化全流程的抗體藥物平臺,其中包括雜交瘤技術平臺、抗體及蛋白工程綜合平臺、原液的中試工藝開發及臨床用藥GMP生產平臺、生物大分子藥物制劑開發平臺、蛋白質表征分析平臺、關鍵生產原材料技術平臺等多項核心技術平臺。三生國健擁有獨立進行從靶點驗證開始到產品商業化的全周期抗體研發能力。
2. 海正藥業(600267.SH)
(1)公司概況
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正藥業”)始創于1956年,2000年發行A股上市。2012年與輝瑞公司在品牌仿制藥領域合資成立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海正藥業總部位于臺州,在浙江臺州、杭州富陽以及江蘇如東等地建有一體化制藥基地,研發觸角伸及知識、人才、技術密集的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形成了化學藥、生物藥、大健康三大業務群,營銷網絡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發展成為由原料藥、制劑、生物藥、創新藥及商業流通等業務組成的“醫藥產業集團”。
(2)主要產品
2020年2月10日,海正藥業公告,海正博銳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健寧)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適應癥為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和斑塊狀銀屑病。海正藥業合并層面因此將確認投資收益8.75億元。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3)核心競爭力
海正藥業在臺州、富陽、江蘇如東建有生產基地。公司對標德國制造,篩選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推進基地建設和重點項目進程,實現傳統制造向現代制造轉換,大步邁向4.0時代。公司擁有從美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引進的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裝備;多個生產車間全面實行計算機自動化控制,形成了裝備數控化、管理現代化的生產模式。
3. 百奧泰(688177.SH)
(1)公司概況
百奧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奧泰”),是一家以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為核心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公司秉承“創新只為生命”的理念,基于現代生物科學的研究發現,致力于開發新一代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用于治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危及人類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公司于2020年2月正式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交易。目前,百奧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為其保薦人。
(2)主要產品
自主研發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BAT1406的上市申請于2018年8月17日正式獲得CDE受理,并于2019年11月獲得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準并于2020年1月份開始銷售,商品名為“格樂立”,是國內首個獲得上市批準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截至2020年8月17日,格樂立獲批適應癥為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克羅恩病和葡萄膜炎。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3)核心競爭力
具有行業領先的抗體發現和優化技術,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體酵母展示篩選平臺、ADC技術平臺及抗體生產平臺,保障了其可持續的藥物創新能力及完整的藥物自主研發能力。在國際上,領先的生物制藥企業,如基因泰克(羅氏)和艾伯維,都率先推進了從藥物發現到優化的單克隆抗體技術平臺,包括高效表達抗體的哺乳動物細胞工藝、全人源化抗體技術平臺等等。近年來,許多中國生物藥公司都開發了適宜自身生物藥研發特點的技術平臺,包括對氨基酸序列/構象關系進行人源化、親和力以及成藥性方面的優化;在 ADC 技術平臺層面,中國創新生物藥企業技術平臺與全球研發水平基本相當。
4. 信達生物(01801.HK)
(1)公司概況
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開發、生產和銷售用于治療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制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主要產品
信達生物的主要核心產品有四個:信迪利單抗、貝伐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利妥昔單抗。信達生物已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3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4個產品獲得NMPA批準上市, 4個產品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產品已進入或即將進入臨床研究。信迪利單抗已于2019年11月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唯一一版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3)核心競爭力
信達生物與世界級伙伴合作,包括與禮來及羅氏集團的戰略合作。信達除在自有的技術平臺開發在研藥物外,亦積極與國內外公司合作,以尋求中國及國際市場的研發及商業化機會。于中國及海外的臨床進展快速。于2020年上半年,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信達生物仍持續順利推進在中國及海外的臨床研究。透過第二個商業化產品達攸同?(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及第三個商業化產品蘇立信?(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成功上市擴大我們的產品鏈。
以上,就是今天上市公司研究文章的主體內容,以投資思考來探討投資之道。上述內容不構成買賣建議
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