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模塊化建筑(PrefabricatedPrefinishedVolumetricConstruction,簡稱PPVC),是指將建筑分成若干空間模塊,模塊內的一切設備、管線、裝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裝修也可以完成。將這些模塊構件運至施
模塊化建筑(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簡稱PPVC),是指將建筑分成若干空間模塊,模塊內的一切設備、管線、裝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裝修也可以完成。將這些模塊構件運至施工現場,就像“搭建積木”一樣拼裝在一起的建筑。
在國外,模塊化倉庫辦公室正迅速成為一股潮流,20世紀勒柯布西耶提出“建筑是居住的機器理念”,就是希望建筑能夠擺脫材料和結構的限制,成為更符合人類需求的空間產品。
而中國也獨創了模塊化高樓建筑技術,名為“不銹鋼活樓技術”,這項技術是由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鋼結構研究所參與研發的。
在湖南長沙,研發者曾展示如何“大變活樓”,一棟11層高的公寓不到29個小時就拔地而起,準確地說,眼前這棟公寓僅僅用時28小時45分鐘就建設完畢,堪稱神速,這樣閃電般的速度再一次令世界震驚。
這棟樓不僅是史上工期最短的建筑,他最大的特點是整棟樓沒用一點鋼筋水泥,這棟樓真的結實嗎?
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銹鋼活樓技術是什么
之所以叫活樓,是因為這樓是模塊化組裝,活動柱梁采用厚壁不銹鋼型材,結構、墻窗、機電、裝修全部工廠制造,活樓模塊采用40尺標準集裝箱尺寸運輸,可無障礙、低成本運至世界各地。
我們從媒體報道可以看到,活樓共11層,總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整座建筑柱梁采用不銹鋼槽鋼、方管,不用絲毫混凝土,現場只要用螺栓將模塊與模塊之間擰固、插接水電即可。
而之所以能夠使用1000年,是因為中國獨家研制的不銹鋼芯板,這是行業首創,獨創性地解決了芯板結構在建筑行業應用的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在不銹鋼芯板
我們都知道,銹鋼材料相比于普通鋼材具有耐久性好、耐腐蝕性好及維護成本低等優點,而研發者在借鑒航空領域應用較多的蜂窩板結構的基礎上,研發了不銹鋼芯板。
不銹鋼芯板采用S304不銹鋼薄板作為上下兩層面板,在上下層面板之間按照一定間距密布S304不銹鋼薄壁芯管,然后再通過銅釬焊將面板和芯管連接成一個牢固的整體。
不銹鋼芯板采用獨家發明的熱風銅釬焊技術焊接,釬焊是指采用比母材金屬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 釬料,將焊件和釬料加熱到高于釬料熔點的溫度,利 用液態釬料潤濕母材金屬,填充接頭間隙,并與母材 金屬相互擴散實現連接焊件的方法。
不銹鋼芯板的釬焊工藝為:將銅釬料加入到不銹鋼面板和不銹鋼芯管之間,整體送入釬焊爐中,緩慢升溫到 1000 ℃ 以上, 然后在 1000 ℃以上的溫度下維持一個小時, 最后再緩慢冷卻到室溫,最終形成了不銹鋼芯板。
使用了這樣的釬焊工藝,最終不銹鋼芯板不僅比傳統結構輕 10 倍,韌性強百倍,還能抵抗超級地震、臺風,是目前應用在建筑領域強度最高韌性最大的材料。根據測試,實現同等強度,若碳鋼需要4噸的話,那么不銹鋼芯板僅需要1噸。同時比碳鋼耐腐蝕95倍以上,這樣的結果就是不銹鋼芯板壽命是鋼筋混凝土建筑的20倍。
同時因為不銹鋼芯板結構具有蜂窩夾層結構的優點,比如輕質高強、抗振效果好、隔音效果好等;也具有不銹鋼材料的耐腐蝕性、低維護費用以及低生命周期成本的優點。
另外,因為采用了不銹鋼結構,所以大樓采用22厘米的巖棉隔熱、以及3~4層的玻璃帶來高度保溫性,即使室內外溫差十幾度,空調的負荷也只有10%——20%。而不銹鋼芯板遠遠超出了混凝土60年的使用壽命,也避免了混凝土建筑廢棄后的垃圾污染。
具有什么樣的優勢
總結來說,這樣的建筑有這樣的優點,一是因為不銹鋼極為耐久、抗震,具有強大生命力。二是采用厚保溫、多玻窗、新風熱回收,比傳統建筑減碳80%~90%。三是建筑戶型、房型布置極為靈活,且可拆除異地復建。
這樣的技術具備大規模商用的可能性嗎?事實上,2020年韓國版的“火神山”醫院,采用的就是中國的這項技術,因為采用了行業最前沿的裝配式建筑技術,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模塊化的芯板構件,能夠使生產、安裝、物流、人工效率提高 6~10 倍,顛覆了傳統的建筑模式,大幅減少現場作業的工作量,用2天火速建造2座韓國版“火神山醫院”。
總結
這些年模塊化技術發展非常迅速,模塊化就是在勞動分工和知識分工的基礎上,通過模塊分解和模塊集中的過程,把復雜系統分 解為相互獨立的組成部分,再通過即插即用的接口把各獨立的部分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模塊化 的設計概念早在20世紀初就應用于機械設計領域,由于當時技術和新材料的限制,模塊化技術一 直沒有成為生產活動中的主導技術。
這些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模塊化生產方式開始不斷發展,比如計算機生產、世界石油工程建設、城軌車輛電氣布線模塊化組裝工藝等都開始采用模塊化技術,甚至芯片設計與制造也在走向模塊化。
工廠化流水線生產建筑模塊,工人現場拼裝的模式,工廠預制的模式也使建筑樓型、戶型、房型及加減層數更為靈活,預制 30㎡ 的模塊可輕松變化為 60㎡、90㎡、120㎡……部分智能化應用場景甚至會在未來模塊化建筑中成為標配,智能接口、零件被提前預制在建筑結構中,輕易可以實現智能化家居應用。這可以說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丁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