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0塊買個銀錠,想賣了換套房,專家估價讓人眼紅在古代很少用鈔票,用的最多的當屬銀子跟銅錢,有時候大宗交易或者發餉銀的時侯,就會用到銀錠,這些銀錠都有當地縣衙的印記在上邊,以證明真偽,那么清朝時候的50兩銀錠能值多少錢呢?在福建就有位男子帶
200塊買個銀錠,想賣了換套房,專家估價讓人眼紅
在古代很少用鈔票,用的最多的當屬銀子跟銅錢,有時候大宗交易或者發餉銀的時侯,就會用到銀錠,這些銀錠都有當地縣衙的印記在上邊,以證明真偽,那么清朝時候的50兩銀錠能值多少錢呢?
在福建就有位男子帶了一個50兩的清朝銀錠找專家鑒寶,據男子所說這是30年前去國外出差,看到的一個銀錠,因為銀錠上邊寫的是崇安縣的名號,正好是男子的家鄉,所以男子花了200塊錢把它買回家。后來男子在銀錠上打了個小孔,取了一些銀子打了個戒指,說是純銀的不假。
但是后來有人就說這是文物,上邊的文字很值錢,于是男子也認為這個銀錠值錢,想賣了在家鄉買套房子,但是又不知道具體的價值,所以才找到專家鑒寶,讓專家估個價。不料專家一看銀錠上邊的字跡,說男子在上邊打一個小孔不打緊,至少5萬塊沒有了,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這塊銀錠大有來頭,根據上邊刻的文字得知,這是當時的崇安縣令下令熔鑄的軍餉,上邊不僅刻了地名、人名、還有工匠名、作用等全部刻在了上邊,這在銀錠上邊是很少見的,相當稀少,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可以用一字千金來形容。
而且這塊銀錠按現在的計量單位來說,合計1850克,很有分量,所以專家說這塊銀錠估價最少49萬,而男子打下的那個小孔,少說五萬塊沒了,真是可惜。聽到專家估價讓人眼紅,而男子也表示錯了,沒有意識到它的文物價值。
小編覺得很多人對古代文物,還是處于一種“無知”的狀態,真是需要加大這方面的宣傳,以此起到保護中國古文物的作用。
何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