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把第1套房賣了不夠還債,現在把第二套房屋抵押給銀行又貸款了500萬元。還掉一屁股外債后,準備籌最后的5萬元資金與老鄉一起回農村老家租人家的舊魚塘養鱷魚。這項目如何,你幫我分析一下?”“你確定不是沖動?特種養殖風險很大,如果創業再失敗,還
“我把第1套房賣了不夠還債,現在把第二套房屋抵押給銀行又貸款了500萬元。還掉一屁股外債后,準備籌最后的5萬元資金與老鄉一起回農村老家租人家的舊魚塘養鱷魚。這項目如何,你幫我分析一下?”
“你確定不是沖動?特種養殖風險很大,如果創業再失敗,還不上銀行貸款咋辦?”
“我已經想好了,孩子已經20歲了,再過兩年他可以自食其力了。這是我人生最后一搏,如果最后出現資不抵債,還不上貸款,我就申請破產把房子交給銀行不要了,帶著老婆回農村種地養活自己。”
……
很顯然,他已經做好了再搏一把的準備。此刻的我很同情他的遭遇,更佩服他的斗志依然還沒失去!
1993年,他從一個南下務工的普通農民開始,再到自己創業開公司……20幾年間,掙到將近5000多萬元資產,并在深圳全款購得兩套房。而僅僅3年,卻又落得負債累累、靠賣房還債的境地。曾經的他,到底是如何起家的?又因何失敗?如今僅5萬元資金,他回農村養鱷魚能翻身么?
他原本是一個普通農民,靠白手起家開起20多家店鋪,投資多個產業
曾經的他意氣風發給自己定下30年奮斗目標:“實現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后,當甩手董事長周游天下!”2015年,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為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曾與我一起報名某總裁培訓班學習股權合伙、新商業模式搭建和企業經營管理。在課堂上與眾多企業老板們分享他的創業投資經典,大家都看中他的投資智慧。
1993-1997年他靠打工掙了2萬元存款,便回四川老家把土地丟給弟弟,再來到深圳與老婆起早貪黑從開第一家包子店起開始創業。到2008年在深圳注冊第一家餐飲文化公司,在深圳和重慶與人合伙投資5家中餐酒樓;2014年,他再到成都與人合伙投資一家連鎖酒店,在重慶投資參股一度假村。
2017年,他的美食文化傳播公司通過與其他營銷公司合作,計劃捧幾個樣板品牌店后引資本進行復制。這期間,他們曾對接過不少風險投資公司,有些曾給予了承諾:時機一成熟就會帶資本介入。在這一年中,他合伙投資的餐飲店鋪已經擁有28家,酒店5家,度假村3家……經營區域跨越了深圳、廣州、重慶、成都、長沙等多個大城市;業務范圍涉及了餐飲美食,娛樂休閑,度假旅游等。其資產規模曾一度達到5000萬元以上。
2018年,他們的店鋪不溫不火沒被風投看上,其他項目生意還在持續進賬。2019年初有人給他出主意,叫他趁國家鄉村振興的機遇到農村尋找新的機會。他便又與人合伙跑湖南去投資了3000多萬元打造鄉村旅游和農耕民宿項目。由于當年國家對農村建設用地開始嚴管,他的項目遇到很多問題,也正是他資金陷入困境并走上貸款融資道路的開始。
僅3年時間,他旗下投資的項目一一落敗
2019年底,疫情爆發形勢嚴峻,他旗下投資的所有項目幾乎都受到了影響。沒盈利收入,各類店鋪租金、管理費用加上100來號人的人員工資、社保公積金等都必須要持續承擔。張志勇沒想到疫情會持續這么久,所以直到2020年上半年還沒打算裁員。但此時的他,現金已經完全斷流,能融資貸款的辦法用盡,股東們還算團結大家東拼西湊維持起走。
他公司旗下的店鋪在斷斷續續地開業中,但入不敷出。堅持到2021年5月,疫情還看不到好轉。這時已經有股東提出減店裁員了,花重金裝修的店鋪在疫情期間想轉讓出去沒那么容易。最后,幾乎沒收到任何轉讓費直接退給了房東,所有的裝修成本算是血本無歸。
2022年,他的民宿旅游、餐飲等項目全盤失敗,負債高達1400萬元,各類債務官司也找上門來。最后痛下決心賣掉一套房套現還掉一部分爛賬。5000萬身價的他,在兩年內資產縮水只剩下羅湖區另一套供自己一家人住宿的90平米的房屋,還欠銀行480多萬元。這套房按銀行評估還能價值700來萬元。他原本是打算售出套現,但老婆死活不肯。
他公司旗下的餐飲項目目前全部退出;投資的旅游、民宿等項目也成為了爛尾,迫不得已甩給當地跑路了。公司除了一張營業執照和全套印章還在,啥都沒了,想申請破產又心有不甘……眼看銀行貸款到期無力償還,這才出現了文章中開頭的一幕。
分析他慘敗的教訓,帶給創業者5點啟示
張志勇的創業失敗帶給我們創業者哪些啟發?很多人可能都會說是疫情導致的。筆者林海認為疫情也許是重要的外因,但也還有其他內因值得我們創業者去深入研究。
1,互聯網時代,不能太偏重于傳統型實體投資。這也許是大多數70后創業老板的慣性思維,總認為實體是最靠譜的。而實體投資的更多是資產,資本遇到遇到貶值時可能就一文不值。時下,大家都開始玩電商、短視頻、直播撈現金錢,我們的思想不能還處于過去式。
2,實力不濟時,步子不能邁太開,投資項目不能太過于分散。幾千萬的身價并不算多,項目投資太過于分散,一旦自己資金斷流就會影響一連串的項目。在自己沒有做大做強之前不適合多元化投資長線項目。跨太多區域投資項目,在疫情來臨時更難實現有效的經營管理,更加劇全面崩盤。
3,到農村創業投資,對國家政策法規一定要吃透。這幾年,雖然鄉村振興農村投資機會多,但政策對于農村投資創業的約束也比較多。回農村投資對于土地管理法規、耕地保護紅線、環境保護紅線等一定要了如指掌。
4,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時,轉型速度一定要快。如今,社會創業環境變化太快,對于中小規模的創業者不適合做長遠的創業規劃。一定要盯準任何時節的快錢項目,把實現短期現金收入排在第一位。疫情期間,同樣也有人在餐飲業做得很優秀,但那一定是跟疫情狀況接軌了的人。張志勇若在疫情發生時把旗下以“堂吃”為主的餐飲店快速地轉移到外賣業務上來,也許會是另一番境況。
5,當下獲得投資的機會越來越少,創業者不能太指望風投。張志勇在一年中快速擴張了幾十家店,他內心曾經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引風投上,所以才如此冒進。店面太多,都無法正常運轉才導致在疫情期間全面慘敗。
他帶5萬元回農村養鱷魚,能有機會再翻身么
如今僅有5萬元資金想回農村投資養鱷魚,筆者林海覺得他想靠這個項目翻身的機會渺茫。就養殖鱷魚本身而言,這確實是個不錯的項目,競爭對手少、不愁銷路,利潤也非常可觀。
但鱷魚屬于特種養殖,需要辦特種養殖及經營相關證件,這些證件辦理起來估計會比較復雜。
根據目前的鱷魚養殖行情,市面賣到80元一斤以上,一年半左右可以出欄,最好的狀態可以賣到5000元/條;如果養到3年售賣,一條能賣到1.5萬元左右的價格。
但投資成本高,對技術要求高,風險大。100條鱷魚規模的養殖池,基礎設施估計就得投資5萬元;一條鱷魚幼苗的價格在200-300元左右;一年的飼料大約2000元左右……加上人工算下來,其投資成本比普通養魚高很多倍;如果養殖技術不當,生長緩慢或者導致死亡,那就虧大了。
當然,如果老張能辦到相關證件,并在找到以下一些資源條件,5萬元資金投資養鱷魚倒也可以一試,沒準還真翻身了呢。
1,首先要找到穩定的營銷渠道;
2,再找一個有鱷魚養殖經驗的人當老師老師,最好是合伙;
3,找到現成的可以不用花錢就完成改造的養魚池;
4,要找到正規合法、有保障存活并提供全套技術輔導的鱷魚苗供貨渠道;
5,最后還需要有一到兩個對此項目感興趣有資金實力的投資合伙人。
老張回農村養殖鱷魚能翻身么?等到明年,林海再續寫他的創業故事……
(本文暫時完結,文中人名采用化名,請勿對號入座。若您對文中的創業及項目有好的想法,歡迎留言評論、一起討論!)
陳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