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國家大力提倡母乳喂養,以及人們對母乳喂養的推崇,催乳師這個新興行業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來,大量新生兒出生。據統計,2016年,內江市出生二孩18348人,同比增加2947人,平均每天就有50個家庭誕下二孩,迎來了一
隨著國家大力提倡母乳喂養,以及人們對母乳喂養的推崇,催乳師這個新興行業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來,大量新生兒出生。據統計,2016年,內江市出生二孩18348人,同比增加2947人,平均每天就有50個家庭誕下二孩,迎來了一個新生兒出生小高峰,母嬰消費市場日趨火爆。
彭慶茹展示拿到的從業證件
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內江,近幾年催乳師行業日益走俏,不少醫院、家政公司、產后恢復機構、按摩店等都順勢推出了催乳服務——
母乳喂養盛行,催乳師行業走俏
近年來,隨著奶粉問題頻出,母乳喂養回歸主流。對于哺乳媽媽而言,最擔心的就是產后堵奶,不僅僅寶寶“斷糧”,自己也會疼痛難忍。
家住市中區環城路的姜女士最近就遭遇了這樣的煩心事。春節后不久,姜女士在東興區某醫院順利誕下一名女嬰。但沒過幾天,姜女士就出現了產后堵奶的問題,“寶寶斷‘糧’了,胸部也痛得不得了,太難受了!”
聽說社會上專門有人提供催乳服務,姜女士的丈夫經人介紹,很快找到了一名催乳師。
“一次收費480元,按摩了一個多小時后,果真見效了。”看到乳汁流出來,姜女士一家人欣喜萬分,當即付了酬金。
雖然僅僅一個小時的服務,就要花去數百元,但是姜女士的丈夫卻表示完全可以接受,“人家上門服務,貼心周到,更重要的是確實效果不錯,大人不用受罪,寶寶也有了母乳吃。”
記者隨后采訪了另外5名請過催乳師上門服務的年輕媽媽,發現她們請催乳師的初衷基本一致,“為了讓孩子吃上一口健康的母乳,再貴也是值得的。”
家住東興區西林大道的蔡女士表示:“母乳既健康又實惠,如果讓孩子吃奶粉,花銷大還不方便。”
記者了解到,隨著人們對母乳喂養的重視,催乳師這個新興行業近年來持續走俏。如今,若在網上搜索“催乳師”,立刻會蹦出海量信息,不少醫院、家政公司、產后恢復機構、按摩店等都順勢推出了催乳服務。不過,由于坐月子期間不方便出門,加上哺乳知識匱乏,不少坐月子的產婦會選擇讓催乳師上門服務。
彭慶茹為產婦做按摩
有人月薪上萬,不少催乳師為80后、90后
作為一個近年來興起的熱門行業,催乳師這一職業也被人們稱之為“朝陽產業”。記者發現,催乳師當中,不乏一些80后、90后身影。
家住經開區甜城大道潤江西岸小區的羅小芳從事催乳師一職已有8年。80后的她,曾經在成都某衛校護理專業學習。之前,她和丈夫經營過一家小診所。后來,她在成都看到催乳師行業比較吃香,心動之下就報名參加了一個催乳培訓班,學習了乳腺疏通理論和按摩手法,于2009年回到內江從事催乳服務。
8年催乳師生涯,羅小芳見證了內江催乳師行業的發展。
羅小芳告訴記者,她屬于居家靈活就業,接單主要靠印發名片四處散發以及客戶介紹。隨著市場需求量增加,生意好時,最多的一個月,她服務的產婦達到20多個。其上門的服務費從最初的兩三百元一次,漲到現在的480元一次,月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最開始,一個月就四五千元,現在好的話,一個月可以達到七八千元。”
說到從業心得,羅小芳感言:“這個工作很有意義,當看到孩子們因為我的努力吃上健康的母乳,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和羅小芳一樣,因為看好催乳師職業前景以及對母乳喂養的推崇,90后彭慶茹也在兩年前放棄了在深圳的工作,回到內江加入了催乳師行列。為此,她專程到北京向專業人士學習催乳技能,并通過人社部門的專業培訓和考試,拿到了與催乳服務相關的營養師和育嬰師執業資格證。現在,彭慶茹在母親經營的家政公司上班,除了為產婦提供上門催乳服務,她還是公司里的催乳師培訓導師。
據彭慶茹所在的家政公司掌握的數據,目前內江的催乳師一般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做得好的也不乏月收入上萬元者。
缺少統一標準 催乳師隊伍魚龍混雜
記者走訪多家醫院、家政公司以及多名產婦了解到,目前催乳市場服務價格沒有統一標準,服務時長和次數一般都是通過雙方口頭約定。其中,有醫院按服務次數收費,一次收費100元到200元左右不等;有家政公司按服務時長收費,即一次上門服務3小時內收費380元,超過3小時則收費500元;有個體催乳師上門服務,一次收費高達600元。
彭慶茹坦言,目前,催乳師職業在內江仍屬于起步階段,市場還存在諸多不規范。就她個人看來,一次服務收費三四百元在內江算是性價比適中的。
而在從業人員素質方面,彭慶茹告訴記者,當前人社部門尚沒有將“催乳師”這一職業納入到職業序列中,因此,目前社會上也并沒有與此行業相關的從業標準。
記者從我市一家醫院了解到,如果產婦有需要,會有經過專門培訓的產科護士提供通乳服務,一次280元,但這只限于產婦來醫院,不會采取上門服務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提供通乳服務的產科護士雖然經過專門培訓,卻沒有催乳師資格證。
記者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上查詢,并沒有找到“催乳師”這一項職業名目,也沒有看到相關的行業標準。
不過,據彭慶茹介紹,在母嬰護理行業,育嬰師是得到了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的,而育嬰師的工作范圍就包含了“產婦催乳”這項技能。
“目前市場上‘水軍’不少。”彭慶茹自揭家丑,現在市面上的催乳師不少,但魚龍混雜。有的號稱會點穴,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沒有道德底線,讓產婦吃了不少苦頭也沒法追究。有的人是在美容院學了幾天按摩手藝,就敢出來說自己是專業催乳師。
“在內江,像我這樣持有育嬰師執業資證格的催乳師,并不多。”彭慶茹有些無奈,“催乳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兒,涵蓋了中醫、營養學、育嬰等專業知識,不是簡單的按摩就能解決問題,手法不到位,只是表面排奶,沒有解決乳腺管堵塞的癥結,不僅讓產婦疼痛難忍,后期可能會造成產婦乳腺管損傷或嚴重的乳腺炎。”
羅小芳翻閱相關專業書籍
提醒 :找催乳師要看口碑,患上乳腺炎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面對市場魚龍混雜,內江甜恒瑞家政公司的負責人鄒明瓊建議,新手媽媽在請催乳師時要注意看口碑,最好要有相關從業資質。同時,她也建議新手媽媽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母嬰知識和母乳喂養常識,避免出現堵奶的情況。
此外,鄒明瓊提醒新手媽媽,如遇“歪催乳師”不當按摩,造成乳汁淤積、乳腺炎甚至乳頭感染化膿,必要時應當到醫院積極治療,不要延誤病情。
內江晚報 記者:張小麗 文/圖
陳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