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金錯刀頻道中國最不按常理出牌的是哪個省?非山東莫屬。章丘的大蔥,比姚明還高,堪稱全國蔬菜界的“網紅”;濰坊的風箏,能讓“航母”、“西游記”都上天;菏澤的棺材更是承包了日本人身后事,破了中國企業出海記錄。這一次,山東竟靠“大饅頭”,把自己
文/ 金錯刀頻道
中國最不按常理出牌的是哪個省?
非山東莫屬。
章丘的大蔥,比姚明還高,堪稱全國蔬菜界的“網紅”;
濰坊的風箏,能讓“航母”、“西游記”都上天;
菏澤的棺材更是承包了日本人身后事,破了中國企業出海記錄。
這一次,山東竟靠“大饅頭”,把自己送上熱搜,3億人圍觀。
在山東美食界,如果爭番位,煎餅和大蔥只能算二番。
煎餅是區域限定,只占山東省大約1/3的地方;大蔥口味重,不是所有山東人都愛吃。
在山東,饅頭才是真正的一番。僅在省城濟南,每天能吃掉一百萬個饅頭。
疫情期間,山東醫療隊隊員開“饅頭吃播”;
山東青島大爺光賣饅頭月賺6萬,文登大媽賣饅頭3年賺1000萬,秒殺超一線的白領;
連黃渤、舒淇等明星都曬出大若臉盤的饅頭。
一個不起眼的饅頭,是如何憑實力C位出道的?
上央視,混娛樂圈
山東大饅頭有多“狂”?
世界上有兩種饅頭,一種是山東饅頭,一種是其他饅頭。
說起山東大饅頭,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豪橫。
“野生代言人”黃渤都來“蹭”熱度,在微博分享了一個超大饅頭,比臉還要大。
他甚至把自己的頭像和名字印在青島大饅頭包裝袋上,送給粉絲和圈內好友。
山東的大饅頭有多大?
山東大饅頭最重的有60多斤,相當于10歲孩子的正常體重。如果你把它當成枕頭,都不用害怕半夜餓醒。
有位青島游客,他的伴手禮是行李箱中塞滿的四個饅頭。
有網友感概:“一個大饅頭一家人一頓吃不完。”、“北方一頓飯能吃一個饅頭,南方12個饅頭剛剛飽”。
“浩克”山東送給游客的關懷,是誰都不許在這挨餓。
不止是大 ,山東大饅頭的想象力有多狂?
山東饅頭有兩個幫派,以濟南為首的“魯西饃饃派”和以青島為首的“膠東餑餑派”。
臨沂有高莊饅頭、鄄城有千層大饅頭,還有像蘆筍一樣“苗條”的簽子饅頭。
如果說,上面是山東饅頭的1.0版本,那么花餑餑就是它的2.0版本,又花又能打。
天上飛的龍,地上跑的麒麟,海里游的帝王蟹,山東人用饅頭造了一支海陸空三棲最強戰隊。
在山東,萬物皆可大饅頭。只要有面粉,自然界有什么山東人就能捏什么。
如果饅頭會說話,那它一定是山東口音。
山東大饅頭的豪橫是有底氣的。山東是最純粹的小麥產區,饅頭的原材料就是小麥粉,奠定了饅頭在山東面食界的江湖地位。
在山東,沒有饅頭的干飯只能叫做“下午茶”。
從一日三餐吃饅頭,到孩子慶生、學生升學、老人祝壽蒸花饃,再到重要祭祀蒸大饅頭,山東人的一生都與饅頭有關。
山東大饅頭不僅是一種食物,而且隱藏著山東人的吸金密碼。山東大爺光賣饅頭月入6萬,年掙70萬,秒殺“北上廣深”的格子間白領。
如果要在山東饅頭中找出一個代表,應該是王哥莊大饅頭。
王哥莊大饅頭搞定了《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央視王牌節目,甚至在國宴和上合峰會上秀了一把。
山東大饅頭在全國出圈,靠得是硬核實力。
王哥莊大饅頭or曹縣,
誰才是宇宙中心?
別小看一只饅頭的能量。
在山東王哥莊,200多家饅頭作坊和企業,共同創造了一個青島的饅頭神話。
由于缺乏過硬產業,王哥莊的經濟發展,曾在全區四個鄉鎮中排名墊底。數據顯示,2020年度,王哥莊使用面粉42.3萬袋,加工大饅頭1.48萬噸。僅靠大饅頭蒸出1.19億元的產值。
如果按照普通饅頭500g的重量計算,王哥莊一年生產的饅頭連起來,相當于130余座膠州灣跨海大橋、7條青島海岸線的長度。
王哥莊大饅頭的爆火離不開“女漢子”劉竹蓮,她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把不起眼的饅頭做成了品牌。
劉竹蓮敏銳地嗅到市場需求。山東王哥莊地處青島嶗山風景區,外地游客喜歡吃當地的大饅頭,甚至出現爭相搶購的事件。
2006年,她注冊了“王哥莊大饅頭”商標,并成立王哥莊大饅頭協會,組織當地賦閑在家的婦女,嘗試制作花樣面食,讓大饅頭初現“明星相”。
靠著好口碑和互聯網,王哥莊大饅頭的名氣越做越大,產品供不應求,不輸武漢熱干面。
從名不見經傳的土特產,到新晉網紅美食,王哥莊大饅頭做對了什么?
1、國潮饅頭玩跨界,干翻奶油蛋糕
“野生代言人”黃渤在微博上說,王哥莊饅頭大不是關鍵,好吃才是精髓。
王哥莊大饅頭在制作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純手工制作,蒸一個餑餑要揉1500下,動作要快,用力要均勻……這才有了筋道、有嚼勁的大饅頭。
在山東,饅頭是送禮的硬通貨。
走進王哥莊,你會發現這里除了傳統的白面饅頭,還有松鶴延年、龍鳳呈祥、花開富貴等“福祿壽喜”創新花樣。每一種造型都有說法,饅頭承載了人們對傳統儒家文化的“禮”和“孝”。
傳統美食與文化相碰撞,讓王哥莊大饅頭成為時下潮品、國潮先鋒,足以干翻各路翻糖和奶油蛋糕。
春節走親訪友少不了伴手禮。年貨需求量旺盛,讓王哥莊大饅頭迎來銷售旺季。“火”到連包裝盒都不夠用,有的訂單高達3萬斤。
2、出海的不只是國漫,還有大饅頭
2014年,風光無兩的大饅頭遭遇寒冬,甚至有饅頭店囤積18噸面粉賣不動。
王哥莊大饅頭搭上電商崛起和物流發展快車。開淘寶店、微信賣饅頭……微信圈和互聯網逐步成為商戶們的銷售主場。
互聯網思維,改變了王哥莊大饅頭以本地銷售為主的情況,讓王哥莊大饅頭的“朋友圈”越做越大,漂洋過海,遠銷至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根據王哥莊街道的統計,在一年賣出的3400萬個大饅頭中,有一千多萬個大饅頭是靠著互聯網奔向了全國各地。
中國正在崛起,出海的不只有企業,還有山東文化。
被嫌棄的“土特產”們,靠什么真正翻身?
山東人對饅頭愛的深沉,王哥莊更是如此。
上海有動漫文化節,北京有電影文化節,但你可能想象不到,山東的王哥莊,已經舉辦了整整14屆饅頭文化節。
2017年的金獎大饅頭作品“龍鳳鴛鴦”,重達160斤,由6個人花費5天時間完成。
今年10月剛剛舉辦完的王哥莊饅頭大賽,“五谷豐登”就登上了饅頭C位。
但長期以來,地域美食出圈的永恒難題就是:保留特色和標準化,很難兩全其美。
王哥莊大饅頭主要是手工小作坊的模式,即便制定了統一標準,但要做到統一管理并不容易。
這種模式難以形成規模化的大型生產企業,也制約了山東大饅頭邁向全國的步伐。
實際上,統一的標準和管理不只是山東大饅頭的難題。
沙縣小吃的發源地是福建,但分布最多的地方卻是隔壁的廣東,加盟連鎖的模式,讓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全國“遍地開花”。
但就算這個地域美食的標桿,每邁出一步也走的相當艱難。
沙縣小吃的店鋪以“夫妻店”為主,缺乏統一標準,店鋪間單打獨斗,難以統一整合。
2011年,沙縣小吃曾野心勃勃尋求上市。
沙縣縣長袁超洪提出沙縣小吃發展目標是“保牌、提質、連鎖、上市”,沙縣小吃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3萬家小吃終端店,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
但沙縣小吃上市計劃最終夭折了。作為戰略融資方,雛鷹農牧在巨額虧損下被迫退市。而全國范圍內的沙縣小吃門店改造計劃,中道而止,曾經的豪言壯志再也沒人提起。
坐擁萬店規模的沙縣小吃迎來關店潮。在國外首家“沙縣小吃”開業3小時,就被迫關門。走得太快容易跌倒。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三絕”之首。跟其他包子相比,狗不理包子曾經地域特色非常鮮明,口味也不差:皮薄、餡兒大、十八個褶。
但在標準化的過程中,店越開越多,口味也越來越差。
2020年,有博主探訪狗不理包子北京王府井總店,試吃后,他吐槽醬肉包“全是肥肉”、“100塊錢兩屜有點貴”。
狗不理集團在巔峰時期,全國有80多家分店。2012年,狗不理集團年營業額達7.5億元。
但由于管理松散,加盟店水平參差不齊。即便改制,也救不回崩塌的口碑。
接地氣的平民牛肉面,在標準化的過程中,逐漸刮起了“高端風”。
2021年,蘭州牛肉面們“翻身”了,斬獲多輪融資。“馬記永”一碗面估值十億的話題頻頻沖上熱搜。
但價格上幾乎是黃燜雞米飯和沙縣小吃的兩倍。網友直呼:人均40元,高攀不起。
王哥莊饅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當地政府提前做了兩件事:
一是規定了專門的面粉企業,專供王哥莊大饅頭使用;二是發放了補貼,防止以次充好。
當地的商家說,“王哥莊大饅頭需要的面粉,比普通面粉貴,政府怕商戶為了降成本以次充好,又出臺政策,對按照規定購買使用專供面粉的商戶給予相應補貼。”
打假是為了口碑,補貼是為了人情味,這讓刀哥不得不服。
結語:
2021年,有一句很火的話,“寧睡曹縣一張床,不買上海一套房”。
曾經山東人口最多的貧困縣曹縣,靠著賣棺材和漢服,人均收入超10萬,棺材產業幾乎壟斷了日本市場。
曹縣變成了“宇宙中心”,跟北上廣一起被稱為“北上廣曹”。但山東曹縣真的能代表宇宙中心?
其實誰是宇宙中心不重要,背后藏著的是人們最樸實的愿望——脫貧致富。
日本靠動漫文化輸出,韓國靠偶像文化輸出。
我們的山東饅頭,怎么就不可以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篇作者 | 星辰 & 張一弛
劉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