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要舉辦任何治喪儀式,更不要收取親朋好友、任何人的慰問金。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我從來沒來過。這是一個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患上“漸凍癥”后,清醒時留下的“遺囑”。北大女博士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出國深造?留在科研單位?進入
不要舉辦任何治喪儀式,更不要收取親朋好友、任何人的慰問金。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我從來沒來過。
這是一個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患上“漸凍癥”后,清醒時留下的“遺囑”。
北大女博士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出國深造?留在科研單位?進入國企央企?承擔部委機關重要角色?
總的來說,就是前途一片光明,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鯉魚躍龍門,這輩子不愁了。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雖然是北大的女博士,但是命運卻給她開了一個玩笑。患上了漸凍癥。
可能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漸凍癥是什么?
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后,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霍金也是這種疾病。
婁滔,1988年出生在湖北省。從小成績就十分的優秀,一直家中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時期,受自己歷史老師劉榮之的影響,她對歷史有著謎一樣的喜愛。
“能如此醉心于歷史,還是深奧難懂的古代埃及史,真是難得”
經過她不斷的努力,200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
才剛剛要上大二的她因為英語很出色,所以在2008年奧運會上被學校委任在媒體新聞中心做志愿者,義務為全世界運動員做翻譯。
本科畢業的她因為成績在整個專業里都很出色所以被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世界上古史專業。
在碩士期間,甚至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譯作一篇。可見她的成績是何等的優秀。
2015年,婁滔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古埃及史專業。
她不僅成績很好,還十分的孝順,心疼父母工作辛苦,于是每個月只要1000元的生活費,如果想買什么就自己賺錢或者拿獎學金。
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子,未來可期!
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一切世事無常。
2015年8月,婁滔放暑假回到家里后,就常常說自己身體不舒服,沒有力氣。因為婁滔一直以來身體就很好,在學校跑過萬米長跑,還經常游泳,所以也沒多想。
10月,婁功余突然接到了女兒婁滔的電話:說自己走走突然覺得自己的一只腳抬不起來了。然后自己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說是:疑似運動神經元病。
父母接到電話,二話沒說帶著女兒到處求醫。
婁滔在確診后,知道病情的嚴重,就向男友提出了分手。甚至拒絕一切同學的看望,在她看來,她想給同學們留下一個活潑健康的美好回憶。
這種病最可怕的是患者大腦意識從頭到尾都是清醒的,會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后連呼吸肌都無法自主,只有眼睜睜等死。
婁滔也是如此,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身體漸漸的都不能動,只有眼睛可以自己的控制。
10月19日,上海的一家公益機構給婁滔送來了一臺“眼動儀”,婁滔可以通過眼球轉動來控制軟件打字。婁滔先給一位好友發了一句“我很想你”,隨后又打出了“我想喝魚湯”。
現在的婁滔仿佛是從瓷娃娃一般,任何一點的病都可能要了她的命。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婁滔患上了重感冒。
身體更差了。無法吞咽,痰液和口水常常會順著嘴角流下;不能咀嚼進食只能通過鼻飼管直接把食物輸進胃里;她生活在一片黑暗中,一次又一次的請求父母放棄治療!
如果早知道這個病這么殘酷,早在北京能動的時候,我就自殺了,為什么這樣痛苦地折磨大家、折磨自己”;還說“我現在連撓個癢癢都要求人,一點尊嚴都沒有
但是她是父母堅持下去的動力,只要她活著,父母才能看見希望。
漸漸的拒絕和任何人交流。
父親還是到處尋找治療的方法,婁功余在網上看到一個關于美國南加州教授攻克漸凍癥的消息,就懇求北大的老師們幫助自己。
遺憾的是,研究并不成熟,不能用于臨床。婁滔對于這個結果并不意外,可能是她再也不想折騰了吧。
我熱愛生活但不貪戀生命,相信科學也敬畏未知。感激你們的理解與幫助!
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父親也開始動搖,自己的堅持對嗎?
她在咸豐放棄治療的時候,我問她有什么想說的,“微笑一下,哎終于解脫了,希望你們都健康。”
“孩子啊,爸爸媽媽我們一起都認命唄,攤上這個病沒辦法。任何人的子女,攤上這個病可能都是這個結局。”在最后一次和女兒交流時,婁功余絕望地說。
根據她的遺愿,希望死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器官捐獻,頭部留下供科學研究。
可惜最后因為器官已經感染無法捐獻。
我熱愛生活但不貪戀生命。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