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江西的旅游景點,相比上一篇介紹的河北旅游景點,整體的可游玩性大大增加了,畢竟多山多水多風光。再加上廬山、井岡山和婺源三塊金光閃閃的旅游招牌,江西旅游的客觀基礎可算是相當不錯。可惜,也許正是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江西旅游的門檻高了很多,最直觀的
江西的旅游景點,相比上一篇介紹的河北旅游景點,整體的可游玩性大大增加了,畢竟多山多水多風光。再加上廬山、井岡山和婺源三塊金光閃閃的旅游招牌,江西旅游的客觀基礎可算是相當不錯。
可惜,也許正是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江西旅游的門檻高了很多,最直觀的就是門票和必要消費很高。從景區運營的角度看,壟斷的錢顯然最好掙,但對于游客來說,就不是那么地美好了。
而這,也限制了江西旅游產業的口碑與發展,讓它既無法與傳統旅游大省如云、桂、川抗衡,也無法抵御貴州這樣的旅游行業新貴的挑戰。
有山有水有文化
通過上面的排名可以發現,江西山水與文化結合得非常緊密。
龍虎山和三清山在道教領域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井岡山更不必說,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愛國主義教育價值巨大;廬山則不僅僅風景優美,歷史遺跡眾多,甚至是近現代中國歷史上眾多大事的發生之地。
而且得益于長江以南的地理環境,江西的山相比北方來說,風景更加秀麗,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自然與人文疊加出復合效應,讓江西山川具有了很高的旅游價值。
而非山川的景點,文化意義往往都更加強烈。
瓷都景德鎮,兼具中國制造、文化雙重標志意義,并且很可能會成為中國文化復興的動力之一。
作為徽州六縣之一的婺源,是中國古典鄉土的活化石,天、地、人和諧相處的樣本。
贛州龍南燕翼圍則是客家建筑的典范,是客家建筑和中國傳統民居演化的重要一環。其背后是千萬各式各樣的客家建筑,以及其建筑的歷史背景和民眾血淚。
舊模式難以適應新趨勢
但是也是因為旅游資源豐富且質量好,江西旅游開發早、成名早,到如今已經有些跟不上發展趨勢,出現了過度依賴門票收費、壟斷式附加收費多、多頭管理、景區被分割等問題。
例如廬山,很多年前就曾因為多頭管理和壟斷收費引起媒體關注,但至今未有太多改變。
現在廬山門票160元與前些年略有下降,觀光車票100元比前些年略有上漲,這些都是必要的花費。但是260元并不能玩遍廬山,例如廬山石門澗門票52元、秀峰門票63元等等,都需要另外購買。
井岡山作為紅色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門票價格165元,觀光車80元。三清山門票120元,索道125元。
婺源通票210元,如果購買單一景區門票在60元到120元不等。還有很多婺源景區不在通票范圍之內,比如篁嶺門票(含纜車)145元。
在婺源單個景區很難看出什么意思,因為婺源看的是徽州的鄉土生活,每個人被觸動的點可能都會不同,需要多場景和較長時間的積淀才會有所得。這種處處設卡、村村賣票的局面,顯然會極大地降低旅游好感。
如今中國旅游市場已經在從觀光、打卡、表演化,向著休閑、體驗、生活化轉變。相比舊模式,新模式具有為壟斷的門票買單比例下降,物有所值消費比例上升,同時帶來消費頻次和力度的增強。
對于旅游目的地也從旅游景點壟斷收益,向全社會服務提供者共同受益的轉變。
而顯然,江西很多景點還未能適應這種趨勢。
可能有人會說,無所謂啊,我們景點名氣大,門票再貴依然會有人來。
我們來看一下實際情況是否如此。
江西旅游正在掉隊
2019年江西省旅游收入9656.73億元,排名全國31省市的第10名,看起來還不錯。
2018年江西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國31省市第9名。2019年廣西旅游收入超過了江西,河南未公布數據,但按照往年增速推算和河南各地數據累加其實也超過了江西,因此2019年江西旅游收入的正確排名應該是第11名,已經退出了十強。
2020年旅游市場必然天翻地覆,各省市都遭受重創,一些省份推出了免門票的措施重振市場。可惜,江西旅游至今沒有應對措施出臺。
河北、福建大概率在旅游收入上已經超越了江西,甚至推出門票免費舉措的山西也可能超越。這樣江西旅游收入的全國排名,在2020年將降低到13或者14名。這對于江西旅游所擁有的資源和地理位置來說,將是一個很丟人的排名。
當然,中國旅游統計數據和事實會有一定的出入,但連續排名降低還是能反應出一些現實的問題,并且應該引起警惕。
對于江西旅游來說,不論是廬山、景德鎮,還是井岡山,都具有非常強大的號召力,希望能夠轉換觀念,讓旅游產業更上層樓。在讓廣大游客獲益的同時,也讓本地人能夠因旅游的發展而獲得更多的收益。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景德鎮雕塑陶瓷廠、贛州古城、龍巖燕翼圍是完全免費的,特別是雕塑陶瓷廠正在成為景德鎮的文化和旅游新標志。它們的存在,證明江西旅游也在嘗試變革,相信未來會更好。
附錄:
相關內容請到旅行實驗室主頁觀看。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