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我國的喪葬文化中,存在著許多的習俗和禁忌。比方說“頭七”。關于“頭七”,人們都是從影視劇和中國喪葬習俗中得知的。
在一些影視劇中,曾這樣定義“頭七”。當一個人去世以后,他們的魂魄會在第七天回到家里看看。
這時候家里人除了要為死者準備一頓豐盛的食物以外,還要回避一下。因為一旦死者看到了家里人,心中必定有所掛念,這樣就會影響轉世為人。當然了,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而在中國的喪葬習俗中,親人去世以后都會“燒七”,每過七天為死去的親人燒一次七,一共燒七次。這種“燒七”的習俗也被稱為“七七喪俗”。
至于為什么燒七,民間流傳著一種迷信的說法。意思是說,當一個人死后要過七關,才能轉世為人。為了讓已故親人順利地轉世,在世的親人都會通過燒七的方式保佑他們。
而燒七的第一關叫離別關,也就是我們一開始所說的頭七。
關于中國習俗中的頭七,民間也流傳著一種迷信說法,意思是說,人去世的前七天,死者還能聽到身邊親人說話,他們并沒有離開。這時候,在世的親人就會準備一場葬禮,從而讓死者放心地離開。
以上是人們對頭七最基本的了解。那么疑問來了,人死后的七天,真的會回家看望嗎?想要知道其中的答案,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頭七的由來。
關于頭七,在中國的史書中都有相關的記載。《魏書》:“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齊,令七人出家”。
《北齊書·孫靈暉傳》:“從綽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恒為綽請僧設齋?!睆倪@些文獻記載中我得知,早在我國久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了頭七的習俗。
其實,要說到頭七的源頭,還要從春秋戰國說起。我們都知道,在這個時期,中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名醫——扁鵲。而頭七的由來和扁鵲有著密切的聯系。
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由于醫療技術不發達,當一個人去世以后,并沒有相關的科學技術和精密的儀器來斷定這個人是否真的死亡。于是,古人就發明了指探鼻息的方法。通過這個辦法,如果人沒有了氣息,也就確定了死亡。于是家人就會把這個人拉去下葬。
然而,這個指探鼻息的方法有一次卻出現了意外。而這次意外還被記載于《扁鵲倉公列傳》當中。書中這樣寫道,扁鵲在路過虢國的時候,正好趕上了這個國家的太子大喪。
扁鵲從眾人口中得知了太子是因病去世的。而扁鵲通過對太子的病因分析以后,他認為太子并不是真正的死亡。
于是,趕忙跑到宮中告知虢國的大王。之后,在扁鵲的一番操作后,太子卻奇跡般地活了過來。而這一天,正好是太子被確診死亡的第七天。
后來這件事被瘋傳于民間。于是,許多人認為一個人被宣布死亡以后,有可能像太子一樣,七天后還能活過來。從那以后,人死了以后,就不會著急下葬。
而是把死者的遺體放在家中停放七天。如果七天后死者還沒有活過來,才能確定真正死亡,才能下葬。這也就是人死后遺體要擺放七天的由來。
后來這個由來,在封建思想的影響下,逐漸變了味。有些親人等待了七天以后,卻發現死者并沒有活過來。
他們不相信眼前的事實。于是就謊稱在第七天的時候,親人還活著,而且就在身邊,只不過看不到他們罷了。于是,這種說法在封建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頭七。
從頭七的由來,我們得知,人去世以后,根本就不會回家看望。正所謂人死燈滅,根本就不會有回魂一說。其實,為了驗證這一件事,有不少的專家做過實驗。
西方專家為了驗證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魂魄,他們做過大量的實驗。曾有一位專家把幾個瀕臨死亡的人,放置在特制的秤砣上。當這些人死去的一瞬間,他們的體重都少了幾克。
后來這位專家把少去的這些重量取了一個平均值——21克。對于這個數字,這位專家認為,這就是魂魄的重量。
既然魂魄存在,那么頭七所流傳的故事也是存在的?答案是否定的。
后來,這位專家的實驗結果,遭到了一些科學家的反對??茖W家認為,人去世以后,身體的機能會產生變化,這也會導致人體的重量變少,這并不能說明少掉的21克就是人類的魂魄。
因此,從頭七的由來,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人死了以后,根本就不會回家看望。而所謂的頭七只不過是中國喪葬文化中的一種習俗罷了。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相信科學,不要被迷信左右。對此,你怎么看呢?
陳悅明